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在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适应了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抓住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切入点,找到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这对于实现党在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创造力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农村工作中,只有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层党组织足连接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平台和载体。近年来,沈阳市法库县不断创新运用载体,让创新党建、服务群众的源泉充分涌流,真正实现了科学发展上水平、群众满意得实惠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民和固族土族自治县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探索让党小组建立在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链条上,构建农村党建工作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目前.全县建立了160多个农村特色党小组,参加的党员共有900余人,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实现农村基层党建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有效对接上,还存在八个"不适应"。  相似文献   

6.
任新峰 《唯实》2012,(11):9-12
在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要求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干群关系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是基层党委政府动员党员干部下乡的具体目标。而农村空心化、农民碎片化、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和维护社会稳定则是党员干部下乡的社会成因。针对当前农村发展现状和党员干部这一特殊的人才资源配置,基层党委政府应建立党员干部下乡的科学化机制,进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加快国家整体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郭绪雷  吴怀新 《党风建设》2003,(10):9-10,44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农村管理工作转型的过渡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并日益凸现。及时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脱贫攻坚阶段,各级党组织带领群众不断攻坚克难,在贫困地区发展起一个个扶贫产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社区日益成为农村群众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加强新形势下的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对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盐亭县玉龙镇近年来以民生为载体,以农村片区公益事业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新机制,为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主要做法和经验对于探索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发展形式及途径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把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服务上来,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一、优化组织设置,有效延伸服务触角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公共服务的功能载体。农村单一的社会结构向层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党员群众社会身份的多重演变,需要同步优化党组织设置,与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引领发展的作用,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也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带领群众实现更大更好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北京市在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引领发展作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田风奇 《共产党人》2007,(15):15-16
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就是要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从而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和谐农村、推动农村政治建设上不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奋斗。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呢?  相似文献   

14.
乡镇是党的农村工作的基础和前沿,乡镇干部是党同农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形象的化身。在农村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群众思想意识日益活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新形势下,作为乡镇干部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用真情实感对待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发展。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根本的政治问题。作为基层干部首要的一条是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干部手中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松江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经济互动不断增强,农村发展出现了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的“三集中”趋势。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九亭、新桥等镇,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不断向农村社区集聚,参与社区活动日益成为农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农村社区逐渐成型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农村社区党建工作也逐渐成为松江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随之发生变化,在实现农村党建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有效对接上,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上,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不断减弱,有的党  相似文献   

17.
宽甸满族自治县拓宽党建工作思路,创新设计载体,不断激发党员的正能量,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带头,引领群众致富。在农村开展了以“设岗定责”“党群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载体活动。全县有活动能力的党员8468名,其中,8213名党员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参与设岗比例97%,设岗种类12个,通过此项活动,  相似文献   

18.
兰煜 《共产党人》2004,(11):43-43
一个贫困地区的发展要靠外力推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激发本地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跨越。靠什么把农村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要靠基层党组织。在泾源,我们惊喜地发现,党的基层组织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换位转变。各级党组织一方面把自己推向经济建设的前沿接受检验和考验,另一方面,又把为群众提供服务作为己任,使泾源县农村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是一项复杂而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加强产业整体布局和尊重地方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和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扶持小农户家庭经营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农村经济安全、增加资源要素投入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等几个关系,从而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朱钧 《当代贵州》2013,(15):45-45
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驻村干部应根据基层的发展变化,不断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推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扎实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