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日吃面     
在某大饭庄的雅座上,爸爸、妈妈正在给女儿做生日。“小玲,今天是你上大学后过的头一个生日,我们给你祝贺一下。你可要懂得当父母的一片苦心,不兴‘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啊!”妈妈激动得说起话来还带点颤音。“好,为我们的大学生干杯!”爸爸举杯说。小玲并不动酒杯,却问:“爸,奶奶怎么还没来?”爸爸欲言又止。“噢,奶奶嘛,看电影去了,是她老人家最爱看的戏曲片,特意给她买的票。”妈妈看了爸爸一眼,赶紧解释说。“干嘛偏买今天的票!我去把奶奶接来吃饭。”小玲说着要走。  相似文献   

2.
锦衣微博行     
肖遥 《廉政瞭望》2014,(2):71-71
有笑话说:大半夜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一个送外卖的小伙子,拎了很多好吃的站在门外。主人说:“你一定是弄错了,我并没有叫外卖。”“这我知道。”小伙子说,“这是你某个微博好友让我拿给你看一眼的,这是他今天晚上要吃的美食,他手机坏了发不了微博。”  相似文献   

3.
中奖记     
王发财真的发了财。他买的体育彩票中了特等奖,奖金高达300万元。整整一夜,王发财兴奋得都未合眼。天一亮,他就来到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等着兑奖。刚走到门口,就被一个满脸横肉的年轻人叫住了,“喂!你来干嘛?”“我是来领奖的。”那个年轻人拿过王发财的彩票看了看说:“现在刚上班,兑奖只怕还得个把小时。你要是不想等的话,把彩票卖给我算了,我还会多给你两万。”“卖给你?”  相似文献   

4.
查一路 《廉政瞭望》2013,(18):72-72
饭局上,遇上一位商场上刚刚败下阵来的老兄,他还继续在那儿发宏愿,他说,我未来有一单生意,这单生意做下来,我准备买宝马X6。席间有个人刚从洗手间回来,酒喝得有点多,听到X6以为是一道方程,嚷嚷要拿纸笔来解。这给了此兄很大的刺激,以为全桌人都在故意嘲笑他。于是.他发出一声苍凉悲怆的叹息,抬眼望着天花板,不再理一桌子俗人。觥筹交错.欢声笑语都已与他无关,估计一个人在想宝马X6,目光怔怔的,这种眼神让我觉得奇怪,又觉得有点可怜。  相似文献   

5.
为希望吆喝     
每天清晨6点,酣梦中的我就会隐隐约约听到一个中年男子的吆喝:“买粽子哟——醪糟汤圆——”我已把这吆喝声作为我按时起床的信号,也作为自己不敢懈怠每一天平凡工作的忠告与鞭策。这是一种传统而落后的行商方式,比坐商要辛苦得多。有一天,我在买他粽子的时候,与他闲聊起来。他说,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他就骑着这辆载有200多斤货物的三轮车沿街叫卖,估计一天至少得骑100多公里路程。我问他一天要吆喝多少次,他笑着说:“没算过,不过我一分钟至少吆喝3次。全天上街14个小时,用于休息的时间不足半小时。”我默算了一下,他一天至少要吆喝2500多次。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他说,他每一次吆喝都是极其认真、卖力的。当我问他生意  相似文献   

6.
小学二年级时,家里日子过得挺紧。我看上了供销社里的一个铅笔盒,就是白铁皮做的那种,刷上黄黄的漆,画着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图画。我回家闹着妈妈买,妈妈去看了看,要8角钱,摇了摇头下地去了。 我坐在门槛上哭,一把把泪水。正伤心着,爷爷走出来,拎着把镢头。他的腿在当八路军打鬼子那阵受过伤,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他径直来到屋后一块草皮上,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镜头一: 宽宽和小可在玩具角为一个玩具争执起来——“我先玩!”“不行,我玩好了给你玩!”谁也不让谁。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哇”的一声,小可咬了宽宽一口,还边哭边说:“是他不让我先玩的!”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2,(18):77-77
我过去吧丈 夫和妻子吵一架之后,妻子打电话给她妈妈。,“他又和我吵架了,我要过去和你一起住,”妈妈回答:“不.他必须为他的过错付出代价。我过去和你一起住。”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14,(1):79-79
在困难面前,人一般会有两种思维,即呈现困难和解决困难。两种不一样的思维会带来不一样的底气,而这种底气最容易呈现在客户那里的是对产品的自信与否。相信业绩能完成,而且能想出办法,这种文化理念不是某一个人需要有的,而是整个销售团队都需要的。销售团队最关键的是要有赢的信念:一定能搞定。销售人员内心的力量、张力和霸气非常重要。他约不到客户,就会想,“我还不信我约不到你”,那他就一定能见到。“你不想见我是吧?没关系。你不买是吧?也可以。但是我一定要见到你。你给我一个不买的理由,我就要给你一个选择的理由,一个购买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1999年金秋时节,灵武市委时任书记收到一封由吴忠日报记者转交的群众来信。信中写到:“在我17岁的人生经历中,唯一的一次生日是老师给我过的,我仅有的一双皮鞋是老师给我买的,甚至第一双运动鞋、第一件套头衫都是老师给我买的。在我眼里,老师就跟妈妈一样,妈妈没有为女儿做的事情,老师做到了。老师实在是给了我太多的爱……”看完信,  相似文献   

11.
王国军 《学习导报》2013,(10):52-52
他是在火车站丢的,那一年,他4岁。妈妈带他去火车站散步,说给他买冰激凌,刚走,一个妇女走上来说,你妈妈有事去了,让我带你去玩,这一带,便把他带到了贵州。  相似文献   

12.
在童年,父亲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自私”。那时,在我的眼中,他不顾家、不疼我、不顾亲人的感受。父亲白天去法庭上班,天黑才回家,回到家里又要读书学习,几乎难得与我说上一句话。妈妈独自操持着这个家,亲戚朋友想让父亲帮忙办事,他都严辞拒绝。在我小时候,父亲也很“吝啬”。从未给过我一分零花钱的父亲,竞然曾经一出手就给了一个离婚案当事人的孩子20元。  相似文献   

13.
笑笑     
仲和 《党建文汇》2008,(7):55-55
“妈妈,你能给我20美元吗?”约翰尼问。“不行。”“如果你给我,我就告诉你我爸爸和咱家保姆说的话。”约翰尼的妈妈忙拿出钱包,给了他20美元。“你爸跟她说什么了?”“他说:‘嗨,玛丽,你明天一定要把我的袜子洗了。'”  相似文献   

14.
宫维民同志: 我碰上一个消费上的问题,请你给我指点一下。每当换季时,商场就挂出牌子,减价处理一些商品,我买不买?还有,我想买家电,比如电脑,但是,电脑发展很快,价格变化很大,我买不买?请你给我讲讲在购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长春 刘刚 刘刚同志: 来函收到。所谈的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这里涉及到一个如何科学消费的问题。 谈消费有个前提,就是需要。你需要了,才能买。要买,也是选你中意的和你能买得起的。就说换季买东西的问题,不能说买或不买。一般老百  相似文献   

15.
张云泉  顾宏伟 《党课》2007,(2):61-64
人们学说,信访工作是“机关第一难”,信访部门是“清水衙门”.信访干部更是受气的“宫”。每天上班遇到的是一张张怒气冲冲的脸.碰到的是一个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听到的是骂声、哭声、埋怨声,做的是烦事、琐事、难事。但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云泉,不但二十多年来无怨无悔地站在信访工作第一线,还立志要——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1,(16):81-81
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了买电池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话:“妈,我的闹钟没电池了,明天还要去公司开会,要起个早,你6点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叫我起床吧。”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好,乖。”  相似文献   

17.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指挥千军万马叱咤风云、面对流血牺牲都不曾眨一眼的陈赓将军,竟对小孩子们的事情有着条件反射般地敏感,每当听到小孩子的哭声或得知孩子遭遇不幸,他就食不甘味,夜难成眠,并常常让他想起长征路上那不堪回首的一幕.时间久了,便在他心中拧成了一个牢牢的"情结",并由此演绎出许多关爱、呵护孩子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他小时候有一次因为逃学被妈妈罚去刷围墙。围墙较长,比他的头顶还高。他刷了几下,便灰心丧气地坐在了地上。这时,他的伙伴桑迪提着水桶跑过来。马克.吐温对他说:桑迪,你来给我刷墙,我去给你提水。见桑迪有点动摇了,他又说,你要答应,我就把那个肿了的脚趾头给你看。桑迪经不住诱惑,好奇地看着马克.吐温解开脚上包着的布。  相似文献   

19.
经常到楼下买报纸和杂志。前些天,这位摊主问我,你每个月要买多少钱的杂志。我算了算,一个月在300—400元。他就说:“那好,以后你每个月给我30元,随便你借。”他的出租计划是:租客每月交30元钱,另交20元押金,退租的时候退款。  相似文献   

20.
快乐大叔 《党课》2011,(21):98-100
说到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快乐大叔就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一个富翁要给太太买生日礼物,问:“你是想要一条船呢,还是想要一架直升机?”太太想了想说:“我什么都不要,我想离婚。”富翁愣了一下,说:“对不起,我还不打算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