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读中国发展观需要考察思想史。恩格斯说过,科学的认识论应“建立在通晓思维的社会和成就的基础上。”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历史;有了历史,也就必然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变迁。只不过,在人的本能胜过智能的时代,社会历史的变迁仅仅被作为神的意志或命运的钟摆;而在智能胜过本能的时代里,社会历史的变革才被视为人类自身的事。无论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在西方思想史上,有关社会发展变革的观念都有着大量的文献记载。从思想史上进行这方面的追溯与分析,对于我们拓展理解社会发展的思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柳建辉 《新视野》2001,3(4):8-10
任何社会在运行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系列变迁。我们这里所研究的社会变迁是以政权更替为主线,以社会形态演进为中心,以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为主要内容,来考察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中国社会进步变迁中的主导作用。一、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社会深刻变迁的进步产物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在东方乃至全世界发生过广泛影响。但是,从18世纪特别是19世纪以来,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大大落后了,逐渐成为任人侵略宰割的半殖民…  相似文献   

3.
制度变迁必然引起意识形态的分化重构,而无论意识形态分化重构到何种程度。意识形态都一定要发挥社会整合的作用,这是意识形态的本质使然。于是,这里便遇到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制度变迁的历史条件下,分化重构的意识形态怎样发挥其社会整合功能?如何明确认识和有效调整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矛盾?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和意识形态变化为背景,对这里提出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的文化建设不仅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时代特征,而且还必须弘扬民族文化和革命传统。 如何弘扬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文化,就广义而言,这是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所苦心探索而未曾根本解决的问题。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间,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有识之士对中国文化的出路、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从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以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先进分子所思考的问题范围,无论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价值观层面,都局限于因外缘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文化激进主义、文化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  相似文献   

5.
"80后"青年引起了社会和学界广泛关注,对其评价也随着他们的成长而变迁。从代际视角看,"80"后的社会评价在2008年前后发生了转变,但"80后"对自身评价的主观改变程度与"非80后"对其评价的主观改变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媒体报道与社会评价变迁契合一致,经历了从"独生子女"到"80后"再到"鸟巢一代"的重新定义标签的过程。基于代际权利和话语角度对"80后"社会评价变迁进行理论阐释,从中得出社会评价变迁是建立在评价对象社会地位及意识形态的变迁基础上的话语重构。群体符号标签动态的产生与转换的变迁研究将有助于群体符号"正名"或者"更名"政策的实施与监测。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变迁是不可避免的,是任何时代都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新疆伊犁一个哈萨克族村落——查干布拉克村的社会文化变迁的个案分析,描述了新疆哈萨克族从游牧到定居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迁,探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哈萨克族的地方性生存智慧和文化适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云 《党员文摘》2023,(19):41-43
自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以来,至少在100年的时间里,电影都是以胶片为载体进行拍摄、放映和储存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存胶片电影约2万部,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胶片一路见证了电影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一代代电影人的艺术梦想与不懈实践。  相似文献   

8.
时代虽然变迁,但有种精神永恒;雷锋并不遥远,也许就在我们身边。这是一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精神宝库,更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奋勇前行。从本期起,本刊开始推出学习雷锋专栏——时代雷锋,生动展示身边具有雷锋精神的人物和事迹,报道各地在学雷锋活动中的特色和创新。让我们共同高唱雷锋之歌,与时代同行。  相似文献   

9.
1995年末,张炜又推出了他的另一部长篇《家族——你在高原》。 “家族”题材的小说在近年来长篇创作中显得风头尤劲。作家们频频光顾家族,用意自然多在家族之外的丰富内容,在以个人家世的纵向脉络,联带起一幅历史与社会的厚重画卷。张炜的《家族》描写的是某半岛地区两大家族——曲府与宁家几代人曲折的人生道路与百年兴衰,由此展示了一个世纪以来这块土地上发生的剧烈的历史变迁、坎坷的人物命  相似文献   

10.
家风漫谈     
我们的祖先历来重视家风的整肃。他们认为,“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有能安养百姓者;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为养成好的家风,不少贤达之士为家族制订家法、家训,...  相似文献   

11.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西夏区驻扎着这么一群兵,他们虽然驻扎在闹市,但大多数人从入伍到退伍都与银川无缘谋面;他们的工作无枪无炮,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千百年来令一代代人望而却步的难题;他们中先后涌现出了党的十七大代表、一等功臣荣立者郭树周;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王学印;全军优秀指战员季振远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2.
江西是书院大省,从唐朝书院萌芽时候开始,江西的书院无论从时间还是数量上都领先全国。江西最早也是全国首批具有教育功能的书院是桂岩书院,属于幸氏家族书院。江西家族书院以完善的制度建设和较大的社会影响促进了中国书院的发展成熟,在书院发展的早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喜庆 《党课》2014,(22):111-112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的继承和发扬靠学校,靠社会,当然更要靠家风。良好的家风不仅让众多人顶礼膜拜,心仪向往,而且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显赫和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的根本。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是后世学习的楷模。而家风的传承,一般靠的是口耳相传,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记忆所凝聚的家风,祖辈传给父辈,父辈传给子辈,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楹联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载体。在闽北现存古镇里,各种古代传统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遗留,尤其是诸多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家族楹联保存了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元素,不仅述说家族久远的故事,见证家族曾有的辉煌,而且承载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家族子弟一条直观且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隆冬进节,行走在长清城乡,处处感受到温馨;白天,无论穿梭在国道、省道,还是县乡村道路,所到之处都是秩序井然,一片安定;夜间,无论从经十西路南来北往,还是在大学科技园路上东进西出,都感受到一路光明,一路温暖。  相似文献   

16.
自19世纪末期以来,中国开始了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的转型,出现了一批政治概念。对这些政治概念的使用与意义变迁的分析有助于理解20世纪中国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变迁。本文借助概念史的方法,探讨了具有代表性的"人民"概念在近现代中国的变迁。20世纪初期"人民"被赋予现代性的政治内涵,被认为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人民"还与阶级联系起来,并被道德化和赋予了神圣的含义。在建国后,"人民"嵌入到政治秩序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从历史向度、社会向度、范式和科学革命模式4个方面,考察了库恩科学观和马克思思想的“家族相似性”,并据此揭示了库恩对马克思思想的某些继承以及马克思对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影响:库恩和马克思一样都强调科学的历史向度、社会向度;库恩的范式概念和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库恩的范式更替的科学革命模式和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更替的社会革命模式,都强调发展是渐进性和革命性统一。  相似文献   

18.
民主社会主义是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盛行的一种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思潮。在当代,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是为一种理论形态,而且是作为一种实践形态而存在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都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9.
创新者胜     
在社会发展越来越理性化的今天,人类对自身发展得出的一个真理性结论应该是“创新”。 纵观古今中外,无论是人们为了生产而使用的生产工具,还是人们在生活中享受的各方面物质条件,其得来的途径莫不始于创新。人类从使用石器到创造了冶炼技术而使用铁器.再到发明了机器,直到今天使用上电脑等;都是创新的结果。创新使社会进步,使人类升华,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概括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概念,无论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科学技术领域以及思想文化、宣传理论、精神道德等领域,创新都是其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喻中 《唯实》2003,13(10):49-51
法的关系的秘密隐藏在法学家生活的那个社会中。而法学家的技艺就是深入社会、解剖社会 ,从社会中获得关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特殊公共利益团体之间以及个人、特殊公共利益团体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认识。只有通过社会这个途径 ,法学家才能实现对法的关系的真正把握。不舍昼夜地变迁着的社会现实及其纷繁复杂的矛盾冲突 ,既考验了每一代法学家的技艺 ,也给每一代法学家展示其技艺提供了足够的舞台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