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当事人的陈述 去年10月一天的上午8时左右,我刚进办公室上班,有位五十余岁的老同志进来就问我:“你是王律师吗?”,我答道:“是!有什么事吗?”。他一面讲一面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后又拿出一面放大镜,叫我看纸上的笔痕是什么字,我拿过放大镜朝阳光处看,隐隐约约能看清楚笔痕,我读给他  相似文献   

2.
(一)当事人的综述1997年10月的一天上午8时左右,我刚过办公室上班,有位年约50余岁的老同志进来就问我:“你是王律师吗?”我答道:“是!有什么事吗?”他一面回答一面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后又拿出一面放大镜,叫我看纸上的笔痕是什么字。我拿过放大镜朝阳光处看,隐隐约约能看清笔痕的内容,我读给他听:‘“今借到陈XX现金贰万元(20000元),五个月归还,借款人蒋XX,年月日。”他一听连声叫道:“对2对!”随后他滔滔不绝地说:我拿了这张借据的笔痕纸,已跑了常州市的好几家律师事务所,他们看后都摇摇头,说这官司无法打,这…  相似文献   

3.
我们试做笔简单的交易:如果用局长的交椅换套红木沙发,你愿意吗?好象没人这么傻!但如果因为有这把局长的交椅而白白送你一套红木沙发呢?恐怕很多人会为之心动。心动而起贪欲,往往就成了犯罪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最后画的圆圈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的最后一章"大团圆"里写道,阿Q因为赵太爷家被抢劫案抓了起来。在第二次过堂时,一个"长衫人物"拿了一张纸,并把一支笔送到阿Q的面前,要阿Q在纸上画一个圆圈。  相似文献   

5.
未来是互联网的世界。我们和电脑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电脑像冰箱、沙发一样,成了家里的必需品。除了物质上的便利,我们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得到信任,得到自由,得到友情,得到爱情,得到安全。谁都在歌颂这样有趣的时代。 不知道你有没有收过一个漫画电子邮件,楼下的妈妈通过Email告诉楼上的孩子: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你了,你可以出来吃饭吗? 你是一回家就开电脑的吗?你有没有因为互联网而和家人大吵了一架?你是否曾进去一个不应该进的网页,看了不应该看的东西,感到内疚,但是又控制不住自己再次“拜访”?你有多久没有打电话给朋友了,听到他的声音,和他们一起逛街吃饭,或因互联网而推掉朋友的约会?你有多少个在网上结识的朋友,你了解他们有多深?你相信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吗?你向他们撒过谎吗? 你有多久没有和妈妈爸爸姐姐弟弟说一声早安了?  相似文献   

6.
王露露 《政府法制》2014,(36):38-38
荷兰人请客就像请来了大少爷二少奶奶,穿梭于屋里屋外,伺候宾客忙得不亦乐乎,所以他们轻易不请人吃饭. 你如果不凑巧在吃饭时间来到荷兰人家里,他们耐心地等你走了再做饭吃饭;如果你不知趣赖着不走,他们就用眼睛看你,直到把你看走了事。不是荷兰人小气,而是因为他们做的饭总是正好够吃。  相似文献   

7.
第一部   唐 李林说:“你总不会疑心我在这茶里给你投毒了吧?唉,有时候这人呀,认识了还不如不认识呢!唐,你说,如果我们从不认识,你会把那案子跟我联系起来吗?”李林的话让我的脊梁骨感到阵阵发冷。李林这是要先发制人吗? 我沉住气,装作翻书的样子问李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唐,你看这四根茶叶,就好比四个人……” “哪四个?” “你、刘柳、我。我们是浮在上面的这三根。” “还有一个人呢?” “那个人我也不认识,可能就是沉在杯底的那一根吧?” “哦,这比喻实在是新鲜!我想听你给我解释。” “你看吧,这四根茶,…  相似文献   

8.
自从有了电脑,键盘越来越多时候取代了纸和笔。其实,传统的纸和笔,能带给我们很多屏幕和键盘不能带来的感受:比如沉静。不同种族的人类从远古走来,却有着几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人作出承诺:在向他缴纳一笔学费后,他保证在2年零4个月时间内,将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辅导完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课程,使学生按时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学生如考取大学。学费不退;如落榜,则退回一部分学费。你对此承诺(也称承包高考)是否相信?如果你有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你是否敢于一试?这到底是一个能兑现的承诺。还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谎言呢?最  相似文献   

10.
谁玩了谁?     
有这样一则寓言:妈妈和儿子在动物园里看猴子。妈妈将手里的一块水果糖往高处一抛,扔进猴笼,一只老猴子飞身一跃,接住糖块儿,吃了。妈妈又拿出一粒花生,往高处一抛,老猴子又是一个飞跃……儿子说:“为什么要将糖果扔那么高?放在地上让它自己捡回去吃,不也一样吗?”妈妈说:“傻孩子,不往高处抛,猴子会跳吗?你看它跳得多好看,这就叫‘人玩猴’。”笼子里的小猴子也在问老猴子:“妈妈,你为什么跳那么高,等糖果掉在地上再捡回来,不也一样吗?”老猴子说:“傻孩子,妈妈如果不跳起来玩他们,他们还会继续扔糖果给我们吃吗?这就叫‘猴玩人’。”由此,…  相似文献   

11.
养老之困     
宗和 《法治纵横》2012,(24):44-47
“单人房5000,双人房4000,如果是3个人到5个人的房间呢是3500块。一个月尿片要500吧,要看用什么牌子;陪诊费看你挑什么档次的,菲佣150,美国人300。”这是电影《桃姐》里香港的养老故事。  相似文献   

12.
怀念姚科     
白色覆盖着你,缓缓地朝那个洞门移动。低沉的哀乐绞着人心,当白色消失在一片光亮里的时候,我已经不能呼吸,意识到你已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凤凰能涅槃,人呢? 第一次见到你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你高高的,瘦瘦的,戴着一顶鸭舌帽,黑色的。你说话缓缓的,一副慢慢吞吞的样子。其实你性子也很  相似文献   

13.
书记员     
一只手把时间握紧 一支笔于跑道上驰骋 信号在两耳里放大 信息在神经里运行想时问握紧于跑道上驰骋丙耳里放大冲经里运行自纸离的情节卷宗仲艰辛的路程书记员@沈兰魁$陕西省安康县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4.
"手机"官司     
甲:老兄,看你一脸的不高兴,怎么回事? 乙:是你呀!对不起,你看我只顾想事儿了,没看着你,你可得担待着点儿。 甲:可有好一阵子没见你了,你在哪里发财?看把你忙得脸都瘦了,还一脸苦相,买卖不顺心吗? 乙:别提了。你不知我遇的倒霉事儿,可把我折腾惨了。 甲:不是吧?去年那阵儿你可还给我打电话来着,用的是你刚买的"小个小",兴高采烈地,我现在还能给你学来呢--喂,是我,我这会儿忙着呢,这不刚开业,客人多着呢!我刚买了部……  相似文献   

15.
残缺的未必不美,有月牙为证。——作者手记他,不像合肥盲人李雁雁,东渡日本后留学美国,成为亚洲盲人法学博士第一人;他,不像出生才3天就双目失明的杨永江,刻苦自学而成为名震全国的“法律活辞典”;他,更不像海伦·凯勒,那位既盲又聋的名誉世界的作家和演说家。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盲人,一位在皖北大地上用爱心,用一个残疾人追求理想的智慧,百折不挠地超越了自我的盲人——张道勤。张道勤是6000万残疾人中的一员,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举措,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可有一种精神、有一种追求使他心中的曙光永在。看完他4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思变》的初稿,记者顺着他为残疾人开通的那条电话热线,于前不久找到了在太和县蔡庙镇张庄村的张道勤。  相似文献   

16.
于霄 《检察风云》2010,(21):71-71
每位法学学子,不管可能还是不可能,都会有这样一个愿望:有一天可以走在牛津的图书馆里,用手抚摸着一排排整齐的判例集,感受着这所世界上最传统、也是最优秀的法学殿堂所带来的庄重与自信。但如果你是出生在1850年以前的英国,并且怀抱着法律的理想和追求,我却并不建议你去牛津,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对年逾五旬的盲人夫妇。老两口儿在家人的陪同下拄着拐棍来到法院。我们开始以为是赡养案件的原告,哪知道这对盲人是来离婚的。在我看来,一对蒙受同样苦难的人,既然他们被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所抛弃,那么他们对于生活的期望,至多是物质上的满足而已。倘若凑巧还能遇到另外一个能理解失明涵义的异性做配偶,那已经是最大的幸运,自此对生活该别无奢望。然而,他们也要求感情的丰润,所以,他们要离婚。离婚的原因很平常,男人怀疑妻子有外遇。盲人也可以有外遇?!这类似天方夜谭的情节大大挑战了我的想像力,让我匪夷所思,我甚至感到好笑。我看…  相似文献   

18.
陈少康 《法人》2007,(11):11-11
那些编制百富榜的人可能正为中国这张百富榜即将带来的轰动效果沾沾自喜,像以往的百富榜一样,成为了人们的谈资,在轰动的背后,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经济利益。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并没有让我们看到风起云涌的场面,这张病态的百富榜,能为人们带来什么思考呢?  相似文献   

19.
散文诗三章     
多彩岁月,已经还原为这张有些泛黄的黑白照片。它四周的齿牙,是一种栅栏,呵护着这黑与白、夜与昼以及其中的你。与此有关的故事,却已残缺不全,如被谁撕破的一张寻人启事,零零星星地描述着某人的特征。一寸见方的硬质纸,一张不起眼的黑白照片,在  相似文献   

20.
时代的回声在耳畔回荡。总有一群人,他们背负使命,向光而行,他们直面困难,传递信心,他们心怀善念,广种爱心,他们满怀理想,一直向前……如同寒夜里的火种,黑暗中的灯塔,他们带来的感动,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筑起人们继续前行的信念。2020年已经过去,历史会铭记这一张张面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