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时事新闻的"落地开花",也许有人会对此感到诧异:编辑时事稿件,不就是"要闻不漏、大事不丢、趣闻不弃、差错不出"吗?何来新闻落地之说?当今媒体,特别是都市类报纸的时事新闻,不再仅仅停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活的节奏比较快。新闻也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进入了"读题时代"———许多读者在阅读报纸时只是浏览一下标题。碰到"抓人"的标题,也就是对读者有吸引力的标题,读者会不由自主地阅读全文,即是当时没有时间阅读,读者也会牢记这条标题而对新闻有所了解。这就是说,进入"读题时代"要实现新闻报道的有效传播,新闻采编人员必须下一番功夫制作出"抓人"的标题,  相似文献   

3.
时事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读者的重要阵地。新华社发布的时事新闻以其新闻的重要性、地域的广博性、内容的丰富性、报道的权威性、反应的快速性而成为各类媒体特别是各级党报报道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新闻源的统一,不少党报习惯于对新华社稿件进行照搬照抄、全盘接受,千篇一律的文章内容、  相似文献   

4.
面对激烈的竞争,改革创新成为近些年来报界叫得最响的口号,从新闻策划到稿件写作、版式设计等等,无不充满改革创新的精神。改革就是破旧立新的过程,当我们审视标题制作时发现,标题制作同样也需要改革突破,笔者归之为“三破”。  相似文献   

5.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新闻标题制作须加强。按理,这是老生常谈。然而,之所以要常谈,因为确有常谈的必要。打开报纸不时能发现一些存有失当、失准、失真等问题的新闻标题。这些标题,影响了新闻传播的效果,也影响了新闻媒介的形象。一、失当《宁波香港开通全货机航线(引)/割了上海一块肥肉(主)》——读了这条标题有没有一种喜欢占便宜的人“挖墙角”的感觉?《假币骗孩子良心被狗吃了》,以暴易暴,还涉嫌骂人,妥否?《北仑塌方活埋三男》,感觉是不是有点冷酷?演员牛振华酒后驾车身亡,一家报纸就此而制作的新闻标题是:《一代笑星“终身禁驾”(主)…  相似文献   

6.
传统新闻学理论认为,标题是帮助受众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是引导受众理解和阅读新闻的纲要,是满足受众新闻信息需求的手段,一句话,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和“广告牌”新闻已经进入“读题时代”正成为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标题的本质特性有了什么变化,而是指标题在实现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其在单篇新闻作品乃至报纸整张版面中的地位空前显著从“题为文眼”到“读题时代”,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它至少由三个方  相似文献   

7.
把报纸的标题制作好,最重要的是什么?先来分析一篇同题新闻,看看各报标题的得失。前不久,“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分出,各自挂牌。这一消息在北京宣布,新华社及首都各报都做了报道。其实,早在一年前,省、市、县一级的“电信”、“移动”就已逐步分家,各地方新闻单位也都发了消息,并被炒得沸沸扬扬。这次,中央宣布“电信”、“移动”正式挂牌,它的新闻价值在于告诉读者:分家工作彻底完成了。仅此而已。《经济参考报》的标题是: 电信重组昨见分晓(主)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获准挂牌(副) 《工人日报》的标题是: 电信分家尘埃落定(主)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成立(副) 这两个标题中,“分晓”和“落定”言之过早。从发展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作品必须在制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精益求精,而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随着电视新闻制作手段的进步,电视理论的日益完善,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现了出来.电视新闻标题其制作和提炼上存在许多问题,如严重的抄袭现象;严重的歧义;准确性差;过渡夸张等.制作电视新闻标题,应考虑要突出新闻价值;贴合新闻内容;真实准确;要有新意;形象生动;拒绝电视新闻“标题党”.  相似文献   

9.
标题是新闻事实的提炼和概括,当若干信息集于报端时,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自然是标题,是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而读者对新闻乃至报纸的选择又往往是从标题开始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做过的一次读者调查表明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内容是读者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的,而读者通过阅读标题对新闻的吸收率为34%,淘汰率为66%。由此可见,标题直接决定了读者的阅读取舍,标题制作对于检验编辑水准、引领读者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以为,一则成功的标题,既在于对新闻内容的深刻揭示,更在于编辑对新闻价值的恰当把握,并将自己对新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看书看皮,读报读题。”这话,若理解为看书只需看一下封皮,读报只要读一读标题,那岂非作家、记者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极大浪费?若以皮为“诱饵”,以题作“抢眼术”,则可大张旗鼓地做“戏”。今以新闻为言,新闻人要做好标题,自然更要做好新闻。新闻毕竟是主体,标题再好,岂能囊括所有新闻的内容?所以,写作新闻,若不是殚思极虑,也得是精心用心,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仅视为不起眼的雕虫小技。写作新闻,应该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很值得研究和探讨。国外提倡故事化新闻写作,今作些介绍,给大家参考——什么叫新闻故事化那么,什么是新闻故事…  相似文献   

11.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新闻靠"眼睛"传神。古诗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个人有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就会精灵许多。而一则新闻,如果"眼睛"点准了,同样也会生动传神,辉映全篇,先声夺人。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闻同质化几乎成为媒体尤其是报纸的通病,日益引起从业人员的关注。地市报时事新闻的同质化尤其突出,乃至有人认为地市报时事版没有存在的必要。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必须认真面对时事新闻同质化的命题,研究如何将时事新闻进行差异化处理,为读者提供新鲜的、可读性强的、个性化的新闻,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地市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员介绍,我国著作权法曾规定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但由于其定义比较笼统,对如何区别时事新闻和独创性的新闻作品,在立法上缺乏可操作的法律依据,司法上没有统一的裁判标准,导致对新闻作品的保护力度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对传播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受众对国内外大事的关注度日渐提升,报纸时事报道的重要性也不断地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报纸使出浑身招数,通过各种手段强化时事报道,将经营时事报道作为一项基本功加以苦练。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地市级报纸应该如何经营好时事新闻,以便更好地吸引读者的眼球呢?营造视觉亮点,是搞好时事报道的重要手段。精彩的文字、硕大的粗黑标题。这些传统的新闻手段还在广泛地使用。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传统的编辑手法之外,一种新的编辑手段正逐渐为报人和读者所接受。那就是图形设  相似文献   

15.
<正>有幸参加了这期兵团工运系统新闻骨干培训班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效果很好,"电"充得很足,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新闻贵在"新",只有"新"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新闻,只有推陈出新,才是好新闻,才有抓人眼球的新闻价值。但要想写好新闻,除了新闻的5个要素,3个度(深度、广度、长度),2个知(公众未知,公众想知)外,还要注重新闻的结构组成。一是标题要吸引人。标题就像人的眼睛,一双会说话的动人眼睛,让读者看了标题就有一种迫不及  相似文献   

16.
最近,媒体登出两则新闻:一条是某县一乡长骑车上班,当地媒体以《乡长骑车上班》的特写,见诸报纸头版显要位置。另一条是,某市几位领导在休闲场所自费喝茶,以了解非典对消费市场的影响,倡导市民积极消费。次日,媒体即以《市委书记自费喝茶》为标题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7.
正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是一篇文章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文章拟一个精当的标题,向来需作者反复推敲。作为文章大家,毛泽东是拟标题的高手,同时,他还就拟标题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1958年1月15日,他同胡乔木、吴冷西谈话时明确指出:"你们办报的不但要会写文章,而且要选好题目,吸引人看你的文章。新闻也得有醒目的标题。"那么,毛泽东眼中的好标题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18.
报纸与读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供求关系,读者有选择、批评和淘汰新闻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认同是各类新闻包括时事新闻的生命。因此,时事编辑  相似文献   

19.
一报在手,天下全有。对于地市级党报来说,让读者“天下全有”主要是依靠时事新闻。时事新闻版围绕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全面准确把握国际局势的脉搏律动,能让广大读者在第一时间全方位地了解、掌握国内外大事。可见,时事新闻是地市级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地方新闻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信息的全球化,时事新闻版在地市党报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如何增强时事新闻版对读者的吸引力,作为一名时事编辑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严格选稿,注重来源,以权威性树立起时事版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党报与都市类报纸最大的区别就是党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当下,互联网深度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博客尤其是微博客(简称"微博")风行全球,导致新闻的形态、功能、内涵,新闻传播的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新闻时评是对时事新闻的评述、评论。在引领社会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