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业贿赂型经济犯罪发案呈上升趋势,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破坏了我国社会运行秩序的稳定。对商业贿赂型经济犯罪的侦查是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问题。针对现阶段商业贿赂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过程中所面临的形势,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应该创新侦查思维,深挖线索,树立窝案、串案意识,注意协同作战并且要善于从在侦的其他经济犯罪案件中深挖扩案,最后成功侦破商业贿赂型经济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2.
张帆 《陕西检察》2002,(3):21-2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给经济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犯罪分子日趋狡猾,案情更加复杂,侦查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修改后的刑诉法对侦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优化侦查工作氛围,提高检察干部的侦查策略和艺术,是强化打击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力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叶翔文 《法制与社会》2013,(12):103+10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犯罪案件呈高发趋势。经济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作为公民的财产权利,在新时期下应该得到重视与保障。而只有深刻分析经济犯罪产生的原因,掌握其规律和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侦查措施;只有明晰经济犯罪侦查中对侵害财产权的学理与现实原因,才能跟好的给出解决方案和制度构建。本文试从原因到现象分析再到思考构想,对该论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成立于1989年,现有民警130人,担负侦查办77种重特大经济犯罪案件任务。12年来,共侦破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00余名,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余亿元。2001年全支队民警全身心投入到严打整治斗争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经侦支队受理各类经济犯罪案件举报线索150件,经工作查结147件,立案侦查经济犯罪案件129起,侦破110起,抓获经济犯罪嫌疑人83人,其中刑事拘留83人,逮捕64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59人。受理经济犯罪案件涉案金额2.9亿元,经工作追回赃款赃物总价值9619万元。有效地打击了经  相似文献   

5.
谢舰  刘家钰 《法制与社会》2011,(30):265-265
经济侦查是我国公安系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稳定发展和国家、集体及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经济犯罪案件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公安机关急需与其他职能部门建立经侦工作协作机制,以应对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新要求,切实有效地维护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本文对经济犯罪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经侦工作协作机制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吴远亮 《政法学刊》2002,19(6):92-93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西南地区公安院校第三届侦查学术研讨会的基本情况,综述会议代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学基础理论、入世对我国经济犯罪的影响和对策、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策略方法、经济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讯问等方面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7.
司法会计鉴定,是一项客观性、公正性和规范性很强的判断工作,它是用科学的办法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结论,为经济犯罪案件和其他财产型犯罪案件的侦查、批捕、起诉、审判提供依据,在司法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日臻完善,越来越多的经济犯罪案件,需要专门的司法会计鉴定,这给司法会计鉴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戴蓬 《犯罪研究》2003,(6):37-42,36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组织与指挥。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组织与指挥中,应注意把握以下环节:合理调配侦查力量,精心组建侦查专班;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提请有关部门配合;把握侦查工作进程,推动案件侦查的深入;运用侦查谋略,突破侦查僵局;妥善做好善后工作,提高侦查工作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利用,互联网经济成为当前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经济监管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就经济监管来看,经济犯罪在经济活动中时有发生,而且在互联网经济不断壮大的情况下,经济犯罪越来越频繁,这给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现实研究来看,经济犯罪活动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十分不利,所以加大经济犯罪侦查力度,强化侦查工作效果十分必要。在大数据环境下,经济犯罪侦查工作难点突出,讨论侦查工作的具体问题,并基于问题研究相关的解决对策与方法,这对于工作突破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研究大数据下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相关问题,旨在为实践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迅猛发展将带来经济犯罪的高发,经济犯罪逐步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犯罪。但在经济犯罪侦查认识活动中却存在案件定性不准确、法律适用不当、执法不规范甚至侦查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影响了对经济犯罪的打击效能。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犯罪侦查认识主体缺乏对经济犯罪侦查认识问题中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正确认识。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维度来看,即从科学论证经济犯罪侦查认识有限性、理论阐述经济犯罪侦查认识周延性来看,对经济犯罪侦查认识原理基本问题进行基础性论述,可以修正经济犯罪侦查认识主体的认识偏差,树立正确的经济犯罪侦查认识原理基本问题理论概念。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0条规定的逮捕条件适用于所有刑事案件。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经济犯罪案件同公安机关侦查的刑事案件相比,具有许多特性。为此本文就如何理解和掌握经济犯罪案件的逮捕条件谈一浅见,以益于当前打击经济犯罪,特别是反贪污贿赂  相似文献   

12.
经济犯罪,在当今国际社会经济高速多极发展的情况下,正呈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日益成为刑事犯罪的主要类型。这类犯罪,对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动力的社会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正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伴随这场大变革的迅速推进,经济领域的刑事犯罪也呈日趋严峻之势,不仅案件的总量急剧增多,而且案件的性质越来越严重。打击经济犯罪已成为当前上海政法部门一大工作难点。上海经济领域诈骗犯罪概况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里的刑事犯罪随之出现,并迅速蔓延、膨胀。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拓宽,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多样,经济领域的犯罪更趋严重,原有的刑事犯罪活动构成被打破,经济领域里的刑事犯罪越来越成为刑事犯罪中的主流,成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威胁。纵观十多年来上海经济犯罪活动的发展、演变过程,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即经济犯罪案件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存在的。经济诈骗案件逐年攀高,成为经济犯罪的主要类型经济犯罪案件种类繁多,但案件的增长数和在经济案件中所占比例数,最突出、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经济诈骗案件。上海市经济诈骗案件每年以百起的增长幅度向上高攀,而且在经济犯罪案件种类中始终占90%以上。经济诈骗犯罪已成为左右上海经济犯罪升降的主要案件种类。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近几年经济犯罪发案的主要特点经济犯罪案件仍处于高发期,其侵害的领域不断扩大,表现形式日益复杂 1998年至2002年,湖北省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数分别是2696、2807、3843、4352、3430起,增量分别是111、1036、509、-922起。经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行动和重点整治,2002年经济犯罪案件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由于经济犯罪所具有的隐蔽性特点和主客观因素对经济犯罪案件立案的影响,其立案数低于实际发案数。所以目前经济犯罪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1998-2002年湖北省发生的属经侦部门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种类逐年增多,涉及的罪名1998年为30个,到2002年已增为62个。经济犯罪类型也出现了多元组合的发展趋势,在同一宗犯罪或系列犯罪中,可能交叉了两个以上的经济犯罪类型,有的犯罪嫌疑人同时涉嫌几个罪名,侦查取证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4.
段露茜 《法制与社会》2013,(31):239-240
经济犯罪在我国已经呈现高发态势多年,但一直难以有效的遏制其发展,“六难”现象在经济犯罪案件侦办工作中依然存在,即发现难、定性难、取证难、追逃难、追赃难、处罚难,其中取证工作是打击经济犯罪中的难中之难.经济犯罪因其具有发案的延迟性、证据的特殊性,在侦查时取证的及时性要求高于一般的刑事案件.加强经侦队伍建设、掌握经济犯罪规律、采用一般与特殊手段相结合的侦查方法、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是解决经济犯罪侦查取证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济犯罪侦查工作是刑诉讼法赋予公安机关同经济犯罪作斗争的重要任务,它所面对的是高智能的犯罪嫌疑人,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中,除了要运用刑事技术知识,运用逻辑知识,运用各种常用的调查手段外,还应该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原理,运用心理计谋来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以下简称《标准二》)。《标准二》规定了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86种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为切实做好经济犯罪审判工作,及时、准确打击经济犯罪.有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现就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参照适用《标准二》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欺诈发行股票案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类型犯罪案件,该类案件显现出专业性、团伙性、敏感性、复杂性等一些独特的特点。因此在侦查该类案件时要制定相应的侦查方案,实施抓捕和取证,查明资金流向和审计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收集陆良民经济犯罪案件,其主体多为国家工作人员和集体组织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作案手段狡诈,潜心预谋,精心策划。这些人又掌握一定的权力,关系网密,保护层厚,涉及面广。这给我们的侦查取证工作造成困难。因此,研究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特点,以...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形成和发展,迫切需要一整套相应的法律体系来加以规范指导,也迫切要求执法人员在处理经济犯罪案件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和强化执法观念,树立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行为的法律评价标准,准确地打击经济犯罪,有效地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更好地发挥政法王作的服务与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济犯罪预防的可行性从经济犯罪产生的条件来看首先经济犯罪总是依附于现实的经济关系,发生在经济运行之中,同时又破坏着既有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犯罪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经济运行中出现许多空隙、漏洞,给经济犯罪以可乘之机; 其次我国法律转轨滞后于经济的转轨,市场经济行为超前与经济犯罪立法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法律法规存在许多漏洞和盲区;再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这些都是滋生经济犯罪的直接诱因,也为我们开展经济犯罪预防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