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并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打假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假冒伪劣商品还没有彻底清除,有些地方打假行动一过,假冒伪劣生产又继续进行。   为什么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屡打不衰呢 ?从近年来进行多次联合打假行动的情况看,假冒伪劣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某些职能部门充当“保…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打假行动,特别是去年10月份以来开展的全国性打假联合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假冒伪劣商品还没有彻底清除。我们要高度认识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给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危害性,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打假斗争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  相似文献   

3.
《正气》2000,(6)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朱明暹不久前指出,针对中国假日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的状况,今后三年将加大打假力度,“用铁腕抓质 量”。 朱明暹说,目前中国出现了成规模的区域性、集体制假售假。当前,主要的假冒伪劣产品 有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燃气用具、日用电器、食品等十大类,大多是涉及人身安全、健康 的产品,其潜在的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朱明暹说:“假冒伪劣产品给国家和社会造 成极大危害。加大打假力度,推动产品质量的提 高,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打假不仅是经济问 题,而且是严肃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放任假冒伪劣,国家就没…  相似文献   

4.
打击假冒伪劣,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环节。在市场交易中,卖者以欺骗的方式将假冒伪劣的产品出售给买者,使买者遭受损失,这里的买者一般是产品的直接消费者,是受害的一方,卖者是行骗的一方,形成了骗与被骗的关系。法律和政策对打击造假、售假、贩假的规定明确,社会上对行骗者的义愤是普遍的,政府有关部门对这类行骗行为打击力度也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5.
如今,经常在一些新闻媒体的报道上看到;有些地方为更好的打击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商品,震慑制假违法分子,往往联合本地的工商、城管、质监、文化、卫生、防疫、环保等多家执法部门,采取专业联合执法的办法,对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联合打假。这种联合打假的专项活动,有时还被作为经验来交流和推广。当然,这种联合执法的打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限内,可以提高本地打假声势,震慑违法分子,有着较强的媒体新闻效应和轰动性的政绩展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联合执法的打假行动,实际上的效果是有限的,属于雷声大,雨点小。这是因为:一是公…  相似文献   

6.
短波     
从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我省各级质监执法部门开展以“查假冒伪劣、保生活安全”,“查热销商品、保假日经济”为主题的百日打假联合行动,确保消费安全。在联合打假行动中,将进一步狠抓食品的专项打假,严厉打击直接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本刊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我省第一位经济学博士钱津,向贵州财经学院捐赠10万元,以帮助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本刊记者金沙县近年来大力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大幅增长。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已上升到35.40%,增长了10.4个百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个又一个的"打假英雄"被造就出来,可是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事件仍然层出不穷.从药品、化妆品、服装到烟酒,从农药、种子、化肥到大米,无所不在的假冒伪劣产品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与安全.人民群众在充分享受市场繁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承受假冒伪劣产品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那天,大火熊熊燃烧了8个小时──我省打假特别行动纪实摄影/张勇撰文/曲文婕假冒伪劣商品害死人,有关主管部门应该怎么管?5月30日,记者专程采访了省烟草专卖系统组织实施的香烟打假特别行动。5月30日是世界无烟日,7辆大卡车满载着半年来从全省各地市查获的...  相似文献   

9.
打击假冒伪劣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假冒伪劣行为不仅从多个方面危害宏观经济环境,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整个市场经济信用基础的建立。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局面,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和扭转。有些地方制假售假违法活动仍然较为猖獗,呈现出区域性造假,集团性团伙化作案,造假数额大、品种多,并且向装备类、高档耐用品发展以及行动更具隐蔽性、流动性的趋势和特点。据有关方面测算,近年来,我国年均假冒伪劣产品产值约为1300亿元,国家因此年均损失税收250多亿元。有关部门曾统计过283家名优企业的问卷数据,…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及不法商贩的欺诈行为十分气愤,要求“打假”的呼声日益强烈,于是“打假”部门和机构应运而生,队伍不断扩大。但是实践表明,在一些地方,“假”越打越多,越来越严重。这是为什么?有幅漫画解了其中之谜。原来由三人组成的打假团,分别举着“打”、“假”、“团”三块牌子,昂然进入一家地下黑工厂。待出来时,每人腋下多了一个受贿包,稀稀拉拉地排队撤走了。所不同的是位置变换了,举着“假”字牌的打  相似文献   

11.
保护消费者权益,这已是一个太沉重的话题。在一个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健全完善的地区,许多商贩的利益往往都与消费者的利益相冲突。无论管理部门怎样加大打击力度,这些商贩总要投机取巧,干出一些令管理部门防不胜防的坑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来。因此,提高消费者自身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在明明白白的状态下,消费者一般都不会选择假冒伪劣。所以,《保护消费者权益法》中规定了消费者享有"知情权"、"获知  相似文献   

12.
假冒伪劣商品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公害”,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开展打假工作,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 联合行动”新闻报道中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的要求,各新闻单位在宣传上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及时报道打假联合行动在全国各地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在重点商品、重点市场、重点地区打击制假售假方面取得的成果。 二、对打假联合行动中清查出的大案要案以及涉及到地方保护的典型案例,要严格按照全国打假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报道。重点稿件要送全国打假协调办审阅,不得擅自抢发新闻。 三、打假联合…  相似文献   

14.
乐朋 《唯实》2001,(3):71
一场联合打假风暴在神州大地上狂飚突进:由国家领导人怒下打假令,国务院发出行动通知,吴邦国副总理披挂上阵,包括公安部、武警总部、监察部、最高检察院在内的18个部委联手出击,矛头直接指向分布在16个省市的十大假冒商品集散地、30多个制假特别严重的地区和农药、化肥、种子、建材、汽配、卷烟、药品、化妆品、一次性输液品等九类假冒商品。声势之大,力量之强,在新中国打假史上写下了空前壮阔的大手笔!作为普通百姓,我为此而高兴,振奋,希望联合打假风暴过后中国的商品市场,河清海晏,货真价实,从此不再受假冒伪劣的坑害…  相似文献   

15.
“山姆大叔”也“打假”钱黄生或许有人以为,像“山姆大叔”──美国这样的国家,搞市场经济年头已久,市场秩序井然,法规健全,一定不会有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吧?其实不然。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新谚语:"被假冒是一种商品成功的标志,没有人假冒,证明你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近日广东省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打假行动:全省对各级国家干部的学历和学位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让利用假文凭升官晋级者“出局”。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相比,这种打假行动也让人称快。时下,制假、贩假现象屡禁不止,而且逐步渗透到政治领域,于是就出现了假文凭、假学位等怪现象。以造假为资本混进干部队伍中的滥竽充数者,本来就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群众怎能指望靠造假起家的干部求真务实、造福于民﹖如果听任干部中的造假之风蔓延下去,只会败坏政风、带坏民风。假冒伪劣产品可能危害一时,而假冒伪劣干部则可能危害一世。广东这么做了,并…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把扫除假冒伪劣商品的活动称之为“打假”,这种“打假”大都采取“一把火”烧之。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容易产生误导。且看: 《贵州经济报》1994年12月4日头版登载的文章“假烟猛于虎”。文章说,1994年9月27日在江苏盐城发生这样的怪事,市区工商局联合销毁一年来查获的假冒伪劣香烟和其他物品,下午3:15开始点火,晚上6:30仍有一半未烧毁。执法人员离开现场后,部分围观群众和一些个体商店主蜂拥而上,从熊熊燃烧的火堆中抢出一件件假烟和其他物品。 山西《发展导报》1994年5月13日第一版“社会长镜头”栏目中刊出一幅题为“打假之后”的大照片,编者针对照片图像内容写了一段诠释文字:某市打假治劣,一把火从假冒伪劣商品燃过,打假人员离去后,旁观的村民百姓迅速围上来灭火,并将未烧尽的假劣商品洗劫一空……  相似文献   

18.
自2000年底以来,我国各地工商、技监和卫生等部门开始了大规模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行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行动重点查处添加了工业油等添加剂的“有毒”食品及棉花等。这标志着我国打假工作出现了令人严重关切的新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研究中国商品市场问题的几位专家。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3月15日,是消费者的权益保障日。每到这日,各地的执法部门、职能管理部门等就会组织人员上街开展各种活动。有的搞打假图片宣传、有的举办辨别真假商品实物展览、有的搞食品卫生知识咨询等等。这些活动当然是及时和必要的,既强化了消费者识假打假、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又增强了人们依法打假的信心。虽然如此,可有些部门参加打假活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重在表演“作秀”。有的职能管理部门平时不作为,群众不举报他不行动,这天却上街全体着装在摄像机前搞“打假宣誓”。有的打假活动还请来管弦乐队和腰鼓队,吹吹打打,美名日:壮打假声势。…  相似文献   

20.
青蚨的残梦与商品的“爱情”胡澄近几年假冒伪劣的东西泛滥,已是尽人皆知。假酒、假烟、假药不必说了,连专门对付假冒伪劣的东西也出了假冒的。小到专门验假钞的“验钞机”──以假验假;大到专门打击假冒伪劣的机构假“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以假打假。这一切真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