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东华  何翔 《台声》2002,(9):15-17
骄阳似火,激情如潮。7月23日上午,中山陵博爱广场营旗招展,彩球纷飞,来自两岸500余名师生在这里举行了“锦绣江南行”海峡两岸师生夏令营开营仪式。此次夏令营为期7天,以南京、扬州、常州、华西、无锡、苏州、昆山、上海等处为主要活动地,行程1000余公里,以八个篇章展开活动。江南秀丽风光、悠久历史文化、两岸情谊贯穿整个活动之中,正如,开营仪式上台湾营员冯国华同学所说,两岸青年精英合此机遇,汇聚成营,夙愿以行,理念相投,共同激荡。情系中山孙中山先生是海峡两岸没有争议的伟人,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敬仰的伟…  相似文献   

2.
朱佳木 《群众》2006,(6):13-13
我们应当怎样认识昆山经验,或者说应当从昆山经验中得到哪些启示呢?我感到,对于全国大多数缺少昆山特定区位优势和边际效应的地方来说,学习昆山的经验应当特别重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吴立生 《群众》2006,(4):6-7
昆山作为江苏“两个率先”的排头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先行区,短短20年中所取得的成就让全国为之瞩目。目前全省上下正在掀起学习昆山经验的热潮,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灌南县,学习昆山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加快发展,建设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已经跨入的“十一五”,是灌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结合县情实际,认真学习“昆山经验”,分析研究“昆山经验”,把学习昆山、加快全面小康建设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下一步工作的主攻方向,扬优展长,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全面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4.
华西是一个老典型,改革开放30年来更是历经风雨,长盛不衰,如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更加鲜艳夺目。华西的巨大成就令人惊叹,华西的精神使人感佩,但是人们更想知道的是华西人一路走来到底靠什么?他们的根本经验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朱之鑫 《群众》2006,(6):12-13
总结提炼昆山经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昆山经验以及昆山市委市政府一些好的做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我们至少有四点启示:第一点启示是,利用倒逼机制,破解发展难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这几年,资源环境的制约和传统发展模式的问题日益显现,越是发达的地区所受的影响越大。昆山人把这种压力和制约看作是转型升级的动力,主动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动脑筋、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周高 《群众》2012,(11):13-15
实践孕育精神,精神引领实践。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等是江苏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江苏发展史上不朽的丰碑,如今,这些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正在江苏大地上绽放出更加...  相似文献   

7.
王亮 《两岸关系》2012,(10):43-44
“南有昆山、北有淮安”——作为台商在江苏投资的两块热土,淮安和昆山在吸引台商投资、保障台商权益、与台商携手共进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也积累了不少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只做不说”、“做了再说”、“先上车后买票”是苏州张家港、昆山等地人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还是苏州园区经验,都透着这样一股劲儿!  相似文献   

9.
杭颖 《群众》2012,(3):48-49
当前,昆山正处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从“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既是昆山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昆山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  相似文献   

10.
李亚平 《群众》2006,(7):22-23
在全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学习昆山经验,推进两个率先”的号召,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鲜活的典范、学习的榜样、追赶的标兵。尽管这几年我们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无论是在发展的理念、创新的勇气方面,还是在艰苦创业精神、推进工作的力度方面,仍然需要向昆山学习,特别要学习昆山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宝贵经验,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加压奋进,加快发展,全力推进句容小康进程。  相似文献   

11.
华西之路的基本经验中共无锡市委政策研究室江阴华西村,江南水乡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0.96平方公里,350户人家,1479人。在党的领导下,华西人经过三十多年的战天斗地,艰苦创业,使过去的贫穷村庄,基本实现了农村现代化。到1995年,全村完成工业总...  相似文献   

12.
郭培华  黄洁 《中国妇运》2004,(11):48-48
占外来人口一半数量的新昆山女性是昆山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妇联以提高新昆山女性的文明素质为目标,广泛开展“同饮娄江水,共建新昆山”关爱新昆山女性三项行动,即:新昆山女性创业行动、新昆山女性维权行动、新昆山女性学习行动。一、搭建基础建设平台,为开展新昆山女性三项行动作铺垫。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3,(3):23-23
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昆山试验区”。昆山试验区包括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综合保税区和省级花桥经济开发区,以及规划建设的海峡两岸昆山商贸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扬州市现有保安服务公司11家,自行招用保安员的单位514家,保安员达3万人。自2011年以来,扬州市公安局坚持以“两定两抓”(定目标、定措施;抓达标、抓提升)为主线,紧紧抓住信息警务大发展、大跨越的有利时机,以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安监管工作为主线,以保安监管信息系统为依托,扎实推进保安监管工作创新创优,努力打造新亮点、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积极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保安市场,努力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建设“三个扬州”(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5月27日,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昆山试验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在江苏昆山召开,对昆山试验区设立五年来的经验和成效进行总结。与会人员对昆山试验区五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昆山试验区下一步建设,在扩大两岸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合作、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深化两岸人才交流互动、加强两岸金融创新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截  相似文献   

16.
鹿新 《群众》2000,(1):48-49
对外招商如何展开并取得实效,各地都在思考与探索。笔者近几年重点考察了昆山市的招商活动,曾于去年5月撰文介绍了昆山调整招商策略、构建招商新载体、优化投资软环境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去年十月,昆山再掀招商高潮,仅仅一个月,合同利用外资达3.2亿美元,又一批国际知名企业落户昆山,写下了近三年昆山“月月进帐5000万美元”的新篇章。昆山招商引资缘何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17.
张玉龙  杨胜云 《台声》2002,(10):20-21
6月下旬,昆山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在昆山宾馆就建立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昆山研究中心举行签约仪式。这家研究中心将借助清华大学的研究力量,为进一步密切昆山与台湾的经贸合作出谋划策。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昆山研究中心成立有什么样的意义?台商为什么对昆山情有独钟?台资企业在昆山发展前景如何?近日,记者在昆山专访了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殷存毅先生。为何成立研究中心殷存毅说,经过多年努力,昆山已成为台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昆山在台湾地区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昆山占全国引进台资的…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15)
正7月11日,由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电电公会)与昆山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昆山电子电机暨设备博览会(简称昆博会)在江苏昆山开幕,科技养老、车联网、智能穿戴等智慧制造新品成为两岸参展企业鼎力推介的亮点。"由两岸共办的昆山电子电机暨设备博览会7年间成交额实现20倍成长,突破20亿美元,已成为推动两岸  相似文献   

19.
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筑牢思想基础。昆山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排头兵,积极开展相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政研会联合江苏省政研会组成“发达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课题组,到昆山开展实地调研,完成《昆山市在现代...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走出了一条率先开放、率先发展、率先改革、率先创业的昆山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03年底,全市登记的外来人口达47.8万人,境外人口3.7万人,基本接近本地人口,昆山已经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移民城市。昆山今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是60万昆山原住居民努力奋斗的结晶,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