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雷简夫慧眼荐“三苏”邓剑凡天下有奇特之才者,必须具有慧眼之人的识举,方可大显于世。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其文、其才、其能,可谓冠绝古今,常为世人所乐道,据《宋史》记载,这一奇才的发现者是韩琦、欧阳修等人。其实第一个举荐三苏的是四川一个地方官雷简夫...  相似文献   

2.
教育三愿     
连续发生在青少年中间的一些恶性事件,使人不能不思索一下我们的教育是否有需要认真改进的地方。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耳边只听到一片“成才,成才”的呼声。至于什么是“才”,却很少有一致的认识。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小学里门门课程都考100分就是才;到了中学,能考上重点学校就是才;而中学毕业后,考上大学就叫才。于是,家长天天逼着孩子考高分,学校年年按分数排队论英才──分,分,学生的命根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拼命为分数而奋斗,好像这就是学习的全部意义,教育的全部价值。 其实,学校教育所承担的并不是“成才”…  相似文献   

3.
洗漱间水池常被条根堵塞。一日,壁上忽出现5个醒目大字:”“禁止倒茶根”,依然如故;几日后又添几率:‘“违者罚款5元”,稍有好转;再几日.换成:‘“同志,倒茶很是K小事,但反映了一个入的素质”,果然杜绝。为此,笔者很有感触:一要有法可依。制定目标,不能停留于白纸黑字上.要同时制定保障达到目标的措施。即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章法”,解决做不到怎么办的问题。二要有法也、依。””违者罚款5元”,真的罚了吗?如确实罚了,一定会有效果。遗憾的是,现实中或碍于面子,或出于私利,或相互利用,使许多很好的“章法”得不到…  相似文献   

4.
何为大人物     
翁义钦 《党政论坛》2013,(18):52-53
社会上很多人被称为“大人物”。所谓大人物者,不是地位高、学问好,更不是长得高大帅气,而是要能对世间、对人类有所贡献,让入感恩戴德,才够资格被尊称为大人物。大人物者必须具备:1.心量大。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佛教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因为心量大,所以才能成为佛祖、菩萨。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你的心量能容一家人,多能做家长;心量能容一县之人,就能做县长;心量能容一国之入,就能做国家领导。如果心量不能包容他人,就不够资格称为大人物。  相似文献   

5.
德也出效益     
一个合格的干部应是德才兼备的。我们选拔任用干部必须正确把握德才兼备的原则,既不能重德轻才,也不能重才轻德,特别是选拔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更不能忽视对德的要求。“才”能出效益,但有才还须有德,光有才而无德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更谈不上优秀了。一个人即使才能出众,但如果品德败坏,那么他不可能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也不可能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更不可能发往其才能为民办事,为国争光,甚至他还会干些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事情。当然.有德无才或德高能低,也不能担任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选拔任用干…  相似文献   

6.
衡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比.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极普遍的现象.无论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物.只要觉得有必要.随时都可以拿出来比一下.以示大小、强弱、对错。然而人同方法、不同标准的比.其结果往往大相径庭。比如.对同方问计使的火车、汽车即自行车来悦.如果以H行车为今照物二则汽车是前进的;如果U火车为参购物、刚}气车是倒退。问样.人士Z比的多日’Z选择[it人问、比的结果也截然不问。比句J.有的}‘在亚作…喜X以同人中的巾潜力“之四4’结染了中司&进‘门.、农卜进.满足于””一股比””、””过比上”.有儿人…  相似文献   

7.
一、“用其独到之处”意为用其“得长”——用得恰到其处 要想人尽其才,就必须扬长避短,充分照顾人才在某一方面的专长、特长,如果领导者能够捕捉到人才身上的这一闪光点,用其在最能发挥其专长、特长之处,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三国时刘备用张飞用的不是其智谋,而是其勇猛,勇猛是其“长”;而刘备用诸葛亮用的不是其勇猛,却是其智谋。正因为刘备会用人,用人用得好、用得妙,换句话说,就是正因为他懂得用人用其独到之处,最终才能成其大业。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搞了多年的新闻宣传报导工作,除了落得个头发日趋稀少之外,还得了个绰号──吹鼓手。 “吹鼓手”,这三个字听起来让人感到有些硌耳朵,大有讽刺和贬低之嫌,乍一听真让人心里不痛快。可仔细一琢磨:嘿,这不是抬举咱嘛!您想啊,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手”?这可不是瞎封的。如果一个领导者有能力、有水平、有政绩,工作有方且有领导艺术,才能够当“一把手”或“二把手”;一个人歌唱得好,动听感人,倍受人们的称赞,才有可能当歌手;运动员有成绩能刷新纪录,才有资格当选手;在生产工作中能吃苦耐劳、节约降耗、超额完成生产…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共产党人都曾举起右手、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整整半个世纪以来,“为人民服务”犹如一面光辉的旗帜,指导着中国共产党人打天下,搞建设。正因为有了一代共产党人以“为人民服等”为宗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国泰民安,才有今天的经济备进。在改革开放进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今天.再谈“为人民服务”尤为重要。今天我们谈‘’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更为丰富,那就是时刻关注入民利益和愿望,关心人民群众困难和疾苦,自觉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在改革开放.、经济建…  相似文献   

10.
郑培民在做官、做人、做事上有着许多感人至深、催人向上、值得称道的“清醒”——“要坚守原则,不能感情用事”;“大事不糊涂,‘屁股’上要干净”;“灯红酒绿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等等。郑培民能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与他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坚守着这一个个“清醒”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4,(21)
卜千前产仑jh地人个父伤针戏啸)P。;’、.、,’</:。\左/V卜仍氏人。。动饲.叶人片”1门、,;i飞冬〔_话心.八”-‘、仆纠’歹。;,t。】前少,他付;.i冬为伤戊/L’以的升羊‘、灿’。。。’汁 邓佳议“燕舞”杯全国新闻摄影大奖赛伤口选登$天津警备宣传处  相似文献   

12.
老郭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套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种不同的‘幸福观”’。日前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雷锋传人”郭明义则认为,存款多、房子大只供个人享受,不算幸福;如果用来帮助困难群众,大家分享,才是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徇私枉法罪主体“司法工作人员”的界定应采职责说。“徇私”、“徇情”动机是主观方面构成要件,不包含徇单位、集体之私。利用职务便利是隐含的构成要件。在该罪的三种枉法行为方式中,“明知”是指有确定性的认识,但不一定要有实质性的认识;“有罪的人”的认定应采涉嫌犯罪说,“有罪的人”之外,皆为“无罪的人”;故意轻追诉可以纳入枉法行为范畴,但故意重追诉因不能为徇私枉法行为方式的最大可能含义所覆盖.故按照现行刑法规定.不能构成徇私枉法罪。  相似文献   

14.
“舍己”与“正己”之说出自《黄石公三略·下略》:“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顺者治之要。”意思是说,教育者如果把自己排除在受教育者之外而去教育别人,这种教育必然行不通,行不通就会导致教育结果的混乱。与此相反,只有先端正自己的言行而后去教育别人,才顺乎常理,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也才符合教育的规律。由此反思当代教育效果不明显,甚至适得其反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与道德教育者多“舍己”、少“正己”有直接联系。道德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人耳、人脑,更要使其落实到日常生活行为中,逐渐…  相似文献   

15.
王路 《瞭望》2000,(33)
常言道:有什么别有病,没什 么别没钱。表面上看,病和 钱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就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因为没钱而得“病”,或是因为钱多而“病”得不轻。这些人对金钱的欲望像沟壑一样难填,于是权钱交易、滥用职权、受贿等一些腐败现象沉渣泛起,污染着社会环境。 钱并不是万恶之源,那为什么它能使人难以抵御,使人生观扭曲,甚至使人铤而走险?西晋的南阳隐士鲁褒的《钱神论》有其主张,他说当世之人对钱“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钱之所至,…  相似文献   

16.
时下有人编了一段顺口溜:“没当官,做牛作马;为当官,溜须拍马;当了官,指鹿为马;下了台,逃荒落马。”简称“四马干部”。这段顺口溜是对“四马干部”四种脸谱的简单勾画。四马的核心是拍马,所以四马就是拍马。拍马,过去就有。晚清时期的曹振镛,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七十二行,行行不沾边,堪称不学无术者,然而他却是晚清的三朝元老。他官运亨通的奥秘何在?用他自己的话说:“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换句话说,就是当今的所谓“拍马”。在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拍马者借尸还魂,且有愈演愈烈之虞,这些人…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中的庞统可谓奇才。天文地理、星象历法、用兵布阵,无所不晓,无所不精,但他恃才傲物,心胸狭小的弱点却构成了他人生悲剧的致命伤。庞统的悲剧昭示我们:人才,无论是小才还是大才,切切不可恃才自傲,也万万不可以其才未尽其用而偷懒拖沓,对上级交办的任务虚干应付,果如此,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又有何用?如今,我们的干部队伍里是否也有庞统式的人物呢?他们自以为怀才不遇,因而不安心工作,敷衍了事,在争位子、贪票子等一己之私上绞尽脑汁、用尽心计。无脚踏实地、信尽职守之功,却有心洋气躁、沽名钓誉之行。如此,虽…  相似文献   

18.
孟鸿声 《民主》2007,(9):37-38
马叙伦的一生,为人,一身浩然之气一以贯之;为学.致于君子之学以美七尺之躯:表现在书法之学上.以敬畏之心捍卫国学道统,一丝不苟,其书法作品.浩然之气跃然纸上。新中国成立之时.马叙伦饱含激情写下大幅作品“得宿”二字.标志着他颠沛流离、为正义流血战斗的大半生,终于安得归宿.表现出他与人民的共同宿愿得到实现。可以想见,“得宿”二字寄托了马叙伦先生何等真挚的宿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赞扬之声不绝于耳.表面上看似乎理所当然,但深入思考并不那么简单.对于“独立、自由”这样的字眼不能抽象地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把日常生活中的含义与其政治伦理内涵区别开来,才能正确理解其真正含义.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他抵制自己所不赞成的精神和思想的一个口号.在近年来宣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眼中,似乎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没有这一精神和思想,只有不赞成马克思主义才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不忘认真     
办事讲究认真,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这已成为我们做好工作的至理名言。一桩事情的成功,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绝对少不了“认真”这一条;同样,一件事情的失误,虽然也可能有多种原因,但只要有“不认真”这条就够了。认真的真谛是用心.即全心投入,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不需要特别的技巧,也无须专业训练,只要对人对事多些心思,用些心力就可达到。遗憾的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多少人缺少这种认真态度!外科医生把手术器具忘在病人体腔内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