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从上面得知目前中国法学界对“无罪推定”这一问题存在不少争论。有的学者把“无罪推定”推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有没有“无罪推定”是一个国家法制健不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有的甚至主张把“无罪推定”写进宪法里去。至于为什么“无罪推定”如此重要,一位法学者这样解释,他说:有人检举张三犯有贪污罪,法院还没有审理,这时该如何对待张三呢?如果马上把他抓起来,不让回家,实际上就是假定他有罪,剥夺了他的公民权和人身自由,把他当做罪犯对待了。这就是有罪推定。另一种做法是审判前先假定他无罪,不剥夺其公民权力和人身自由,这就是“无罪推定”。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对“无罪推定”的误解。现根据自己在美国的法律实践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生活》2010,(11):10-13
赵作海被无罪释放后,摆在他面前的是:老宅破落,妻子改嫁,儿女命运惨淡,亲情疏离;“陪同”这一家命运改变的,有曾涉案的赵振响、杜云,还有因错案被追究责任的三名法官、数名警察……  相似文献   

3.
修改后的刑诉法汲取了无罪推定的合理内容,结束了我国四十余年的“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的争论,为争论划了一个完满的句号。过去,我们在理论指导和司法实践中,既不讲无罪推定,也个讲有罪推定,而是强调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样,人为地把无罪推定与实事求是摆在对立的两端,模糊了人们的思维,在工作中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笔者认为,无罪推定正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一致的。一、无罪推定的法律渊源所谓“无罪推定”,是指刑事被告人在未经法院判决为有罪的情况下,应推定他是无罪的。这是…  相似文献   

4.
无罪推定不是社会主义的诉讼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五十年代,我国法学界曾对“无罪推定”原则展开过讨论,直到现在,这种争论仍然存在。过去,在处理这类学术争鸣问题上,由于方法不当,伤害了一些同志,这当然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简单地推论“无罪推定”是正确的。要解决“无罪推定”本身的是非,还需要通过深入的学术讨论。为此,本文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十年间国际互联网上侵犯版权事件,从美国大学生莱马奇亚(Lamacchia)的“无罪释放”到香港公民陈乃明的“罪名成立”,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网络侵犯版权,从众说纷纭趋向舆论一律,从宽待弱势趋向严格责任。有关案件涉及到侵权的  相似文献   

6.
1957年,华东政法学院青年教师黄道同志在《法学》第二期发表了《略论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一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篇发表“无罪推定”原则的文章。从此,无罪推定与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更与黄道教授的人生旅途纵横交错  相似文献   

7.
无罪推定原则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条规定极大程度地反映了无罪推定的精神实质,标志着我国第一次将无罪推定的若干内容作为一项基本诉讼原则确立下来。①这是我国刑事司法诉讼制度一次历史性突破。因此,正确理解和适用这一原则,已然地摆在了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的面前。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内容 所谓无罪推定,是指被告人在未被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判决确定以前,应当假定或者认为他是无罪的人。(2)无罪推定最初是由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司法的罪刑擅断和有…  相似文献   

8.
一家公司突然对35名大学生单方毁约,这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实属罕见。该事件对艰难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犹如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9.
卫跃宁 《证据科学》2008,16(6):654-663
无罪推定是被追诉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被追诉者各项诉讼权利的基础。在刑事诉讼中将无罪推定确立为指导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准则.就是无罪推定原则。我国应当在刑事诉讼中彻底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及其引申的主要内容应当分为三个层次:证明责任、被追诉者的权利和对被追诉者的权利的保障。由于无罪推定假定被追诉者无罪,对控诉的举证责任应由控方承担,被追诉者不承担无罪的举证责任,所以,被追诉者就没有理由配合控方提供自己犯罪的证据,包括口供。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违背了无罪推定关于被追诉者不应当承担举证或证明责任的基本精神,使得被追诉者负有帮助侦控方履行举证和证明的义务。这一规定实质上表明我国刑诉法要求被追诉者承担举证或证明责任。因此,从无罪推定的这一层面上说“应当如实回答”是不合理的,应当予以取消。  相似文献   

10.
无罪推定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条规定极大程度地反映了无罪推定的精神实质,标志着我国第一次将无罪推定的基本内容作为一项基本诉讼原则确立下来。这是我国刑事诉讼和司法制度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因此,正确理解和适用这项原则,已成为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内容 所谓无罪推定,是指犯罪嫌疑人在未被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判决确定有罪以前,应当认为他是无罪的人。无罪推定最初是由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  相似文献   

11.
刑诉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诉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胡石友刑事诉讼法(修正)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一规定对进一步完善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加强我国公民人权的司法保障,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及其引...  相似文献   

12.
无罪推定原则是检察权行使的重要原则,目前这一原则受到“疑罪从轻”、“注重民愤”、“强调配合”等观念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办案人员法律至上的司法理念不强和立法欠缺。要从解决思想观念、工作机制和立法完善等问题入手,使无罪推定原则得到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3.
陈娜 《证据科学》2016,(6):712-722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证明责任的司法适用分歧,折射了关于证明责任和无罪推定之间关系认识的模糊不清。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被告人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不宜理解为“提供证据的责任”,而应阐释为“较大可能性”或“优势证据”标准的“说服责任”,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基于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限制角度,充分考虑该罪立法目的以及在我国的司法适用情形,从比例原则的角度进行的正当性考量。  相似文献   

14.
应当批判地继承无罪推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无罪推定原则是否适用于我国刑事诉讼的问题,目前法学界正在展开讨论。有的同志认为无罪推定“是唯物主义在诉讼法中的反映”,“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应该在诉讼过程中,运用无罪推定原则”;有的同志持相反意见,认为无罪推定原则“内容是反动的,形式是不科学的,对无产阶级来说,它是内容和形式都不能用的糟粕。”  相似文献   

15.
一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了能当上“富豪助理”,拿到5000元月薪,甘愿在地下室里连续10多天接受中介公司的“捆绑测试”,以证明他的心理素质绝对没问题。等他发现这是一场骗局,声称报警并开口讨要200元介绍费时,中介公司老板立马凶相毕露,将他杀死后又焚尸灭迹……2007年7月6日晚,南京警方破获了这起罕见的地下室杀人焚尸案。凶犯供称自己曾是黑中介的受害者,后来就开了一家类似的皮包公司,专门欺骗那些求职心切、涉世不深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在担任講授刑事訴訟課程中,不但一直推崇着“无罪推定”的謬論,在1957年还写过一篇“略論刑事訴訟中的无罪推定原則”的文章(发表在“法学”第二期),更加扩大宣揚了这种謬論。这是极端錯誤的。为了捍卫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法律观,正确地闡明我国刑事訴訟理論中的一切問題,以利有效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湖北省鹤峰县一个集镇上,先后有8名干部和村民患上一种“怪病”,其中4人死亡,4人残疾。经检测,“怪病”与一种化合物有关,一时间“怪病”在当地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这起罕见的化合物投毒杀人案侦破后,“怪病”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人们做梦也没想到,制造这一系列耸人听闻惨案的,竟然是一个拥有两项国家专利发明、看似忠厚老实的发明家。  相似文献   

18.
无罪推定与刑事诉讼中的"国家权力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阳 《政治与法律》2003,4(3):70-80
贝卡里亚在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无罪推定原则,其主旨在于反对封建刑事诉讼制度中对被告人的刑讯———这一合法暴行。随着人类社会民主、法治进程的发展,无罪推定的内涵在不断拓展。无罪推定原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刑事诉讼制度的宝贵路径,即应如何把握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结构性关系。现代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应遵循的“哲学”是:国家权力的谦抑性、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及国家机关对权利主体的诉讼关照。无罪推定的宪法化与国际化趋势,进一步说明了这一原则在现代刑事诉讼中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無罪推定”不应作為我國刑事訴訟的原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道同志在一篇題为“略論刑事訴訟中的无罪推定原則”的論文中,肯定在我国刑事訴訟中必須采用“无罪推定”的原則,以资指导我国的司法实踐活动。我認为这种观点是不能被同意的。“无罪推定”原則是在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中提出的。以后在英国、美国的刑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从众多稿件中重拾此文,心头为之一动。确切地说,这篇稿子不是有深度的和论证翔实的研究论文,而是并不轻松的“法律杂文”。今天的专家论证树立“无罪推定”法律原则的文章也多矣,《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也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合理部分。但须知此文撰写于五、六年前,而当时刑事程序法并未接纳“无罪推定”,该原则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该原则与实事求是原则的关系尚处于争议之中。作者基于对司法更为公正的寻求提出此文,观点的新颖和探讨的勇气征得赞扬。即使在今天,这寥寥千余字依然不啻为一盆冷水,泼向实际工作中尚未从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