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鹏 《世纪桥》2008,(11):52-5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与追求的政治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民生工程,任务艰巨。和谐社会这一命题有着深刻的内涵,必须加以认真审视。  相似文献   

2.
洪鹏 《世纪桥》2008,(18):52-5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与追求的政治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民生工程,任务艰巨.和谐社会这一命题有着深刻的内涵,必须加以认真审视.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看,构建社会主叉争谐社会的实质是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度的形式,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明确了党执政方式的改革方向,具有重大的政治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度的形式,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明确了党执政方式的改革方向,具有重大的政治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凡强  李士谦 《探索》2005,(5):27-2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党内有些同志片面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有些甚至把党性修养与和谐社会对立起来,出现认识误区。端正认识走出误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兼容党性修养,对促进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尤其对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府诚信是公众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支点,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和谐社会与诚信政府建设的互动关系,总结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及根源,提出了和谐社会背景下诚信政府的构建途径,对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协调发展作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一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合理的社会结构,还取决于在发展中能否处理好社会公正问题.只有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并举,才能带来社会和谐,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和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具有独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商红日 《探索》2004,(6):44-47
发生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是现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整体建构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而要建立的和谐社会需要实现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重整。这其中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是关于权利、平等、民主、法治及道德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相互之间存在的逻辑是研究与解决这些问题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简论不和谐因素视角下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忠 《世纪桥》2007,(3):29-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的科学判断和理性抉择。以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不和谐因素为立足点,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与哲学构建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反思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对性,将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楚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难题.甚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之前的改革开放实践,尽管取得伟大成绩,但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把握上,也有不准确和不全面之处.我国社会发展中呈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冲突,与此也有历史联系.由此更明显看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在当前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具体目标。根据《中共 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阐述,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以 功能主义和冲突论为基本理论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构建和谐社 会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建设和谐社会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陈蓉 《实事求是》2004,(6):12-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 ,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妥善协调各方面关系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健全工作机制 ,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的正确选择.构建和谐社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许多问题,而从目前来看,如何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季福田 《世纪桥》2007,(7):23-23,31
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构建和谐社会,要摆正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树立依宪治国的理念,切实做到依法行政,确保司法独立与公正,全面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祥和、协调、稳定、昌盛的社会."五统筹"科学发展观是充满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科学发展观.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特点,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实践中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时时处处都有矛盾。统筹兼顾目的在于平衡和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体育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精神,与和谐社会一致;体育运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和谐社会的根本理念;体育运动的多元化功能,为构建扣谐社会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灵魂。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妥善构建和谐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及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正是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构建注重的着力点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