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既是一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又是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时伴随着教育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同时教育发展水平又影响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生产关系性质来看,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五种社会形态;从经济性质来看,可以分为原始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由生产力所决定与经济发展相…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人类社会总要从一个历史阶段发展到另一个更高的历史阶段。在近代,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必然。现代,资本主义必然灭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生产、生活、生态联系起来,作为“文明发展道路”有着现实的意义。文明,标志着社会进步、经济繁荣,一直是人类社会向往和追求的共同理想。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从静态来看,文明是一定时代、一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态;从动态来看,文明则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进程。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人类曾经历了从野蛮到文明的漫长进化。而就文明本身来说,则经历了从不太文明到比较文明、从初级文明到中级文明的不断递进。物…  相似文献   

4.
第五课《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书的最后一课。依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教材在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各个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社会的美好前景。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要求青少年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1.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是社会发展一般过程的总结。本课在重温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之后,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揭示f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观察人类社会的基本观点。然后指出,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是…  相似文献   

5.
程言君 《淮海论坛》2007,(3):4-8,26
民主社会主义,亦称社会民主主义,在理论演进史上,总体看来,是“标榜社会主义,公开反对与克思主义的现代改良主义思潮”。实质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社会制度变迁史上,属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改良形式。作为社会制度,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没有任何本质的共同点.而且是分属不同社会历史时代的社会制度模式.不应甚至不能同日而语。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人类历史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6.
第二课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一、本课在初三教材中的地位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通过初三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这就要求通过对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迭这一内容的讲解,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是依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作用而发展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社会形态,它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进入的一个高级发展的历史阶段。它既是人类社会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阶级社会,又为人类进入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高一第三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它既是全书讲解资本主义部分的重点,又是难点。难就难在教学中应如何将书本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如何认识当代的资本主义。我认为,在本课教学小.应重点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都是…  相似文献   

8.
封建社会瓦解后,人类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需要我们采用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切忌思想上的片面性与绝对化。全面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全过程,我们看到: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建立在对干百万劳动者残酷剥削和疯狂掠,夺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历史,是用血与火的文字写成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它是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9.
杜新华 《理论月刊》2002,46(5):34-36
马克思的现代社会概念基本上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概念。现代化作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一个历史过程,开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运动,对现代化概念的完整界定应从它的历史内容、历史任务、历史形式、历史目标等多方面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0.
本课地位本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后一课,通篇都在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本课是下册的重点课,是对学生进行信念理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这一课涉及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较多,社会热点也较多,因而,它又是下册的难点课。教学目标 1.在认知方面。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以下知识: 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战后垄断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和实质。战后帝国主义无法摆脱经济和社会危机的困扰;战后最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1.
(一)近代史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和特定的历史范畴,具体指的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从世界历史的广阔角度看,近代史即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发展和走向衰落的历史。中国社会并没有经历过独立的资本主义时代。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里所谓的半殖民,主要指的是国家政治地位的变化。一般可从以下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来理解: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殖民地;外国殖民  相似文献   

12.
<正> 面对东欧局势,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有人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我们说,社会主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主义是通过否定之否定向前发展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一、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无可否认,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挫折和低潮,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社会主义显示着无限的生命力和前进上升的总趋势。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它依次经历着五种社会形态,即五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全社会所有,并由社会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配。然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革命或说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而无产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只有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的时候,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的时代才来到了。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分析,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现有发展阶段,做了一个在列宁看来是科学的判断,也即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了它的最高发展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从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考察来看,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一个腐朽的、垂死的阶段,是一个朝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因此,当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候,意味着无产阶级革命或说社会主义革命时刻的到来,也意味着无产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还具有现实的合理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不仅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政治宣言,还是俄国工人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4.
贾磊 《长江论坛》2023,(4):28-37
人类终将因为资本主义内在危机的总爆发和无产阶级能动的革命实践而进入以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根本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立足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历史作出全面考察得出的一个堪称其理论体系之核心主线的科学论断。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解为“现实的人”经由自身能动的“实践”不断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历史过程,是准确把握这一科学论断的观念前提。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人类“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特性”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处境,为人追求和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依据;从“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辩证统一的内在要求来看,政治上建立“真正的共同体”,经济上取得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文化上实现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的普遍化,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必备的三个主要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将继续存在下去。探讨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和宗教问题,对提高执行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自觉性.调动广大信教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有产生、爱民和泪亡的召观规律。从原始社会未如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随赶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在社会主义时期.家繁仍然长期存在,这是宗教发展规律和杜会主义的某些特点决定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的原因.(-)自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批判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的揭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始终在争论中不断凸显其价值和世界历史意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面对科学技术的新进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其时代性、民族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我们可以坚定地说,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引领现时代的科学真理。  相似文献   

17.
要把握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起源与演进规律,应当从纵向上把握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潜在的始点、它从物质文明中分离出来的现实的始点、它自身成型的始点和达到崭新高度的始点。 1 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潜在的始点,必须追溯到人类社会的第一个时代。文明时代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现象。在它之前,曾经经历过人类社会的诞生和此后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想给人类的史前史建立一个确定的系统的人。按照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法,人类社会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即蒙味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而蒙味时代则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起源的始点。因为“人是起源  相似文献   

18.
法兰克福学派在研究社会心理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来理解社会心理现象。本文认为这一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提出社会心理是人类历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把心理分析运用于历史 ;提出社会心理过滤机制 ,并把它作为历史的中介 ;对现代西方社会心理的形成及其历史功能作了独到的分析。作者理解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社会心理理论的意义 ,认为它不仅揭示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对人的控制 ,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现代西方社会统治的新形式 ,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而且 ,该理论也深化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的哲学视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物质生产是一切社会现象产生的基础这一基本观点来看,网络文化就是以计算机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基础,以虚拟网络空间为存在形式的现代新型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是对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心理发展状态的反映,也是对现实文化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再造和继承。不能把网络文化理解为“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也不能把网络文化仅仅理解为对“网络经济和网络政治”的反映。就其实质而言,网络文化作为对人类现实文化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再造和继承,它既不同于“整个人类的文化”,也不同于“关于网络的文化”,而是与现实文化、历史传统文化有别的,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新型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20.
一、从推动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科学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关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科学理论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以揭露、批判、根治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诸多弊病为现实起点的。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历史意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必须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不断运动发展的必然过程。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