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客观依据。那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它们之间存在着内部结构关系,其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是主题的基础;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回答是主题的核心;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是主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表现为三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并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紧扣“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展开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党建》2003,(7)
有人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社会矛盾没有变,邓小平理论仍然具有指导作用,为什么又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上党的旗帜?要回答这个问题,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内在关系。从历史演进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重大推进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基本问题的新回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5.
文斌 《理论研究》2013,(1):40-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刻总结建国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史经验,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不懈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国发展与社会主义良性互动的精神实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徐贵相 《实践》2003,(9):18-20
在世界社会主义波澜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也不可能为这些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也都进行过艰辛的探索,但总的来讲,都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根本原因也在于此.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获得新的发展,就必须在这两大基本问题上实现重大突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这两大基本问题的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掀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9.
李军 《求实》2004,38(5):65-68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深层理论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在表述上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把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沿用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有”字去掉,变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字之易,意义深远。这一表述上的变化,绝不仅仅是文字上更精炼、更简洁的问题,而是蕴含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全部历史,蕴含着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以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新概括,是对我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围绕着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中心问题,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贡献,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果——论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围绕治党治国两个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大理论就是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理论主要回答的是治党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论则主要回答的是治国的问题。“和谐社会论”主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则主要回答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和谐社会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构想,而科学发展观则是对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果。一…  相似文献   

14.
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以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5年来的基本经验之一。这其中,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失误的深刻教训,对于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开辟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总结的科学性、正确性,已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所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自2003年提出以来,其内涵几经扩容和丰富,已成为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以及科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外交往、祖国统一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方面的理论体系。它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大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时代共产党的重大核心课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升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它形成了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系统的科学理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创新精神。思想路线是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运用。党的思想路线不仅体现如何认识世界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指导改造世界的问题。党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毛胜 《求实》2011,(11)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邓小平在这一方面的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06,(11):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十一五”开局之年、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作出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集中体现了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成果,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情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这突出表现在能否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能否成功解决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的四大基本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从而真正做到走自己的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规律的把握作了阐述。邓小平理论开创性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成功解决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