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振  王净宇 《当代亚太》2023,(2):68-93+157-158
公众政治极化作为当前美国政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不仅降低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延续性,也给世界经济与政治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围绕社交媒体是否加剧美国公众政治极化的争议,文章基于社会身份认同理论,提出了社交媒体通过公众身份认同的内群体偏好效应和外群体偏见效应加剧美国公众政治极化的研究假设,并利用ANES特别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主要有四点发现:一是社交媒体显著加剧了美国公众政治极化;二是内群体偏好效应在社交媒体影响美国公众政治极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中介机制作用;三是社交媒体对美国主流群体政治极化的影响更为显著,且更高的受教育水平不能帮助公众有效脱离社交媒体的影响;四是公众政治极化提升了美国公众的对华消极感知,对中美关系产生了外溢影响。研究回应了学界有关社交媒体如何影响政治极化的争议,弥补了既有文献对中介机制挖掘的不足,对于理解当前美国对华整体战略转型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发展引起了经济结构和文化价值观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民众政治信仰和政治意愿的变化以及民众对政党态度的变化。法国的经济模式长期表现出对全球化的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所引起的社会危机进而又带来了法国民众的政治认同危机。而政治认同的危机反过来加重了法国的社会问题,增加了执政党的执政成本,外交成本以及维护法国国际地位的成本。法国的政治认同危机是欧洲形势的一个缩影。对于法国情况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欧洲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3.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冷战后中韩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笑 《当代韩国》2009,(2):16-24
本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了冷战后中韩关系的变化及产生变化的原因,探讨了美国因素对于中韩两国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并对中韩两目的地缘政治需求与选择作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政治系统运作的“利益结构一权力结构一制度结构”关系视角,对泰国政治近年来持续动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政治和解的障碍主要有三:存量改革引发利益分歧,政治格局有待“再平衡”,宪政体制缺乏民主协商;并指出,中泰战略合作有助于泰国在“增量改革”过程中弥合社会裂痕,进而平稳有序的促成政治和解。  相似文献   

5.
韩国20世纪90年代金泳三执政期间发起了旨在改变政经勾结腐败政治的改革,但收效甚微。这场政治改革的失败暴露了韩国政治结构中存在的权力过度集中、政党私党性、地区割据主义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国民融合,更成为韩国民主化进程中的绊脚石。本文从“三金”时期韩国政治结构入手,对韩国民主主义发展过程中阻碍政治民主化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6.
韩国政治学会柳世熙韩国政治学会在韩国战争结束之后,于1953年10月18日在釜山的汉城大学临时教堂由20多人创立。这样,由少数会员开创的政治学会,经过40多年岁月和努力,已变成了拥有会员1500多名的韩国最大学术团体。政治学会是以对政治学和有关学术方...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改革陈恩冷战结束后,受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际政治格局重组的影响,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掀起了一股政治改革浪潮。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沉重打击了传统的威权主义政体,使多党政治、议会民主成为发展中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和发展,移动和视频也越来越普及,成为民众特别是青年人所青睐的交流工具,并被迅速运用到韩国政治选举中来。本文首先回顾了移动和视频的发展过程,尤其指出了它们在韩国政治选举中作为重要的选举工具所发挥得越来越大的作用,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政治广告。作者认为,由于这种政治广告具有传统广告所无法企及的优势,因而也必将会被其他国家所采用;同时也指出,有必要对这种政治广告的模式和使用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祖马腐败案是世纪之交南非政治生活的一个中心议题。因其政治意义深远,被称为“南非腐败第一案”。自1999年案发以来,祖马腐败案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祖马腐败案案情复杂,其马拉松式的审理过程反映了南非的政治现实和争论,成为各派主要政治力量集中进行政治博弈的舞台。从总体上看,祖马腐败案改变了南非政治格局,破坏了法律和...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后,家族政治开始在日本政坛出现,人们对日本家族政治开始关注起来。1955年自民党成立,之后的38年间日本政坛大致经历了4代家族政治人物。在现任议员中“世袭议员”占了40%,在发达国家中这个比例是最高的。日本家族政治的形式在归纳起来大致为3大类:一是随同父兄进入国会、二是长期的工作上形成的信任关系、三是门生与老师的关系,当然家族政治也是按照一定原则形成起来的,其形成是日本传统的家族制度,选举制度、派阀政治以及后援会的存在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日本神道教的形成发展是古代日本统治者在古代东亚历史环境中出于国家主义目的将自然崇拜和神灵信仰人为地改造成政治神话、理论宗教和民族哲学思想的过程。神道教具有服务政治甚至其本身就是政治思想的特性,构成了古代日本政治的思想基础。神道教是支撑古代日本内政外交的精神支柱,对古代日本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神道教对近代日本的政治影响是对古代日本政治影响的延续。古代日本是基于神道教理解、摄取中国思想文化的。古代日本思想史的发展是在吸收中国思想的同时受其刺激回归神道教、在民族化中前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左翼文学与政治有着不同寻常的密切关系。从本质上说,它就是政治的代言词,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倾向,故研究左翼文学就无法避免政治的影响,也脱离不了由其本质所决定的意识形态的话语模式。吴岳添先生刚出版的《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突出了左翼文学的本质特征,但更多的却是对其话语内涵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顺利召开,政治体制改革又一次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热门话题,这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密切关注,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进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  相似文献   

14.
网络参政是指社会政治主体为了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和政治主体自身权利的价值追求,目标指向现实社会政治体系,并以网络为载体和途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行为。在网络参政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参政犹如一把双刃剑,正负效应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亚洲的政治哲学金弘明随着韩中关系的迅速发展,两国之间思想的和哲学的交流成果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新课题,在政治哲学领域已经形成了新的起点。从现代意义上讲,亚洲有没有政治哲学?或者说,未来的政治哲学在亚洲的可能性如何?根本的问题是,政治哲学果真能够表现出亚洲...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近况华言吴作栋自1990年接班已有5年的时间,最近,新加坡又即将举行一次新的大选,今后,新加坡的政治和对外政策的走势如何,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发展中新两国关系提出一些建议。一、政治稳定,接班人问题已经解决(一)吴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缅甸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逐步实现政府执政和国家发展的转型。缅甸的政治改革措施前所未有,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并收到了一些积极效果。未来,缅甸的改革进程将继续推进,但面临诸多深层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会对中缅关系造成一定影响,但中缅双方的合作主流不会改变,中缅关系发展大势向好。  相似文献   

18.
伍慧萍 《德国研究》2008,23(1):12-19
德国政党体制正在发生深远变革,铁杆选民对政党的传统归属感下降。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政党纷纷调整战略,政治主张更多是围绕当下具体的政策领域而非传统的政治理念,政治主张有交叉和部分趋同趋势,政党间政治结盟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大。  相似文献   

19.
节大磊 《美国研究》2023,(3):36-69+6
本文建立了一个政治—安全以及宣示性政策—操作性政策两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希望可以借此更为细致地梳理分析美国对台政策。在特朗普和拜登政府时期,美国的对台政策在政治层面的宣示性政策、政治层面的操作性政策、安全层面的宣示性政策、安全层面的操作性政策四个方面都有明显的调整。相对而言,两届政府的操作性政策调整的程度要大于宣示性政策。仅就宣示性政策而言,特朗普政府在政治层面的宣示性政策的动作较多,而拜登政府(尤其是拜登总统本人)在安全层面的宣示性动作更明显。美国对台政策调整的最主要原因,一是其认为中国大陆对中国台湾地区使用武力的能力和意图都在上升,二是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战略思维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为推进祖国统一制造了障碍,但是决定两岸关系走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关键因素是国家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20.
德国对华政策透视李乐曾内容提要受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新亚洲政策推动下的德国对华政策在人权问题上出现了危机。如何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实现德国经济、政治及安全的长远目标,是德国全球化外交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统一的德国应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德国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