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各高校的迫切需要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在目标上重"发展"而轻"治疗";内容上注重增加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个性品质;方式上讲求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组织上要发挥高校核心组织功能,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积极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
仇志海 《理论导报》2012,(9):53-54,61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中新兴的一种理念,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人的积极品质培养和挖掘人的发展潜力上,这与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中,一要注重个体主观积极体验,二要关注个体人格特征,三要利用心理暗示力量,构建起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贫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积极心理学的介入和指导.积极心理学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在主观层面上,要增加贫困研究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在个体层面上,要注重贫困研究生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在群体层面上,要鼓励贫困研究生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4.
李翠华 《山西青年》2022,(19):181-183
积极心理学注重从积极的角度去研究和看待人的心理,聚焦于培养人的积极特质和创建积极的情感体验,挖掘人的内在潜力,提倡个体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积极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建构积极教育模式,有助于大部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的自我提升和潜力发挥,并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5.
传统心理学模式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显示出其弊端。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从消极、障碍、病态等心理方面转移到对心理生活中幸福感、美德、力量等积极因素的探讨上,在研究理念、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为探索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作为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之一,在其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强调以广大高职学生群体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关注高职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和潜在力量,用积极的理念和态度从积极的角度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优化高职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侯靓 《山西青年》2023,(9):178-180
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观念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积极心理学理论旨在让高校学生从正确角度来理解和观察周围的一切,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自己,接纳自身的优点和缺点,熟悉校园环境和社交环境,在生活中找到快乐。为此本文提出,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概述积极心理学理念,分析当前教育体系现状,以及应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教育体系构建路径。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敢于直面各种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必须在积极心理学的框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关注积极心理体验、选取积极教学题材等策略,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在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必须在积极心理学的框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关注积极心理体验、选取积极教学题材等策略,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
郑敏 《学习月刊》2012,(10):108-1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份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现象.削弱了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对立。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兼顾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问题的化解、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全新价值取向,为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视域。发挥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探索解决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策略,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末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更关注那些处于正常环境下的普通人身上的积极力量,提供了一种以人民自身力量为视角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积极心理学巧妙运用其中,突出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发掘人民群众中的正能量,使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充满信心,推动群众自我完善、敢于改变,善于创新,教育活动的效果将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末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更关注那些处于正常环境下的普通人身上的积极力量,提供了一种以人民自身力量为视角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积极心理学巧妙运用其中,突出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发掘人民群众中的正能量,使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充满信心,推动群众自我完善、敢于改变,善于创新,教育活动的效果将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江芹 《山西青年》2023,(5):193-195
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日渐提升。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得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亟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兴起于20世纪末期的积极心理学,重视对个体的潜力和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把对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作为重要使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重构和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刘松 《山西青年》2022,(5):196-198
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倡将每个人看作是不断发展的个体,全面关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采取积极引导的方法,促进个体生命力健康的发展。在积极心理学角度下,不仅会关注个体的身体发展,同时也会关注心理健康。现阶段大学生心理韧性是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站在积极心理学角度上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本文主要介绍积极心理学角度下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各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刘文 《求实》2012,(Z2)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目前正在密切关注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它主张凡事从"积极"角度人手,通过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发挥人的积极潜能来帮助人们找到自身的内在力量、善意和美德,从而培养和形成一种具有积极心理学意义的认知品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导和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使积极心理成为大学生的主导心理状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龚晓林 《理论导报》2010,(12):53-5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念与实践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变化与更新。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的重新塑造提供了理论参考。围绕积极心理学的观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探索,在实践层面找到与积极心理学的最佳契合点,以不断推进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田倩倩 《山西青年》2022,(18):196-198
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始终是高校及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但现阶段,我国一些高校的部分大学生有的呈现出态度消极、自卑感强烈、人际交往能力与抗失败能力较差等现象,影响着身心健康发展。对此,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幸福感教育,以切实改善此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幸福感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积极心理品质不是归一点,也不是离散的变量,是由一系列积极特质组成的,是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是人的长处、优点和美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品质培养有一定的关联。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课程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并以自然实验法检验教学效果,旨在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日渐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网络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巨大影响吸引了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注.帮助青少年学生戒除网瘾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