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1月13日,获奥巴马提名出任国务卿的希拉里在国会参院外交委员会就其提名举行的听证会上,提出新一届政府要推行"巧实力"外交理念。2月15日至22日她出访日本、印尼、韩国和中国,舆论认为这是美国的"巧实力外交"亮相亚洲。巧实力——美国外交新理念"巧实力"一词最早由美国安全与和平研究所高级研  相似文献   

2.
巧实力(Smart Power)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在硬实力和软实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既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而是两者的一种巧妙结合。2004年,美国安全与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珊尼·诺瑟在《外交》杂志发表文章《巧实力》,该文主张,“必须实行这样一种外交政策,不仅能更有效地反击恐怖主义,而且能走得更远,通过灵巧地运用各种力量,在一个稳定的盟友、机构和框架中促进美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巧实力是美国提出的外交新战略,即巧妙地整合各种力量,达到一种合力效应,构成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的巧实力。在巧实力视阈下解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分出硬内容(理论)和软内容(实践)两部分,将这两部分巧妙结合形成合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吴正龙 《学习导报》2012,(19):50-50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英国《新政治家》周刊撰文大谈运用“巧实力”的技巧。她任职不到4年,奔走访问近100个国家,摇唇鼓舌,可谓将“巧”字发挥到极致。让我们晒晒希拉里“巧实力”的“工具箱”,看看里面到底都是些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上台以来,巧实力作为美国外交新政策经常被提及,具有了全球影响。新政策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具有广泛的启发意义,值得深入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3月16日,小布什政府发布了其上任以来的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作为反映美国政府外交政策和战略走向的重要文件,报告刚一面世,就引起了广泛关注。2006年新版报告体现了小布什政府战略思维和外交政策导向的四个新动向。一、新保守主义思潮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在弱化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保守主义逐渐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小布什政府的一些重要决策人物深受新保守主义思潮影响。作为新保守主义的积极倡导者,他们推崇实力外交,主张以美国的强大实力建立美国主导的…  相似文献   

7.
2022年3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递交了《2022年国防战略报告》。美国新版国防战略以中国为主要对手,提出所谓“一体化威慑”概念,以此作为国防战略指导思想。“一体化威慑”战略强调整合常规领域与核领域的作战能力,依托外交、经济、司法等国家战略力量,并借助其合作伙伴和盟国实力,强化所有战争领域威慑能力,进而形成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真正的不对称优势”。在美国不断加大对华战略竞争背景下,美国“一体化威慑”战略将成为美国实施大国竞争、强化对华打压、维护全球霸权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正李敦球在7月16日《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新冷战"或已经爆发。所谓的"新冷战"是指,随着美国的"重返亚太"或"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美国希望通过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多个方面加大对亚太地区的投入,联合并扩大盟友,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遏制中国的崛起和不断扩大的影响。同时,美国继续在战略上挤压冷战时期的老对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8月定价:68.00元《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  相似文献   

10.
岳西宽 《唯实》2015,(1):87-90
在各国的对外关系中,首脑外交作用极为重要,往往会决定世界的政治格局。新时期我国的首脑外交非常成功,目前处于极佳的国际机遇期。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是,当美国外交正在"重返亚洲"之际,中国的外交却正在走向世界。外交首先要顶层设计,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即谋局外交与战争一样,谋局是极其重要的。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外交政治智慧。《孙子兵法》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  相似文献   

11.
苏江丽 《探索》2011,(5):165-169
“前沿部署外交”,是美国目前及未来在亚太地区应对中国崛起、发挥领导权并深化美国亚太利益的战略机制,是美国政府在作为“第四政府部门”的美国思想库的研究报告基础上形成的外交战略。从美国“前沿部署外交”政策采纳系列研究报告《美国在亚洲角色》中提出的建议等情况,可看出美国思想库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其研究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危机意识,以及能为决策者提供即时性的政策研究,这对我国思想库的研究能力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大国外交》王帆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大国崛起,需要大国外交!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崛起成为世界的一抹亮色,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实现了从"韬光养晦"到"大国外交"的重大转变,外交新理念不断推出,南海推进战略,APEC与中国,亚投行,"一带一路",种种新举措,令世人炫目,充分体现了大国外交的智慧和力量。但是,中国的周边形势仍存在若干不利:美国高调推行所谓亚太地区"战略再平衡",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朝鲜核问题,台湾问题……纷争不断,波谲云诡。秉持特色大国外交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     
中信出版社2012-10《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外交战略调整的两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江 《唯实》2004,(1):45-49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最初采取了面向西方的外交政策 ,但由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没有因此而对俄罗斯的利益给予重视 ,俄罗斯对自己的外交战略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先是提出了大国复兴的战略 ,这使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关系更趋复杂化。经过对国家实力和世界格局的重新估计 ,“9·1 1”事件以后 ,俄罗斯的外交战略转向“有选择地参与”国际事务 ,这给俄罗斯外交带来了显著的成果 ,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向外输出美国民主、传播美国价值观,是美国全球战略与对外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输出民主战略具有隐蔽性、渗透性、强制性。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输出民主战略各具特点:老布什政府注重巩固冷战成果,试图构建世界新秩序;克林顿政府积极实施扩展外交,试图建立民主国家大家庭;小布什政府着力实施“反恐”战略,划定输出民主的重点战略地区;奥巴马政府提出“负责任主权”、“巧权利”的概念,输出民主战略出现新动向。  相似文献   

16.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现代化战略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战略家、观察家及国内学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有不同的预测,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21世纪是中国世纪。1993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载文《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以及1993年4月世界银行发表《世并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将超过美国,以一个超级经济大国的面貌出现。另一种观点,是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亚洲和中国经济增长极限论。1994年,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的《亚…  相似文献   

17.
据2月11日的《羊城晚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学者叶海林近日撰文表示,中国外交需更多"造词"。文章指出,美国利用灵活多变的外交概念调整,把住了中美关系的话语权。美国人先把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新年伊始.中东加沙地带战火纷飞。燃于中东的战火和美国政府的中东政策有很大关联。美国在中东面临战略困局.短期看布什外交失大于得。但在军事革新、控制地缘要地等方面.美国是有一些收获的。美国的软实力受到重挫.战争耗费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大诱因。但总体看.美国实力依然超强,未来也未必长期陷在中东。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边倒"外交战略就是实行联合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反对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战略方针,这一外交战略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针对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高度对立的复杂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现实情况而作出的一项对外战略决策."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实施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这些都为中国新时期实行的以"不结盟"为特征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叶自成 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外交、国际政治。专著有《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俄罗斯政府与政治》、《新中国外交思想》等。这是一本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问题及战略选择的书。作者认为,走经济富强之路,走制度革新之路,走大国合作之路,走和平之路,走与周边国家共同安全、共同繁荣之路,这是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的根本道路,也是最根本的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