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他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他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果荣获我国迄今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 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比一般水稻平均增产20%,从1976年开始推广至今,全国已累计种植37亿多亩。增产粮食3.7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3700多亿元。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万人口,被西方人看作是解决新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称为“东方魔稻”; 他曾先后获得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评价说:我们把他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这样的内容: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取得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杂交水稻等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并且研制成功“两弹一星”。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获得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的八位中,有五位是老一辈的科学家。袁隆平和屠呦呦分别从事杂交水稻和青蒿素的研究,于敏和孙家栋是“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黄旭华是研制核潜艇的功臣,核潜艇实际上也是“两弹一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一人口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基本生存条件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确实是“地大物博”,就主要资源的绝对量而言,居于世界前列。不过,由于中国人口量太大,致使人均资源拥有量不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耕地的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人均林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蓄积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4%;人均煤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7%;人均水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1%;人均石油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64%;人均铁矿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9%;人均铜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9%。对于中国社会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在全球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中国靠占全球8%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袁隆平,而袁隆平本人则因此拥有超过1000亿元的品牌价值。1000亿元的品牌价值,这是常人  相似文献   

5.
1、我国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和他的同事,在世界上首先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2、世界上颗粒最大的杂交稻是由中国科学院的吴世斌培育出来的。3、世界上第一个冬小麦花培新品种是由中国的女科学家胡道技经过6年苦于育成的。4、中国农育师胡洪凯首次发现显性雄性核不育谷子,这是在世界上继棉花、小麦等发现显性雄性不育基因后又一重大发现。5、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大豆叶培养再生植株的国家,是由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成功的。6、华南农学院黄景贤教授发明了栽种无籽西瓜的方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无籽西瓜的人。7、世界上第一个研究…  相似文献   

6.
姚远 《党史文汇》2023,(10):27-33
<正>今年是袁隆平院士攻克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难关50周年。1973年10月,袁隆平团队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一粒种子,从湖南怀化走向世界,也改变了世界。民以食为天。培育超高产水稻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但许多国家因难度太大未能实现。数十年来,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研人员潜心科研,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为中国超级稻赢得“东方魔稻”的美誉,为全人类作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大国也是浪费水资源大国。我国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排世界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农业用水量为3400亿立方米,利用率只有0.43,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55%,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一般都在15%以上,发达国家则在5%左右。土地资源及其破坏。中国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144亿亩),占世界土地面积的7%;其中耕地9.3万平方公里(14.9亿亩),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耕地1.2亩…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新春伊始,国家统计局晒出了上一年经济成绩单:我国全年GDP同比增长6.6%,位列世界前五大经济体增速之首;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这一系列亮丽的数据令全世界瞩目,集中彰显了中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华国锋,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一位具有平民情怀的政治家;袁隆平,"当代神农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的农业科学家。由于对百姓温饱问题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杂交水稻科研工作遭遇瓶颈,华国锋给予亲切鼓励华国锋28岁从山西南下湖南,先后担任湘阴、湘潭县委书记,湘潭行政公署专员、湘潭地委书记,湖南省委书记处书  相似文献   

10.
审慎看待中国外贸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资料:目前,我国某些产品的出口已占本国总产量的相当大比例。譬如,2005年,我国彩电生产量7600万台,出口4900万台,占本国总产量的64%;DVD产量1.5亿台,出口1.3亿台,占87%;摩托车产量1580万辆,出口1000万辆,占64%。目前,我国已有172种商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激光视盘机、拖拉机和集装箱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钟表(主要是电子表)和收录机占60%以上,显示器、照相机和家用陶瓷占50%以上。近3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平均以超过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5年达到14221亿美元,出口在世界总份…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5,(5)
<正>水稻是黑龙江省的优势作物,占全国粳稻面积的40%。近年来发展迅速,2013年首次突破6000万亩,是全国粳稻生产第一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任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对黑龙江代表团更是发出"全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的嘱托。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北部的寒冷稻作区,也是世界最北部的稻作区之一。起源于热带亚热带的水稻似乎不适宜在此栽培,但在百年的稻作栽培过程中,生态压力选择出了适宜黑龙江栽培的光温钝感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21,(5)
正2019年9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颁授共和国勋章。颁奖词这样描述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北平(今北京),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建设》2000,(12):11
经典生命科学 1973年 袁隆平在世界上首先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984年3月9日 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留学日本期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是湄潭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0多万亩,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近30%。2019年我县为确保全县水稻持续增长、增加农民收入,从水稻种植开始,农机技术部门与农业技术部门整合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稳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一是指导农机手做好农机具的调试、维护保养工作。共现场指导调试、维护保养机具8台,其中:插秧机4台(乘坐式3台、手扶式1台),激光平地机2台(旱地1台、水田1台),水稻旱直播机1台,水稻水直播机1台。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0,(17)
<正>近年我国多次发生地震灾害。据世界范围的统计,地震中95%以上的人员伤亡都是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致,我国也不例外。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缺乏建筑防灾意识。地震发生周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10,(16)
<正>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的全球性挑战。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超过1.67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5%,是世界上惟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  相似文献   

17.
高福生 《党建文汇》2008,(12):36-36
1.粟作和稻作 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北方地区于早期以粟黍为主,南方地区则以水稻为主,两者都原产于我国。稻作农业后来向中国的周边国家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信息之窗     
设建创新型国家需逾越四大障碍1.总体创新能力中等偏下2001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 D P的92%)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一些重要指标与创新型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一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二是发明专利数量少;三是科研质量不高;四是尖子人才匮乏;五是科技投入不足。2.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仍很薄弱。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我国的外贸总额已经居世界第3位,但是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品仅占外贸总额的2%。由…  相似文献   

19.
<正>用全球8%的耕地,生产了全球21%的粮食,但同时化肥消耗量占全球35%。专家指出,我国化肥使用存在过量使用、盲目使用的问题,不但损耗基础地力、增加种粮成本,而且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过量施肥引发耕地退化之危"我国年化肥使用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相当于美国、印度的总和。"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说。化肥总体用量过多的背后,凸显当前我国化肥施用存在的四大问题,"一是亩均施用量偏高。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奋斗》2002,(10):28-29
我国水稻产量占世界一半,上海取消“政府鉴定”,85%的国家出资建设项目已实行公开招标,绿色食品年销售额400亿元,我国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540亿元,国企海外投资最好“慢半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