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针对南昌市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产业定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树立区域意识,强化区域经济中心意识;增加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加强创业教育,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徐再高 《当代贵州》2016,(13):36-37
正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其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三期叠加"、"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新常态"下,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基层领导干部亟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只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才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地区之间县域经济实力差距较大;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县域经济的发展资金一般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和要求.推进工业化,必须从县域经济的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狠抓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发展工业经济;狠抓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狠抓招商引资;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扩充经济总量;狠抓园区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建造平台;要处理好工业化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服务条件.  相似文献   

4.
《理论研究》2014,(4):59-64
内蒙古县(旗)域经济协作是完善区域经济功能、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力的重要着力点。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应立足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从现代市场经济理念视角考量县(旗)域经济协作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力中的重要价值,探索打破目前县域经济僵化现状,创新县域经济运作模式,形成区域协作联动的经济运行体制机制,推进区域经济资源优化整合和集约化运营,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是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同时,县域经济又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兴衰强弱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运行质量和后劲.因此,党中央自十六大就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罗凌 《当代贵州》2016,(30):36-37
正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区域化"规律,走出"乡级县级政府经济圈"误区;必须突出"民营性"规律,走出"干部经济"误区;必须突出"特色性"规律,走出"全能经济"误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2015年,石阡县地方生产总值58.54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大区域以至全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可以说重点在县域,关键是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因此,如何发展好西部地区的县城经济,是我们学习“十六大”、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具体体现。发展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一要充分发挥本县比较优势,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二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三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四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相似文献   

8.
<正>自湖北省委、省政府2003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全省上下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以来,全省各级各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逐步进入实力增强、结构优化、质量改善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县域GDP年均增长11.8%,高出同期全省GDP增幅1.1个百分点。2016年增长8.4%,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三次产  相似文献   

9.
正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上指出,县域经济是构建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场,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潜力巨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我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越发成为夯实底部基础的中流砥柱。但结合我省省情,县级行政区划多、县域差别大、县域经济欠发达仍然是我省面临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3,(2):13
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次重要会议,均对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作出部署,足以显现县域经济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独特地位。县域经济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更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推进力度,尽快改善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此同时,在我国县域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县级党校作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正视这些问题,求解这些问题,更加充分地发挥县级党校的作用,对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康红波 《实践》2013,(4):14-15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2013年自治区"两会"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写在了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并作出了部署。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协调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进入工业化中期后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器。泸水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正视困难,找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工业园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和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类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已经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园区既是展示发展成果的平台,更承载着县域经济发展的希望,园区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无疑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大攻坚战"之一,打赢这场硬仗,必须围绕"产业园区化、技术高端化、  相似文献   

15.
新发展格局在推动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的现代化道路发展过程中为县域发展提供了向高质量转向的契机,构建新发展格局赋予县域高质量发展以新的时代内涵,县域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新发展格局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应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壮大县域优势产业、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强化技术人才培养、加强县域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县域经济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最终取决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陆地区必须着力改革创新、调整结构,凭借资源优势,精心构筑核心竞争力,找准"工业强具"突破口,才能推进县域经济新跨越.  相似文献   

17.
实现县域经济的大发展,是推动吉 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 更新县域经济发展观念,则是发展县域 经济的关键所在。 一、县域经济的大发展是推动吉林 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 济,作为一种较为全面的、综合的区域经  相似文献   

18.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切入点,是稳定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壮大经济总量、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必须根据福州市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及省、市对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部署,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壮大我市经济总量,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内容来抓,进一步理顺发展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县域突破”战略,是纵观吉林省改革开放20年,横看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验所得,提得恰逢其时,切中要害。发展县域经济,就是立足本地资源和条件,坚持传统产业和培植新兴产业并重,发展龙头企业和推进家庭经营并重,借助外力导入和依托自身长入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县域的经济枢纽作用,发展农业、资源、区域一体化经济。县域经济的特性是整体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在我县,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定位于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开放经济、集约经济和多元经济。一、廓清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发展县域经济的目…  相似文献   

20.
<正>产业融合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道,有利于解决国土空间利用不合理、县域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比较优势遭到冲击等问题,能有效推动实现资源要素利用的合理化以及经济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绿色化。通过对湖北省松滋市、宜都市的深入调研分析,笔者认为,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必须用好湖北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加快构建宏观上跨市域对口合作与微观上县域协同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找准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破解发展中面临的政策、资源、空间、人才等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