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贫困大学生呈现出身份角色的失调性认同、经济生活的失落性认同和制度体制的失衡性认同。本文认为,这种认同系统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基于农村贫困大学生特殊的社会记忆与经历的社会变迁而导致的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2.
消费作为认同的行为和符号,它既是建构认同的"原材料",又是认同表达的符号和象征。女性身体消费逐渐成为女性建构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并且是一种多元的自我认同方式,它包括职业形象认同、性别认同、身份认同与社会地位认同四个方面,但是在消费社会背景下,这种通过身体消费来表现的自我认同达到极致时,女性的身体成为消费对象,产生身体消费的异化现象,女性的身体深受"美丽暴政"的凌辱。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0)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转型期国家对于乡村治理的理性选择,然而,嵌入者身份困境、政策的悬浮不定等因素掣肘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平稳出场,要实现大学生村官政策可持续发展,需在政策上实行积极的引导,完善相关政策性建设,事先规避相关困境,进行科学规范大学生村官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长效发展机制,保障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主体,高校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也相应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90后"大学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的认知缺乏全面性,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情感认同缺乏稳定性,"90后"大学生认同主体缺乏均衡性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客观因素,也有"90后"大学生行为特点、主体意识增强等主观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探究"90后"大学生认同自觉性、增强"90后"大学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参与度,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性。  相似文献   

5.
政治认同是政治系统得以持续稳定运行的前提,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形式。政治认同的建构与形成是认同主体、认同对象及相关因素的"三位一体"互动过程,政治认同主体是集多种特性于一身的"社会复合体",社会存在性是政治认同主体的基本特质,其具有一定的利益与意义追求,并集理性和非理性于一体。政治认同对象是由内(政治价值理念)、中(政治制度规范、政治组织机构)、外(政治行为)三个层次构成的"四位一体"结构。政治认同主体从心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政治态度)和实践(政治参与)两个维度,体现着其对政治体系的认同状态。  相似文献   

6.
政治认同不可能自然形成,它需要以各种条件为支撑进行建构。从实践来看,我国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建构机制体现为:民族平等、团结与自治的政治价值理念为认同主体的自我需求提供心理支持与合法性论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认同主体需求的实现提供合法性保障;民族权益保障机构是认同主体需求得以实现的承担载体;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是政治认同形成的主导性推动力量;恰当的政治建构途径与方式是政治认同形成的"平衡杠杆"。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建立连续性,通过回答"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会成为谁"等问题,乡愁书写与认同问题重叠、交叉起来。事实上,现代汉语的乡愁书写作为一种建构性的文学实践,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汉(华)语文化认同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全球化使得认同日益成为问题的今天,对汉语文学和文化中的乡愁认同方式和特征进行探讨有其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8.
男性进入女性职业,会遭遇性别身份和职业身份的冲突,形成身份认同困境。本文运用身份认同的视角,探讨护理学院男生(男护生)的身份认同困境及其身份管理的策略,分析身份认同的社会框架,并以此观照非传统职业中的男性身份认同与现有性别秩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性别身份和职业身份的冲突,男护生不能获得对护士身份的认同,只能在现实的压力下,通过大学生的身份缓冲两种身份之间的冲突,获得暂时的平衡。同时运用"创造相同"和"维护差异"策略来管理自身承担的多重身份。社会性别秩序是男护生身份认同主要参照的社会框架。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1)
"死者崇拜"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代"死者崇拜"是人们获取身份的重要象征。人们通过"死者崇拜"的方式来获取自身身份在家庭和社会中认同,人们也通过"死者崇拜"方式获取人们之间平等的想象力。由"死者崇拜"而拓展的"圣火"、"圣人"和"宗教"都是平等主题的变换,通过这些主题的建构从而刻写古代人的平等生活观。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26)
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质量。在高校,使大学生党员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形成对党员身份的高度认同是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任务。针对目前大学生党员中对"党员身份"存在的部分思想动机不纯、理论认知相对肤浅、社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以及高校对党员身份认同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高校应当建立包括理论认知、实践认知、激励关怀、党建工作队伍以及网络培养平台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党员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12)
自2008年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以来,大学生村官群体成为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运用需求理论对陕西省X市村官政策调整前后村官需求现状的分析,发现政策性引导机制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村官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不足。因此,要通过提高待遇、建立角色引导机制、制度保障身份、细化考核机制等途径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让他们真正扎根农村,为推动农村建设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0)
高校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大学生村官及党性教育的主体。本文通过对高校基层党建发展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研究得出相应阶段性总结,为高校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职能,及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是谁?:流动少年的多元身份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环境急剧变迁的当今中国社会,个体的认同不再是赋予和给定的,而处在不断的解构和建构的过程中。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城中村"流动少年多元身份认同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发现在城乡身份方面,大多数流动少年认为自己是"农村人",但同时也出现了"城市化了的"流动少年。流动少年的籍贯身份并不是确定无疑的,它受到情境和文化等多元因素的影响。而在社会表征性身份方面,流动少年并不认同"农民工子女"称谓,对"流动人口子女"身份也提出了质疑。多元异质的流动少年群体可以统合在"外地人"的社会范畴身份之中。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静态的基于经济关系的阶级划分,阶级形成是阶级作为政治主体何以由想象变为现实,从自在状态转变为自为状态的动态过程。基于马克思的阶级形成理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把阶级意识、阶级斗争和政治文化看成是阶级形成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阶级实践和阶级行动的重要历史动力。其中阶级意识的本质是对阶级利益的自觉,阶级斗争是维护本阶级利益的联合的群众性运动,政治文化是将其成员凝聚团结在一起的"水泥",并表现为对阶级身份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因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而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维权群体——"农嫁女"。本文研究对比分析了主流媒介的形象建构与新媒体建构身份认同之间的差距及背后的机理,发现在传统媒介中"农嫁女"被建构为消极的"受害者"形象,而新媒体却为"农嫁女"形成新的身份认同——积极的"反抗者"提供了平台。本文认为,如何协助"农嫁女"更好地利用新媒体促进社会变革尚有待研究者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职业化运行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地方政府在执行大学生村官工程中呈现短期行为的趋势.从职业化的角度构建大学生村官运行机制是亟需解决的课题.政府应作为推手积极营造大学生村官职业化的环境,建立大学生村官的职业标准,加强法律拟定和试点工作,赋予大学生村官职业角色.针对大学生村官积极开展职业培训,赋予大学生村官职业方向性,建立公正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具体凝结,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道德力量,是新时期广东改革开放,建设幸福广东强大的思想保障、精神支撑。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价值选择直接影响、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为此,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引导,必须提高对当代大学生广东精神培育必要性的认识,使广东精神成为青年大学生的主体追求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扎根理论对相关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残障大学生的身份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残障大学生对自身的残障身份具有复杂的体验,主要体现为"不完全接纳的"残障身份认同、"无归属的"残障身份处境、"去残障身份化的"日常举动以及"情境依赖的"残障身份意识等;这些体验受特定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这有助于相关机构和人员更为深入地了解残障大学生这一群体,为践行更为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5)
大学生村官作为以后新兴群体不断壮大,国家和社会给予了极高的期望,然而大学生村官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对农村的环境、生活常识了解不够,在农村遭遇"水土不服",产生了严重的角色冲突。只有有效地解决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冲突,才能使其不辜负国家与社会的期望,顺利展开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文化身份作为一个"问题"受到关注是现代性在世界各地的展开以及全球化的后果.解构理论和后殖民理论分别从西方思想史和东西方文化关系史的角度质疑和颠覆了传统的固定的文化身份观,认为文化身份是依赖"他者"建构的.文化身份的建构特性也为分析中国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身份建构提供了理论上的参照,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不同时期,中国建构的文化身份基本上属于守成型的文化身份;而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身份的建构则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为依托并融合了民族传统文化,建构的文化身份则是开拓型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