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生 《学习月刊》2009,(13):48-50
为了减轻高昂的学费负担.增加社会实践能力.在校大学生纷纷利用课余和假期打工.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开始实习或联系工作甚至直接就业。这段时期的大学生的身份是在校学生还是劳动者?他们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合法有效?由于《劳动法》中并没有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实习、就业维权等方面的规定.使得他们在诸如拖欠工资、工伤、劳动安全等方面难以得到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退休人员返聘的生成有客观的社会经济根源。从规范功能看,劳动法的社会维护和经济促进功能能够修复返聘劳动者的就业欲望,使之重新回到社会劳动岗位,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从属性上看,返聘关系具备劳动关系从属性的根本特征,将其纳入劳动法调整,符合劳动法根本使命。返聘入劳动法,应注意与劳动法相关制度和社会保险法相关制度的协调。为引导用人单位理性返聘和防止人事腐败,应加强对返聘的程序控制。  相似文献   

3.
做好《劳动法》的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的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法》...  相似文献   

4.
浅议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劳动法》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许莉1994年7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并决定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至此,我们国家终于拥有了一部比较系统的劳动法。这部法律是为了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  相似文献   

5.
《劳动法》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它标志着我国劳动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从此跨进了一个新阶段,也是全国亿万劳动者企盼多年的一件喜事。那么,《劳动法》的颁布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如何通过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劳动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陈刚同志。 记者:陈司长,《劳动法》明年初就要施行了,首先请您谈谈什么是劳动法,我国《劳动法》的特征,好吗?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4年7月5日颁布至今已12年了,12年来,我们对劳动法认识日益深化,但仍存在一些欠缺和不足。尤其是怎样认识劳动法中“经济利益”与“奉献精神”的关系,是当前贯彻劳动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看,实践中过多强调“无私奉献精神”而忽视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权益,不仅侵害了劳动者利益,也使劳动法的贯彻执行大打折扣。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一、法律的作用是限制权力和保护权利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条款。这是…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连带责任制度在我国民商法和劳动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近期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企业破产法》这四部法律中连带责任的大幅度增加的状况进行了对比,指出了我国《劳动法》目前在运用连带责任上的立法与现状的巨大差距。鉴于我国目前劳动市场的侵权与维权难的现状,文章建议从三个方面来修订我国的《劳动法》,大幅度提高连带责任在《劳动法》中的运用水平,使之达到应有的广度与深度。从而加大对劳动者和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广大职工翘盼已久的《劳动法》,已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并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包括兵团百万职工在内全国亿万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劳动法》是建国45年来我国第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它最鲜明、最突出的特征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也是它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劳动法的分布实施,将有力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将协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将有助于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大通过了《劳动法》,结束了我国没有一部规范企业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的历史。《劳动法》明确规定了职工有劳动和休息、劳动保险和福利保障、有提出劳动仲裁申诉和按月领取劳动工薪报酬等权利,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寻求法律武器保护。 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是企业领导和职工双方的事,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过去,国家  相似文献   

10.
更加突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保护劳动者,是各国劳动法的主要宗旨。中国入世后,劳动立法在对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都给予保护的同时,将会偏重于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者地位的劳动者,也就是向保护劳动者倾斜,体现劳动者的权利本位和用人单位的义务本位。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劳动合同形式的立法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随心 《新视野》2007,(4):69-71
劳动法被定位于公法和私法兼容的社会法法域已是学界的共识,但作为劳动法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合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以私法性质为主导;劳动合同形式在我国立法进程中经历了一个从要式到不要式的嬗变和发展,由此决定劳动合同书面形式的效力从要件主义转向证据主义,而这一切正是"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原则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在全国施行以来,在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用工制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国家、集体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在贯彻执行《劳动法》方面雷厉风行,使劳动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然而我们也发现,在一些地方,尤其  相似文献   

13.
下岗职工无论是在待业期间还是在再就业之后,其合法权益都应受到保护。但是,日前一些下岗职工的权益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一些地方还存在不尊重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国家颁布的《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正当权益的一部重要法规,一切用工单位或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任何违反《劳动法》、损害再就业职工权益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在全社会关心、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已经蔚然成风的形势下,要求我们每个用人单位或法人,必须摒弃与《劳动法》规定的精神相悖的各种偏见和错误认识。作为用人单位或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在就业时对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解不到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甚少,而法律教育又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教育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法律保障。在具体的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就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法律教育能够切实维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家将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法》,把劳动者的最低收入纳入保护范围。据了解,根据国劳动部相关文件精神,河北、福建、江苏、辽宁、上海、浙江、山东、广东等省市已先后出台了本地适用的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最低工资高的达280元/月...  相似文献   

16.
解雇保护制度在劳动合同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进行了明确限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劳动合同法有关条款确实具有很大的"语言模糊性",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解雇保护制度,确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经过多年的努力,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通过,并干1995年1月1日实施。《劳动法》作为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它的颁布施行对全国亿万劳动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劳动法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一、《劳动法》的主要特点 《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调整劳  相似文献   

18.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录用的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而约定的时间期限.<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试用期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从现实情况来看,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权益最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侵犯,保护试用期内劳动者的权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劳动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多种社会和法律救济手段切实保护好试用期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陈亦权 《党课》2012,(4):98-99
20多年前,一位在纽约留学的中国大学生来到一家小旅店打工,那家小旅店的生意不是太好,所以整个工作氛围都比较沉闷。  相似文献   

20.
权利主体的不同,隐私权在内涵上也存在差别。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利主体,在高校行政管理权和高校知情权的双重制约下,其隐私权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为了加强对大学生隐私权的保护,本文对大学生隐私权的含义、大学生隐私权与高校知情权的冲突及其协调、大学生隐私权的立法保护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