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5,(4):59
<正>我会见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时,他们感慨说,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么治理呢?的确,中国有13亿人口,治理不易,光是把情况了解清楚就不易。我常说,了解中国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只看一两个地方是不够的。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了解中国要切忌"盲人摸象"。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  相似文献   

2.
四条街道的“密码”问:读懂中国,人们最先想要弄清楚的,是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是什么样的驱动力,让中国人如此发奋地改变自己的面貌。答:了解中国想要什么,先要知道中国不想要什么。人们要回答的不是一道逻辑题,而是一道历史题。中国人今天想要什么,是因为近代历史曾经告诉中国。  相似文献   

3.
我会见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时,他们感慨说,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么治理呢?的确,中国有13亿人口,治理不易,光是把情况了解清楚就不易.我常说,了解中国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只看一两个地方是不够的.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了解中国要切忌“盲人摸象”.  相似文献   

4.
“不到长城非好汉”,中国一代伟人毛泽东诗词中的这一不朽诗句,已经成了中外人士、专家学者、旅游观光者们认识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的名言。一个中国人要认识自己的历史,如果不了解长城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外国人如果要了解中国,不了解长城也是难以想象的。因为长城所记载的中华民族上下两千多年的历史内容太丰富了,所表现的中华儿女的勤劳智慧、坚强勇敢的本色太形象了,所点缀的锦绣山河也太壮丽了。  相似文献   

5.
“不到长城非好汉”,中国一代伟人毛泽东诗词中的这一不朽诗句,已经成了中外人士、专家学者、旅游观光者们认识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的名言。一个中国人要认识自己的历史,如果不了解长城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外国人如果要了解中国,不了解长城也是难以想象的。因为长城所记载的中华民族上下两千多年的历史内容太丰富了,所表现的中华儿女的勤劳智慧、坚强勇敢的本色太形象了,所点缀的锦绣山河也太壮丽了。  相似文献   

6.
正1946年1月7日,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延安,毛泽东亲自到机场去迎接。阔别18年后,毛泽东见到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不由得喜上眉梢。3月的一个下午,毛泽东在王家坪住处的院子里和毛岸英坐在石凳上谈心":你在苏联长大,国内的生活你不熟悉。中国百分之八十是农民,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因此我们要了解中国革命,必须了解农村、了解农民,要向农民学习。"毛岸英同意父亲的意见,承认  相似文献   

7.
《前线》2016,(8)
正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指出:"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了解中国要切忌‘盲人摸象’。……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大国情怀"是习近平总书记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做好我区的对外宣传工作外宣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对外开放不可缺少的舆论先导。我们要让外界了解中国,了解内蒙古,首先自己要了解外界,了解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国际形...  相似文献   

9.
<正>要使文化"走出去",必须要有合理的途径和举措。从目前的发展现状看,重点是要抓好如下一些环节。应充分关注世界文化市场的需求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既需要我们主动加强对外文化宣传,也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接受对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文化的世界需求。只有清楚了解世界文化需  相似文献   

10.
今天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天是昨天的继续,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继续。要懂得中国与世界的今天,就要懂得中国与世界的昨天;要知道中国与世界的明天,就要知道中国与世界的昨天与今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不可能深刻了解现在和正确走向未来。数典忘祖,是不肖之徒;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漠视历史,就会受到历史的惩罚;割断历史,就会失去希望和未来。学习历史,不忘昨天,发展今天,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11.
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  相似文献   

12.
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优良传统,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中国社会,为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依据,确保了革命事业的顺利发展。继承党的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要在针对性上下工夫,及时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要在深入上下工夫,做到求真务实,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在成果转化上下工夫,实事求是,务求实效,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当前,形势十分喜人又十分逼人。我们党肩负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建设一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干部队伍;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坚强的党性修养、宽广的世界眼光、务实的战略思维能力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培育出千千万万个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的政治家。本文指出,在新形势下,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培养领导干部的政治家素质:一是要提高理论基础,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二是要开阔世界眼光,不断增强对世界的了解和判断能力;三是要培养战略思维,大力增长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和战略问题的才干;四是要增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理论导报》2022,(7):26-27
<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过去25年高增长究竟怎么看我个人喜欢历史,现在和过去是高度相关的。要了解中国的未来,首先要了解中国的过去,当然太久远的过去,谈起来时间会太多,我就谈一个比较近的过去,过去的25年,以及过去的5年。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小故事。 1987年。在美国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回到北京。我是国内第一个从欧美拿到社会科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闪烁着灿烂智慧光辉的军事科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闪耀着璀璨理性光芒的领导科学全书,其中蕴含着丰厚的决策、组织、修养思想,至今给人以深刻启迪。一,决策得于知、谋、变“知”是决策的基础。《孙子兵法·谋攻》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军争》中也有“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有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的论述,强调知的范围要广,既要了解自然环境也要了解社会环境,既要知已又要知彼;知的程度要高,必须全面、准确、深入、快捷地收集信息,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知的途径要多,既要观察又要对比。  相似文献   

17.
上海社科院周抗日前就毛泽东研究发表见解。他说,不了解毛泽东就不可能了解当代中国。然而要真正了解毛泽东,那就要研究他的建国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演变,还须探讨建国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整个思想体系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周抗认为,研究毛泽东和当代中国,实际是对中国人民数十年来在毛泽东的思想指导下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做出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重视和加强党政干部对历史的学习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要求全党要学习历史,他说,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也指出:“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改革已将闭关锁国逐步变成了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一方面是要让世界各国更多地了解、认识中国,另一方面是中国也要积极地走向世界。中国人走向世界后的观念、思想、情感、心态究竟如何?给人以什么启示?在这方面,海员出身的青年作者宗  相似文献   

20.
如何挖掘馆藏建国前期刊文献资源,更好地进行利用是图书馆做好情报信息工作,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一)开发利用的意义 1.借鉴作用。建国前期刊文献,记录着建国以前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的发展情况,保存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资料。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不仅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与前天”。在我们正在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不仅要认识现状,了解国情,也要认识历史,了解历史。要认识和了解历史,就离不开对建国前期刊文献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