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德育与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并轨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也不断增大。在重视贫困大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应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注意满足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在精神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职责,高校德育在正视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基础上应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压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救助贫困大学生,不能仅从经济方面进行关照,更应该关注提升贫困大学生脱离贫困的能力。文章从反向歧视视角分析,高校应在一定程度上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源倾斜,构建完整的贫困大学生教育体系,支持鼓励贫困大学生实践创新,提高贫困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加强贫困大学生资助平台建设,从而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向纵向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贫困女大学生面临着经济、交际、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困扰,为此,高校和社会应全面分析问题,采取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推动问题解决,促进女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此不仅需要对贫困大学生加强经济上的资助,还要注重对他们的心灵教育。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灵教育,需要以人为本,构建公平与公正的心灵教育机制,促进贫困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加强道德意识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此不仅需要对贫困大学生加强经济上的资助,还要注重对他们的心灵教育。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灵教育,需要以人为本,构建公平与公正的心灵教育机制,促进贫困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加强道德意识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6.
张思悦  王莉丽 《世纪桥》2010,(23):76-77
高校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具有新时代特点和心理倾向的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出现。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开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将在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对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将在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对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多年来,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工作,采取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但由于多种原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黄璟  侯静雯 《山西青年》2023,(20):181-183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其周围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的呈现出焦虑、自卑等不良状态,进而影响着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也是高校大学生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管理意义,重点探究了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策,希望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辛勤 《世纪桥》2010,(21):144-144
贫困大学生做为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倍受关注。正确认识我国现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不足,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一套能够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社会和贫困生个人的作用的资助体系,是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叶明 《党史文苑》2011,(8):67-69
随着高校不断地扩招、社会分工日趋精细化,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日趋增加,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当中又以女性大学生更为明显。本文以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为切入点,在对某医科大学女大学生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逐一分析了目前在医科女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就业心理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医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策略。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研究使用个案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访谈,发现贫困大学生具有自尊与自卑并存的特点.这种特点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的获取.研究认为,人格特征、社会支持方式与思维方式是影响贫困大学生自尊状况的主要因素,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来更好地为贫困大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增加。本文在广泛开展贫困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贫困生“光环”培养模式,即通过建立和完善助学体系、激励机制和素质目标培养路径,关爱贫困大学生,确保他们圆满完成学业、回馈社会。  相似文献   

15.
郭琴 《世纪桥》2011,(7):94-95
由于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目前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中一部分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问题。本文探讨归纳了高校贫困生的思想现状,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出现思想问题的各种因素,并针对问题现状提出了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仇小梅 《世纪桥》2007,(4):128-129
随着我国近几年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扩招等多方原因,贫困新生已是高校存在的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贫困生个体因素、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了贫困新生焦虑、自卑、抑郁、耐挫能力差、人际交往困难等多种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贫困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助学体系、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帮助贫困新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引导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阐述全球经济形势下西部高校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女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球经济、经济转型过程中如何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及适应性等问题,找到西部女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的途径,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瓶颈,为当前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提供借鉴,切实为高校女大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女大学生树立多视角的就业理念,紧跟时代跳动的脉搏,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实现在就业领域中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因素的影响、主体认识不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等是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注重物质、精神的双重解困和心理咨询辅导及心理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曾艳芳 《世纪桥》2010,(13):127-128
高校女大学生群体是高校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她们的健康成长事关我国高等教育成败。因此,分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并研究其对策,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素质,促进女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614名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以及自我效能感、韧性及乐观三因子水平均与普通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希望因子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贫困大学生存在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又缺乏面对现实的自信心的矛盾心态,高校应以积极心理资本为教育导向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其心理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