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企业FDI市场进入方式选择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I理论侧重研究企业FDI的动机和条件,未对企业FDI市场进入方式进行太多探讨,这也许是因为DC(Developed Countries)国家FDI的方式选择相对其强大的FDI优势而言微不足道,但事实证明,FDI市场进入方式不仅影响跨国企业的FDI收益,而且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茜  冯晓  朱彦元 《德国研究》2008,23(4):47-52
随着中德经贸关系的发展,德国企业在华投资日益增加。本文根据区位理论和产业链理论,解释了对德企在华投资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借助数学模型剖析了德企对华直接投资(FDI)的区位要求,进而展望了今后中德经济合作的可能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部署中,亚洲国家(地区)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亚洲各国在经济环境、政治制度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着日本跨国公司制定和调整企业内部管理方案和对外投资战略决策。采用2007—2018年间对亚洲11个国家(地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1 242家日本企业的微观数据,利用logit模型和计数模型,从投资动机视角研究东道国特征和行业异质性对日本在亚洲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日本更偏好选择制度环境较好的亚洲国家(地区)投资,其中,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投资表现明显,而战略资产寻求型投资较为缺乏。第二,从国别看,日本对中国和印度的投资更偏向寻求市场,对东盟五国的投资更侧重寻求效率,对"亚洲四小龙"的投资更关注制度环境。第三,从行业看,日本制造业OFDI更追求效率,采矿业OFDI突出寻求资源特征,服务业OFDI则对东道国市场规模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贸易关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分析 日本一桥大学的小岛清教授于70年代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亦称切合比较优势原理),其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不能被利用,因此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增长,但对亚洲地区直接投资规模却停滞不前。通过日本对亚洲11个国家(地区)直接投资研究发现:首先,日本对亚洲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地区)和日本GDP规模成正比,与东道国(地区)距日本地理距离成反比。其次,日本对亚洲国家(地区)直接投资动机表现为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战略资产寻求动机表现不明显。最后,日本对亚洲国家(地区)直接投资会偏好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或地区。此外,日本对亚洲各国(地区)投资潜力分为三类:投资潜力成熟型国家包括新加坡、韩国、泰国和越南。投资潜力成长型国家(地区)包括菲律宾和中国香港地区。投资潜力待开发型国家(地区)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6.
庞文薇 《德国研究》2004,19(1):63-69
改革开放以来,德国企业到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数量始终保持增长势头,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影响.德国对华直接投资中,多数都采取了组建合资经营企业的形式,其中当数德国大众集团在华建立合资企业的项目最著名.本文即按时间顺序,结合各个阶段中国和德国的经济投资发展状况,论述德国大众在华组建合资企业的战略步骤.并试图通过对德国大众在华建立合资企业的战略分析,引出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使读者进一步对中德乃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华投资成功?这是欲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的德国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投资前的准备、中国市场与消费现状、德国公司的优势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具体、客观的分析。作者认为:保证德国企业在华投资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充分的准备工作,它应包括化相当的时间调查中国市场、了解投资的条件与机会,以及选择可能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8.
孔素民 《法国研究》2004,(2):201-207
一、法国外资法简介法国自60年代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来,以前对境外投资限制比较严格,手续也比较繁多。近年来已经大为改进,其投资环境较为完善,相应的外商直接投资法规定也比较成熟,目前是欧洲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即使在2001年世界各国大多受经济放缓和企业并购案减少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下降的情况下,法国吸引的外资仍有增无减。外资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外资在法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法国60年代吸引外资以来,调整法国吸引外资的法律文件有1966年第66-1008号法、1989年第89-938号政令、1996年第96-117号政令…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通过政策调研、企业访谈以及问卷调查三种方式,对2011年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的投资和经营状况以及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调研报告认为,由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中国部分地区正在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过渡。这种过渡带来的变化并非是投资环境恶化。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并对中国市场抱有充足的信心。绝大多数欧盟企业将会维持或扩大现有投资规模,不会减少投资和撤资。但与此同时,欧盟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原材料、能源、土地供应、人才培养、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等是影响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经营的主要因素。欧盟在华企业本土化进程缓慢,经营灵活度不够,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此外,欧盟企业在推广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作出了贡献,但同欧洲标准相比,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韩国在天津滨海新区投资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优势分析理论,选取投资规模和企业经营状况相关数据指标(2002~2005年,2006年相关统计数据尚未公布),采取实证比较的研究方法,对韩国在天津滨海新区投资企业整体的发展变化以及与日本、美国、中国香港投资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实际投资额累计居前的日本、美国和中国香港作为与韩国比较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1.
自1967年东盟成立至2007年的40年间,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东盟五国的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本文以跨国公司与东道国谈判力为视角,在宏观和微观层次上讨论了美国跨国公司与东盟五国间谈判力演化的背景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指出一个有效的谈判力模型只能建立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与特定谈判项目的优势拥有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刘迪 《法国研究》2012,(1):93-99
法国企业进驻中国已有三十个年头,从最初尝试性合作到如今生产销售的大融合,法企不断探索在华生存的最佳模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元化使市场环境产生差异。民族文化不同造成的矛盾与阻碍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市场中同时存在。人才成为科技之后的核心竞争力。适应中国市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帮助企业揽得更多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不同法企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调整的方式,探索法企在华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推进韩国企业在山东投资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企业在山东的投资是其在华投资的一个缩影.为促进韩国企业积极、合理、有效地在华投资,本文在深入分析韩国企业在山东投资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了1988-2007年中国与欧盟15个发达成员国的相关数据,以G-L指数为被解释变量,以中欧人均收入差距、平均市场规模、研发水平差距、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额和规模经济为解释变量进行了长期稳定性检验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上述变量不仅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而且被解释变量的短期波动不会影响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不过,调整速度较慢。第二,中欧人均收入差距、中欧研发水平差距和市场规模因素促进了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其中中欧人均收入差距和中欧研发水平差距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促进作用充分证明了中欧产业内贸易的垂直型特征。第三,外国直接投资和规模经济对中欧产业内贸易有抑制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的抑制作用表明欧盟对我国的投资主要是市场导向型的直接对外投资;规模经济的抑制作用则说明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产品多样化、差异化和品牌创造方面仍存在弱势。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由于具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与法律制度,其作为投资目的地对中资企业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但发达国家的外资准入审查制度是中资企业所必须应对的政治风险。文章介绍了2007年以来澳大利亚外资准入审查制度的演变过程,并以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收购莱纳公司案、五矿集团收购0Z矿业案以及山东如意集团收购库比农场案为案例,提出了中资企业投资发达国家的应对策略,具体包括:在国家层面,应积极推进签署高水平的国际多边和双边投资条约;在企业层面,应充分了解东道国的多种诉求与顾虑,寻求东道国本地的合作者,深入了解当地社会和政治环境,直面东道国临时更改投资条件等突发情况,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龚秀国  姚山 《欧洲研究》2015,(1):130-143,8
自2004年以来,随着欧盟东扩以及国际市场风险不断加剧,中国公司不断增加对欧盟的直接投资。本文认为,中国公司对欧盟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因就是在欧盟获取或建立一种"真实选择权"以规避日趋扩大的国际市场价格风险与汇率风险。由于近年来人民币"对内贬值而对外升值"状况不断恶化,中国公司面临的国际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取欧盟"真实选择权"的价值增大,进而刺激中国公司扩大了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并购欧盟较先进企业也可以增加该"真实选择权"的价值含量,所以中国公司对欧盟直接投资大多选择了并购模式。文章使用2004-2012年间中国公司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动态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相关结果证实了"真实选择权"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及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90年代至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几经起伏,造成这一势态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国和东道国两个方面.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贸易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新一轮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兴起,如何合理有效地对其加以利用,在当前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法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居第四位的经济大国,其外贸发展水平也同样居第四位。战后法国外贸的发展与法国经济的变化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也同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休戚相关,法国外贸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阶段相一致,外贸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一) 1946-1950年,这是战后经济调整恢复时期,这时的外贸尚未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二) 1950-1957年,法国经济有了初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外贸开始拓展并初具规模。(三) 1958-1973年,在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法国经济步入了所谓“黄金时代”,与法国经济实力的加强相适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对华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其中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方面。战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从1979年的第一件开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先后经历了起步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挫折徘徊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重新审视和定位阶段。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统计,截止到2001年底,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件数累计为22380个,合作金额达441亿美元。2001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际执行金额在香港、美国、维尔  相似文献   

20.
王倩  游滔 《法国研究》2012,(4):69-74
法国作为主要境外投资强国之一,其对外投资立法健全有效,能给我国相关立法带来借鉴。本文通过对法国对外投资政策、法律制度的现状及特点进行简析,尤其是某些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新措施,来探讨我国对外投资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改善之处。完善对外投资法律制度,才能为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方向及原则性的支持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