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宋学智 《法国研究》2004,(1):182-191
法国"新小说派"崛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法国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它在哲学思想上背弃了存在主义,在文学艺术上穿越了意识流.代表作家有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和克罗德·西蒙,他们标举"反传统"的大旗,以令人惊异的笔锋,在充满"谎言的世界"里进行各执一端的"反小说"实验,大胆探索"未来小说的道路".六十年代初,新小说派的理论和创作开始广泛影响欧美,并风行至亚洲,引起了我国文学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齐建华 《法国研究》2007,(4):98-102
在法国,当人们9月休假后重返工作之际,便迎来了法国一年一度文学作品集中上市的盛事,即"小说节"开幕之时。每年的这个时候,作品云集,好书纷呈,读者可以尽情  相似文献   

3.
李娟 《当代韩国》2008,(4):69-72
母亲在传统庙堂文化中是一个神圣的文化符号,但在朝鲜古代的家庭小说中,出现了大批与传统理想母亲人格形象相背离的“恶母”形象。透视这些文本中的“恶母”形象,可以解读不容忽视的社会伦理道德的阴影、女性心理结构缺陷和社会秩序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4.
吴岳添 《法国研究》2006,29(1):16-23
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有力地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特别是反战小说的发展和繁荣。法国反战小说的重要特色,是许多作家亲自参战或者从事抵抗活动,在前线的炮火或者地下斗争的洗礼中写出了他们的作品。所以反战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法国新小说对中国新试验小说的艺术渗透似乎已成不争的事实。本文将在法国新小说家的四位主要代表及中国20世纪80年代涌现的一批新试验小说家之间建立一个比较研究,旨在说明不论是法国新小说,还是中国新试验小说,都宣扬一种"新现实主义",将其作为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如果说前者对后者施加了某种影响,使得某些叙述形式渗透到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艺术中,这种影响的可能性正是来自于中法小说家对"现实"和"现实主义"的共同理解,而非单纯的技巧模仿。  相似文献   

6.
周婷 《法国研究》2010,(4):55-58
《夜巡》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写下的一部新寓言小说。这部小说具有莫迪亚诺早期作品的典型风格,即现实与臆想的糅合与叠加。本文将从小说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入手,结合作家的成长经历、二战背景和法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社会思潮来分析探究作家对这部小说的基本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7.
杨磊 《当代韩国》2011,(3):113-122
朴婉绪是韩国著名的小说家,韩国现代文坛的代表性人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她的诸多长、中、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了汉语介绍到了中国。标题和书名是一篇文章或著作的浓缩,能否将其翻译得贴切到位,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朴婉绪小说题目的翻译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传统医学是模仿中医学而建立的,至江户时代形成了独特的汉方医学。随着近代以来沉寂了近百年的汉方医学在现代社会的复兴,"汉方小说"在日本文学中应运而生。"汉方小说"以汉方作为小说构架的基本要素,有的以江户时代的"汉方医"为主人公,有的叙述汉方的治疗方法,有的则以汉方病案记录的形式呈现,为医学增加形象化材料,其中不免具有虚构性。"汉方小说"将诊断治疗的过程叙事化,具有记录和文献价值,体现出"汉方医学"与文学的巧妙结合。虽然对汉方医学的认识和理解尚未深入,有将其治病原理及效果玄学化的问题,但是"汉方小说"能够从不同角度满足读者了解汉方医学的需要,反映出当代日本社会对注重整体治疗的汉方医学的重新认识,兼具美学价值和心理治疗功能。  相似文献   

9.
尽管文学的老年小说数量有限,但未曾经历过老年生活,就不可能观察到老年生活的复合性。理解老年小说时,应该把作家的生物学年龄作为一个重要的基准,另外,社会应该消除那些虚伪的早老意识,在文学上持续不断地展示出相应的作家意识,共同探索出与对惰性老人的理解有所不同的新的方法论。提高对老年生活共享的认识必然会直接与小说以及社会的成熟度联系起来,我们更有必要提高老年小说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0.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22,(45):60-63
一百年前的1922年,是中国文学从文言文时代向白话文时代转变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文学观念的变革以及新诗、现代小说的创作实绩都层出不穷。始于1917年的中国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2卷5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在此文中,胡适提出“文言合一”,“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标志着中国文学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的同时转换。陈独秀称赞胡适是“首举义旗的急先锋”,郑振铎评价此文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同年2月号《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学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引言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阿拉贡称昆德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 为什么一个东欧小国移民到法国的作家能在百花齐放文学世界中获得如此青睐与成功?其独特之处莫过于小说作品形式和思想方面创新:一方面,独树一帜作品形式让人拍案叫绝.突破传统,绕过叙事窠臼,另辟蹊径,以冷静和睿智思想为作品打造血肉.以"复调"为主要特色的创作手法,为新颖的"道路小说"创作竖起了旗帜,引起文坛的某种倾向,使其小说带有浓重的前卫色彩;另一方面,昆德拉认为思想是他探索存在和揭露存在的必经之路.将哲学思考与小说结合是他的雄心.他对现实强烈关注与对存在理念不懈追求,展现给现代社会一个思想家的远扩眼光和艺术干预生活的先锋意识,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而又为其深刻而震撼.本文将就昆德拉对小说艺术存在的可能性的挖掘,即作品的形式特色,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介绍.  相似文献   

12.
反讽是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的显著话语特征。大江健三郎在小说中通过不可靠叙述者的设置、元小说技法来形成叙述间距,从而达到强烈的反讽叙事效果。反讽是他使文本充满张力,深化小说主题的策略之一。大江小说的反讽叙事不仅仅停留在小说中悖论要素的设置上,而且还体现在他对“事实与虚构”这一小说本体内容的认识上。在这个意义上,反讽叙事体现了大江小说的批判精神,展现了他对小说形式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一“理性”包含着多层含义 ,通常是指与“感性”相对立的哲学范畴。不过本文要讨论的“理性”,一是指已从原来的正义、理想、价值、人道与真、善、美的结合逐渐转变为一种涵盖心与物的普遍合理性 ,成为一种主体价值的判断 ;二是指“理性主义”,特指近代学者从自然科学搬用的、用来处理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的一种“自然主义的理性观念”,即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等同起来 ,以自然科学的理性主义精神作为社会科学的依托。“理性”的这两个层面的内容是相互融合的 ,不过当它渗透于文学之中的时候 ,却由于时代和社会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4.
法国作家萨德历来有着色情作家的名声,其实他的小说是在其诗学主张指导下创作的,了解了他的小说诗学,才能正确解读他的小说,也才能对萨德其人做出公正评价。本文结合萨德的代表作《鞠丝汀娜或贞洁的厄运》,分析论证萨德的小说诗学理念,提出寓教于乐、激发兴趣和避免说教是萨德小说诗学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5.
诺思罗普,弗莱在《典洪》一书中,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圣经》进行了研究;他并非师承诠释学研究,尤欠神学上的任何专门资历。但是,作者长期增具的才华、眼界及其洞察力赋予这部著作的格调与份量足以使之与奥尔巴赫或古尔乌斯I的著作等量齐观。实际上,诺思罗普,弗莱的书之所以引得视听,正因为他所属的学科有别于我们,纵令他未援引任何一位《圣经》注释家,不管是威尔豪森还是昆哥尔;但是,他倒悉心  相似文献   

16.
若以最贴切的形象再现诺思罗普·弗莱长期心智活动的历程,运动,兴许就是维柯的所有匹敌(包括弗莱本人)都熟知的回旋运动的形象了,因为这种运动是不断扩展的,螺旋上升的,总守着同一轴心,又总是穿透新的领域。弗莱是位多产作家。他实践过的批评样式不下四种:专论(发表了八种,论布莱克的一部,论莎士比亚的三部,论弥尔顿的一部,等等);论集目前已有六集,特别是大家总提到的《认同的寓言,  相似文献   

17.
“存在”文学与二十世纪文学中的“存在”问题学术讨论会在西安举行中国法国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西安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存在’文学与二十世纪文学中的‘存在’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5月6日至10日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召开。中国法国文学学会副会...  相似文献   

18.
彭郁 《法国研究》2008,(2):19-23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阿拉贡称昆德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为什么一个东欧小国移民到法国的作家能在百花齐放文学世界中获得如此青睐与成功?其独特之处莫过于小说作品形式和思想方面创新:一方面,独树一帜作品形式让人拍案叫绝。突破传统,绕过叙事窠臼,另辟蹊径,以冷静和睿智思想为作品打造血肉。  相似文献   

19.
195 8年 ,克洛德·莫里亚克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反文学”( alitt rature)理论著作《当代反文学》。他创造的“反文学”这个术语概括了“新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所有摒弃传统写作风格的文学创作。这部论著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作者自 1 938年起陆续发表的其他文学理论作品 ,如《地狱玄学之介绍》、《安德烈·布勒东》、《与安德烈·纪德的谈话》、《今日的人与思想》、《爱巴尔扎克》以及《年轻的电影文学》等。 1 96 9年 ,《当代反文学》得到修订和再版 ,它与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论著《从文学到反文学》构成姊妹作 ,使…  相似文献   

20.
法国当代作家埃玛纽埃尔·卡雷尔的《俄国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时而穿插书信体或忏悔录的形式,看似结构松散,毫无逻辑,却给人一种心灵深处的震撼。从符号学角度来看,小说中展现的身份、爱情与命运三个主题互相交织、循环复现,构架起一个精巧的叙事结构,阐释了人类世界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生存。每一个主题都关乎一场生与死,主人公在寻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将家族的历史和社会的历史融为了一体;在找到身份认同的同时,找到了个体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