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认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是客观描述法律现象的必然结果,划清法律与道德的界限又是法律实证主义的基本立场。对于以建构描述性法理学为己任的哈特来说,正确处理好上述两组关系是其理论体系成败的关键。借助承认规则的概念,哈特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法律体系的自治性与开放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2.
法律规则与道德规则最大的区别是具有实效的强制性。法律规则的每一个设计和运用,都应是实现和维护公正, 其逻辑结构也非常清晰和明确。通过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以及道德规则与法律规则的特征,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追求善与实现公正的辩证关系,建立起法治的信念,从而守住我们中华民族美好的道德理想和不懈的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3.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目标和过程体现在,通过一种解释体系的构建,实现对社会历史现实中主体形态以及主体行为运行目标和规则抽象性表达。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上述过程最终走向模型化发展趋势。具体到法律科学研究过程中,则直接体现在理论建模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的技术化路径的实现与应用,即从模型构建的角度看,在法律体系运行的分析意义在于对于一个实际对象的运行过程的分析和模拟之所以能够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发现既能准确表征又能有效模拟该系统演化规律的算法体系。实践中如何在模型数据的分析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效的运算方法体系建构与分析,从而达到以数据化体系模拟实际对象运行的目的,成为法律解释体系的“模型化”研究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哈特以“更多的社会学”倾向的语义分析学为自己的法律实证主义容纳了更多的思想从而体现出博大的理论体系。哈特的法律规则说一方面以规则为核心为分析实证法学张目,另一方面其阐述的基本理论问题所承负的社会学内容已大大流溢于规则之外。在哈特理论以规则为中心的语汇与语汇背后的社会学内容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表明其法律规则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当下社会规则失范,道德底线失守,严重危害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规则问题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迫切的必要性。研究社会规范问题,借鉴和吸收中国古今社会规则研究的理论成果,对于运用社会规则建构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下,经贸往来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两岸四地法律制度间的交往。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代表的合作规则,形成了沟通与协调四地不同经贸法律制度间的重要机制。基于对四地间经济合作法律协调实践在制度安排、规则结构、效力层次以及内容调整等方面的梳理与分析,指出了合作规则不仅是有别于四地各方法律制度的一种新的规则体系,更是形成了各方相互间经济合作的共同体规则,对四地间的经贸交往与合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完备的反腐败法律体系是从根本上依法反对和防治腐败的基础。创新和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 ,必须构建权力制约的法律体系 ,必须建立并完善反腐败的法律体系 ,必须建立并完善权力监督的法律机制 ,必须建立健全反腐败法制化的组织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律文化研究的兴衰是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认为法律文化研究者没有完全按照文化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是其中原因之一,特别是在“法律文化”的概念的把握上存在着中国化的误区。作者梳理了法律文化中的成果观与规则观,并提出自己的法律文化观来分析若干中国法律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我国根据自我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国际形势的需要,已经加入了WTO。自觉遵守WTO的规则,成为我们搞好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作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制度,亦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理解WTO规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的内涵、正确认识WTO规则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二者的相互关系和正确处理与二者相关的法律问题,是值得探讨和深刻思考的。  相似文献   

10.
冲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事实。冲突是无法消除的,只能谋求恰当的控制。在多种社会冲突控制机制中,法律控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获得了主导地位。法律控制机制的三要素:法官控制、理性法律控制、国家强制控制都面临正当性的重新证成问题。因此,多元社会冲突控制模式即成了冲突控制机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有完善的应急法律对其进行保障.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发展脉络,为适应应急管理部成立的新形势,应当完善应急法律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推进应急法制与体制、机制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完善的信用法律制度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充分认识信用建设试点中的法律障碍,对于构建完善的信用法律制度、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律论证的性质和规则——司法的能动性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论证过程中,逻辑、修辞和论辩方法都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明确强调的是以下两点:法律论证需要理性讨论;逻辑演绎的有效性是法律理性形成的基础。法律论证的性质:法律论证是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法律论证是创造性适用法律的方法;法律论证是寻求一般性前提理由的方法;法律论证是批判性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方法。法律论证的性质说明司法有其能动性。把法律论证置于动态背景——论辩之中讨论,从认识论、逻辑学和法律的角度看,法律论证需要考虑一些具体的规则,这些规则表明了司法有其限度。  相似文献   

14.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在中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但要想发挥法律体系的规范功能,就必须理性地对待它。现在法律体系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夹击,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轻视形式逻辑的实质思维倾向阻碍了规范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在司法政策中过度强调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能动司法的统一,使得法律的权威性难以树立,法治之路更加艰难。因而,强化形式法治的观念对我国法治建设有特别的意义,要想实现限权意义上的法治,必须充分发挥法律及其体系的规范作用。过早地批判、放弃形式法治将会使法律失信于民,成为法律白条;过多地讲政治、讲大局等是对政治资源的过度消费。  相似文献   

15.
论宪法与其他法律形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宪法作为根本法,它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制定的,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等其他法律形式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特性。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一切法律形式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法律依据,"合宪性"是宪法对其他一切法律形式的正当性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宪法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一个国家的法律形式体系中,宪法是居于最顶端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形式。由于宪法在法律效力上和法律形式上与其他法律形式的法律特征相区分,所以,在法理上不宜将宪法视为一个与行政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相提并论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宪法应当在法理上作为各个部门法的法律原则而存在,宪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具有根本法的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16.
一、国民待遇原则的基本内涵国民待遇原则的内涵主要体现在 GATT的第三条 ,即“国内税与国内规章的国民待遇”条款中。这一条款为所有的缔约方规定了以下义务 :1.各缔约方在制订和实施有关国内税收、其他国内收费及产品的国内销售、推销、购买、运输、分配、使用的法律、条例和规定时 ,以及对产品的加工或使用国内限定数量比例时 ,均不得对国内生产形成保护。2 .各缔约方对来自其他缔约方的进口产品所直接或间接征收的国内税或其他国内收费均不得高于其本国的同类产品 ,不得通过国内税收保护国内生产。3.各缔约方在制定和实施有关产品国内…  相似文献   

17.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是否应当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理论界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做法不一.我国<民法通则>采纳胜诉权消灭主义,故在<民法通则>框架下,人民法院判案应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但由于此种主动审查制度存在诸多弊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诉讼时效规定>引进了抗辩权发生主义,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不应主动适用诉讼时效之规定进行裁判.这实际上是对两种不同诉讼时效制度进行嫁接,其法律功效是胜诉权绝对消灭转变为胜诉权相时消灭,从而彰显了"唤醒和督促睡眠中的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的法律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内地与香港的离婚制度存在着很大差异,两地离婚实体法中关于离婚条件、离婚方式、离婚法律后果等规定不同,离婚程序法中关于离婚管辖权、审理方式、判决等制度也存在着冲突。这些冲突引发了诸多法律问题:一事两诉、挑选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困难等。对于内地和香港离婚法律冲突的解决,国内学者提出了统一立法模式、单方立法模式、国际私法解决模式、司法解决模式,通过对上述四种模式的利弊分析可见,用司法协助的模式解决两地离婚法律制度冲突最为可行。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区规则的体系构建——标准选择与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区的构建离不开健全的规则体系。对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容和思路各自有不同的见解。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和谐社区规则的体系构建应遵循:真实性标准、实用性标准、和谐性标准、民主性标准。  相似文献   

20.
民俗是“民族精神的标记”,它与人类社会同步同构,随人类社会产生、发展而不断地变迁。民俗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民俗与社会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制度文化等具有一种互动关系。民俗把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和群体意识经过选择、凝聚和升华,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以一种超稳定的力量调解着文化的流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和生活方式,使个体经由道德内化达到对社会角色的认同。深入地研究民俗与社会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发展先进文化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