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于2002年正式启动,这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一次飞跃,也是东亚经济整合的重要举措,而其发展状况令人关注.中国与东盟贸易扩大是来源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还是来源于产业内贸易,值得我们研究.引入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细致地分析,并通过产业内贸易的相关原理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应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泽 《理论探讨》2006,(1):84-87
随着全球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与扩展,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更加迅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济建设,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业内贸易的迅速扩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但是,我国产业内贸易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必要对中国的产业内贸易做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浅析后危机时代我国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服务贸易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日益加大,信息资源市场业已成为各国贸易争夺的焦点.以国际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教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教对比分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国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发展情况,客观地评价我国信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并以此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早期收获"方案七年的实施,中泰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2003年中国对泰国出口农产品总额为23.23亿美元,2010年1—9月中国对泰国出口农产品总额达77.28亿美元。但另一方面中国十大主要出口目的国中有七个与泰国主要出口目的国相同,可见两国在农产品出口上既有贸易互补又存在竞争。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和泰国农产品的互补性做出分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竞争力指数分析中国和泰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为推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的竞争优势、提升中国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2008年经济学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基本情况并阐述了其主要学术成就,包括产业内贸易理论、战略贸易政策、新经济地理、国际金融理论等方面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2)
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1984-2011年中美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由协整检验得出中美产业内贸易与市场规模、FDI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市场规模对中美产业内贸易的推动作用大于美国对华投资的推动作用。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中美产业内贸易与市场规模、FDI的因果关系,有助于中国政府和国内生产企业制定合理的对外新贸易政策与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7.
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从总体层面和具体行业层面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落后于印度,其原因在于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不合理。借鉴印度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据此,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我国人口优势,保持传统优势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利用经济起飞优势,大力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现代服务业;三是加强政策引导,促进版权和许可证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国都把文化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领域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我国的文化贸易发展水平与自身的文化大国地位极不匹配.此次金融危机给我国文化贸易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当从产品、产业、政府政策三个层面进行文化创新,切实提高我国文化贸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与RCEP伙伴国贸易总体上是一种竞争性与互补性共存的关系,在产业合作上整体呈现“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潜力巨大”的格局。据此,建议从六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增强我国与RCEP伙伴国之间的贸易依存性和互补性,深化彼此间贸易合作,避免贸易领域恶性竞争,使彼此间贸易关系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福林 《理论探索》2022,(4):108-114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中国服务贸易仍面临“大而不强”的局面,高质量发展面临多种制约与挑战,主要有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不强,服务业开放水平仍无法有效支持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动力机制受阻,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阻碍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治理水平不高导致服务贸易数字化水平偏低,全球服务贸易多边谈判进展不力等。推动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定大力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开放,其次要全面深化国内服务业结构性改革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最后要优化与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