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五"期间是中国对"三农"问题最为关注和国家财政投入力度最大的一个时期.2005年12月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洪斌 《党史博采》2006,(11):45-4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注意了解和把握几个问题;一是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任务,必须首选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概念.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注意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要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三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是注意"三防"和"三急".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国际国内的经验和现实情况表明,中国农村发展必须走"产业农业"、"科技农业"、"补贴农业"、"转移农业"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建设学习型的新农村、和谐的新农村、民主的新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要求之一,也是其中最基础的内容和最直接的体现.搞好村容整洁,是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的一个契入点.为此,笔者就如何搞好村容整洁,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做了一个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是依赖于高效率的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认识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效率视角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措施,是建设新农村、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要求之一,也是其中最基础的内容和最直接的体现.搞好村容整洁,是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的一个契入点.为此,笔者就如何搞好村容整洁,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做了一个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中央发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关系到中国全局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成就与成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只有农村发展进步,中国才有真正意义的发展进步.本问卷调查题围绕"农村经济建设"的中"生产发展"方面,重点围绕农村经济建设中"生产关系.生产要素,对揭阳市周田乡村进行了调研,了解其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期望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奉献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8.
一、绪论 1.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而做出的新决策.2005年12月中央发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对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具体的部署,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民主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国国情,不断丰富与发展农村民主管理思想,对建设新农村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对我国"三农"问题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和阐述,提出了"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方略、"两个趋向"的新论断、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关键环节等重要思想,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新农村建设的最前沿,他们与农民的关系最紧密,是带领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06年,岳池县针对新农村建设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创新载体,使基层党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了明显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宋才发 《学习论坛》2009,25(3):65-67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土地资源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应当以保护耕地为土地政策的首选目标,绝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拒绝"盆景式"、"景观秀"和"豆腐渣"工程.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是发展经济,重点要培育新产业.围绕推动产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丰城市委、市政府扬优成势,找准突破口,以点带面,推进我市524.7平方公里富硒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切实把富硒农业开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点、农民增收的支撑点、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来抓,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作,全力推进"一带一园一村"建设,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中国生态硒谷.……  相似文献   

13.
时隔多年,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攻坚阶段之时,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新思路、新部署、新举措.要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重中之重.化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三农"问题,一要使农业与国际接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置农业发展的终端于国际市场;二要着眼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要多途径地全面地促进农民的现代化;四要在"三农"视阈外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农村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被企业视之"无味"的农村市场突然间充满诱惑的商机——在我国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推动下,每年高达数千亿元的巨额财政支持将造就一个空前的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关键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重要时期,它既可以成为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使农村成了我国诸多深层次矛盾的焦点.农业、农村、农民构成的"三农"问题,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的拦路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三农"难题,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内容.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到邓小平率先打破农村单一集体经济模式进行农村改革和农村建设、江泽民提出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再到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思想.构成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中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战略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用重大.它有利于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增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力量,有利于增强新农村建设的"造血"功能,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做到"以农民为本".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农村女性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今,农村女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面对农村女性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现实,我们要借助新农村建设提供的契机,既要深入开展"双学双比"活动,以此来充分挖掘农村女性内在的潜力,又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她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广大农村女性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样,既能促进新农村建设,又能使农村女性得到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解读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在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机遇的条件下提出的;它指出这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以往的"新农村"相比,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指出"五个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它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注意"五要五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