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进入10月,全国仍处于自然灾害的高发期。9月底至10月底,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新疆、云南等省相继遭受了地震、洪涝等灾害的侵袭,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初步统计,本月度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如下:农作物受灾面积771.4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613.0万公顷,绝收207.0万公顷;受灾人口7754.8万人,成灾人口5007.8万人,因灾死亡149人,紧急转移安置46.6万人;倒塌房屋50.7万间,损坏房屋79.7万间。因灾造成经济损失336.8亿元。全国灾情月报(2003年10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2.
重庆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损失重。“十五”期间重庆市多次遭受干旱、洪涝、风雹、雷电、低温阴雨、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灾害等侵袭,全市因灾死亡人口646人,房屋损坏323万间、倒塌80.18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783.3千公顷、绝收面积85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6.75亿元 (占同期GDP的2.11%),其中农业经济损失 148.54亿元。努力构建农业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家  相似文献   

3.
重庆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损失重。“十五”期间,重庆市多次遭受干旱、洪涝、风雹、雷电、低温阴雨、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灾害等侵袭,全市因灾死亡人口646人,房屋损坏323万间、倒塌80.18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783.3千公顷、绝收面积85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6.75亿元(占同期GDP的2.11%),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48.54亿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构建农业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家园、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救援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06,(12):62-64
2006年10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旱灾、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主。10月份全国受灾人口64.8万人,因灾死亡62人,失踪1人,紧急转移安置3.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572.6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26.7千公顷;倒塌房屋0.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3亿元。截至10月31日统计,2006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74人死亡,568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24.1万人;倒塌房屋146.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90.3亿元。2006年10月份,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平稳,灾情较常年同期偏轻。山东和广西等地秋旱严重。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东部、华南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安徽省宣城市发生了洪涝、风雹、台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低温雨雪冷冻等十多次自然灾害。据统计,全市全年受灾人口184.71万人,因雷电死亡4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7.8万人;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186.45万亩,绝收面积24.63万亩;全市因灾倒房2758间,损坏房屋19485间;全市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7亿元。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08,(9):61-63
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8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洪涝、台风为主,部分地区遭受了旱灾、风雹、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据统计,2008年8月份全国受灾人口4344.3万人,因灾死亡200人,失踪19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89.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570.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605.6千公顷:倒塌房屋10.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8.1亿元。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08,(7):62-64
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6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为主,部分地区遭受了旱灾、台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据统计,6月份全国受灾人口4580.9万人,因灾死亡283人,失踪39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76.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541.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14.4千公顷:倒塌房屋16.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33.7亿元。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新一轮的高速增长,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步增加。目前,我国年均受灾人口3.7亿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4亿亩,因灾倒塌房屋418.2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4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04,(3):15-17
2003年,四川省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涝、山体滑坡、地震、农作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入汛以来,因暴雨引发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异常突出,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据统计,全省有21个市州167个县(市、区)3323.4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59人,失踪90人;损坏房屋37.67万间,倒塌14.29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27.83万公顷,成灾面积150.02万公顷,绝收面积22.17万公顷;减产粮食产量609.83万吨,损失现粮16.51万吨,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6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1.01亿元。灾害表现出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山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04,(2):63-63
进入12月份,全国仍有部分省市发生新的自然灾害。新疆、四川、贵州等省相继发生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本月度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如下:受灾人口3.07万人,成灾人口1.82万人,因灾死亡或失踪16人,紧急转移安置1万余人;倒塌房屋4300多间,损坏1.10万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全国灾情月报(2003年12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11.
马彬 《中国减灾》2007,(7):30-31
重庆市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损失重的特点。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因灾死亡646人,房屋损坏323万间,倒塌80.18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783.3千公顷,绝收面积85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6.75亿元,其中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2.
李增义 《中国减灾》1991,1(3):20-22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引起的财产密度增加,人口增长及相对集中,灾害造成的损失将逐渐增长。1989年我国因灾经济损失525亿元,1990年我国自然灾害属中等偏轻年,但局部地区受灾也相当严重,全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仍达616亿元。1.1991年我国部分省、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一些省、区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3.
宣勇 《中国减灾》2006,(2):34-35
2005年,重庆市遭受冬干春旱、凌冻阴雨、暴雨雪灾、大风冰雹、暴雨洪涝、地质灾害、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等多种自然灾害侵袭。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市)的807个镇(乡、街道)受灾,受灾人口1197.1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37.52万人,因灾死亡64人、伤病2.31万人;房屋损坏52.71万间、倒塌14.6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59.15千公顷,绝收面积113.97千公顷;因灾死亡大牲畜2.13万头,损毁耕地6.21千公顷;交通、通信、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学校、医院、工矿商贸企业也遭受了不同程度。全市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2.96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1.53亿元。近期,本…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灾害发生率最高、受损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亿人,其中因灾死亡数千人,需转移安置300多万人,有近6000万灾民需要救济。同时,我国又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每年都有发生。一般年份,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多万公顷,成灾2000多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大灾之后,房屋被毁,农田和公共设施严重损坏,急需重建,但是往往由于受灾面广,加之灾区经济困难,被毁的房屋、设施无法及时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旱灾为主。11月份全国受灾人口1247.6万人,因灾死亡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802.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72.6千公顷;损坏房屋1.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6.4亿元。截至11月30日统计,2006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76人死亡,568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31.5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20.2亿元。灾情评价2006年1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旱灾为主。11月份全国受灾人口1247.6万人,因灾死亡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802.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72.6千公顷;损坏房屋1.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6.4亿元。截至11月30日统计,2006年以来…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和旱灾为主,部分地区还遭受了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经民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国家防办、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等部门核定,上半年全国受灾人口2.2亿人(次),因灾死亡384人(含森林火灾致死35人),失踪24人,紧急转移人口121.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5024.7千公顷,其中绝收905.1千公顷;倒塌房屋19.9万间,损坏房屋111.2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91.4亿元.  相似文献   

17.
全国灾情月报2007年1月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2007年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冷冻、雪灾和山体滑坡灾害为主。1月份全国受灾人口211.8万人,因灾死亡6人,失踪1人,紧急转移安置0.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4.5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0.1千公顷;倒塌房屋0.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04,(1):63-63
进入11月份,全国仍有部分省市发生新的自然灾害。甘肃、云南等省相继发生地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1月上旬,北京市出现较大的降雪过程,部分郊区县受灾。据统计,本月度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如下:受灾人口94.6万人,因灾死亡38人;倒塌房屋5.3万间,损坏房屋19.8万间;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全国灾情月报(2003年11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04,(4):62-62
2004年2月,我国局部地区有一些小的自然灾害发生:青海省海西州发生雪灾;新疆伊犁地区发生雪崩并造成人员伤亡;贵州、湖北、湖南、重庆相继遭受风雹袭击;2月份各类地质灾害开始有所抬头:青海海西州发生5.0级地震,湖北巴东发生岩崩险情,均未造成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2月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情况如下:受灾人口为84.2万人,因灾死亡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为3.4万公顷,各类灾害损坏房屋共计10.4万间,因灾造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1.77亿元。全国灾情月报(2004年2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受灾人口高达2亿以上,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增加,其中20世纪90年代每年均超过了1000亿元,近几年每年超过了2000亿元,1998年则超过3000亿元,自然灾害己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危害程度进一步上升,且各种灾害交叉出现、同步叠加,加大了灾害防御和应急的难度。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减灾工作,40多年来,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提高灾害管理水平的基础是准确及时地掌握自然灾害的灾情信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