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向     
《廉政瞭望》2008,(8):5-6
7月11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发布了《发展和改革蓝皮书(NO.1)——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路程给出了系统总结。该报告称:30年改革,从进程上来看,是从农村走向城市;从改革的程度看,是从简单走向复杂;从改革的方式看,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三种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
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为标志.中国改革的第一个30年“这一页”已经掀过.开始进入下一个30年的新阶段。下一个30年.历史赋予中国所承担的.应该是类似奥运“五环式”的改革,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环境制度改革。这“五环式”改革,环环相扣,共进共荣。完成此任务,恐怕还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底开始的,至今已经过近20年。一般来说,可以将这20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12月到1984年9月。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改革的重点是农村改革。这个时期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两个会议确定的:一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安徽在全国率先突破“左”的框框,积极探索农村改革之路,影响之大,人人皆知。历史经过30年的洗礼,使人们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农村第一步改革的起始与成功,首先得益于万里主政安徽。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万里是立了功的!这是对万里历史性地评价。  相似文献   

5.
李海文 《湘潮》2013,(5):41-42
打开报纸、刊物常常看到关于政治改革的文章,有人认为不进行政治改革就无法进行经济改革,而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扩大民主。我们有必要回顾历史,这就是在农村从包产到户到村民自治。大家都知道,粉碎“四人帮”后的改革首先是从计划经济管不到的、贫穷的农村开始的,是从最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经济开始的。由经济而政治,经过30多年,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首先开始的,农村改革是由安徽凤阳的小岗村首先发起的,而内蒙古农村改革则是由托克托县中滩乡发端的。中滩乡,一个响亮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土默川人民的心目之中。“穷则思变”。在贫穷面前,中滩农民率先自发...  相似文献   

7.
聂皖辉 《党史纵览》2007,(11):31-37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1993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来安徽考察期间感慨地说:"安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起到了先锋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国农村改革的成功","这一历史性的贡献.是安徽人民的功劳,是安徽人民的骄傲.也说明安徽人民有革命的精神和创造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从农村改革发轫的。三十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解决了中国农民的温饱和贫困问题。而且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加快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李有昌 《新长征》2008,(12):30-31
中国改革与开放的第一步发轫于农村,当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30年后,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一次.人们的目光又将投向农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改革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思想目标、全新的机制创新体系、全新的改革任务和全新的发展方向,它确立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具体目标就是实现2020年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11):17-17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农村改革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30年的历程中,农村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变经营体制。自1978年开始,首先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也就很快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0月,十六大把解决"三农综合症"的历史重任交给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经历了"两个黄金时期"。第一个黄金时期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7年中央下发"五号文件",即《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结束。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2.
张维青 《湘潮》2008,(12):4-7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抉择。30年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壮丽的史诗,最华彩的篇章。30年改革开放后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本刊特发《胡耀邦与中国农村改革》、《陈云在历史转折关键时期》,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严春明 《党课》2008,(11):10-15
前言 从1978年12月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8年10月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整整走过了30年的历程。30年的光阴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但30年里中国所发生的一切,却足以使它永载史册。3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催生了农村改革并结下了丰硕的成果;30年后十七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农村改革30年的伟大实践和经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本课教学通过问答的形式,简单而系统地解读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8,(11):18-18
在农村改革30年历程中,有许多的“第一”,细数这众多的“第一”,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农村改革卉放的步伐。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在“大包干”的契约上摁下鲜红的指印,这份中国第一份大包干承包合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他的名字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场战役——农村包产到户联系在一起的,他所主持起草的“75号文件”和五个“一号文件”,为饱受争议的包产到户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中国农村进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30多年后的今天,这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进程的老人,尤其不该被人们遗忘,他就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幕后推手之一的杜润生。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迈进历史的节点。前进的脚步仍未有半点迟疑。30年来.我们的改革在不断“试错”中摸索,循序渐进地展开。30年,是可以作稍许评价的时候了。客观而理性地评价过去。有助于审慎而乐观地展望未来,使我们对未来改革的方向和速度增添几分憧憬和把握。  相似文献   

17.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农村发展继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3年开始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迎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中国农村建设的方向,势必会掀起中国农村发展的第三波高潮,加速农村可持续发展,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08,(12):8-9
波澜壮阔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破题于农村,农村改革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30年来,贵州农村改革探索和总结了一系列新经验、新创举,特别是关岭的顶云经验、湄潭的土地制度改革试验、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的经验对于全国的农村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如火如荼的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繁荣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为此,冲破各种错误思想的束缚,放宽农村政策,与民休养生息,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至关重要.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村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正是从纠正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片面认识,放宽农业政策,给农村放权,给农民松绑开始的,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08,(12):18-18
30年前,中国的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日前召开的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为帮助广大读者深入领会中央及市委精神,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我社共同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推动天津农村改革发展”笔谈会。邀请几位农口区县的领导同志结合各自实际,谈谈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