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江燕 《党史文苑》2003,(3):34-3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193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前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人民委员部在瑞金叶坪诞生,1933年迁至沙洲坝。其主要职责是管理有关劳动保护、劳动力的使用调剂和社会保险等事项。同时对下级劳动部门的工作予以指导。 相关资料:第一任劳动人民委员部部长由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项英兼任,1934年邓振询继任。建国后历任劳动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为李立三、马文瑞、康永  相似文献   

2.
农业部 1931年11月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人民委员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的前身。土地人民委员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的贯彻落实,管理苏区土地,领导农业生产和山林、水利事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农业,把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通过帮助农民组  相似文献   

3.
正1934年3月1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做出关于邓子恢、刘炳奎两同志错误的决定,对在收集粮食突击运动中表现机会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邓、刘二人,分别做出严重警告和警告处分。3月26日,时任粮食人民委员部(中央粮食部)部长的陈潭秋,发表《收集粮食突击运动总结》,也点名批评了邓子恢。这是继头年8月9日,中央人民委员会因邓子恢在领导财政工作上犯有原则性错误,而将他担任的中央财政部部长职务免去  相似文献   

4.
正深秋时节,陪省、市采风团作家们走进了宁化革命纪念馆。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一段段生动解说,把作家们带进了如火如荼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艰苦的岁月中。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牌匾、西南半县大暴动中使用的武器、《红军军用号谱》、苏区干部用过的物件等无不让人驻足凝视。而最夺我眼眸的是一张斑驳陈旧的"苏区米票",这是当年宁化苏区干部使用的由中华苏维埃政府粮食人民委员部颁发的一斤米票,票上有模糊不清的字迹:"此票是  相似文献   

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借谷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一位考古工作者,走访过程中,在一位红军老战士家中,征集到一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借谷证”。发证单位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发证领导人是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粮食人民委员陈潭秋。供给单位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第六师供给处。证券号码是055912。此证白底、黑字、红印章,是土造的毛边纸,石印,印制质量较好,字字句句明了。此证虽然经过6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是没有在票面上留下一点磨损的痕迹。红军临时借谷证宽10.4公分,长17.9公分。该证分上下两段,上小下大。上沿…  相似文献   

6.
正张人亚是我党早期的革命家之一。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叶坪宣告成立。他从上海来到瑞金后,参加临时中央政府工作,为中央工农检察部工作的开展,尤其是中央出版发行和印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一、参与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的各项工作,为苏维埃各级国家机关和经济组织立下了"家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根据宪法大纲规  相似文献   

7.
钟军  苏春生 《世纪风采》2022,(12):40-41
<正>在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陈列着两封中央苏区时期的特殊回信。两封信是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会主席项英,分别于1934年2月8日和2月19日写给通讯员李克均的复信,为国家一级文物。两封信均书写在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专用的公文信笺纸上,信纸纵13.7厘米,横6.5厘米,材质为米黄色毛边纸,正上方印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用笺”字样的红色笺头。信件为毛笔直排行书,  相似文献   

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从江西瑞金转移长征,是历史新局面的开端.为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主动提出撤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这一举措,绝不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失败,而是它光荣的终结.  相似文献   

9.
教育人民委员部1931年11月设立于瑞金叶坪的洋溪村。其内部机构设置及职责:初等教育局高等教育局,协同管理普通教育;社会教育局和艺术局,协同管理社会教育;编审局,负责计划编审教材;巡视委员会,负责检查指导各级教育巡视、报告工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教育人民委员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前身。相关资料:第一任教育人民委员为瞿秋白;1999年,教育部拨出专款、江西省教育厅亦拨出配套资金,有关单位赞助,共同修复教育人民委员部旧址,新建中央苏区,教育史陈列馆。2001年11月竣工,6日,举行揭幕仪式,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出席仪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0.
正何叔衡(1876—1935),湖南宁乡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新民学会骨干成员,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主要成员,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31年11月到中央苏区,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  相似文献   

1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为了遏制大规模疫病在苏区的蔓延流行,履行人民政府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神圣职责,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卫生防疫保障上采取了一系列救治和防范措施,把疫病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构建卫生防疫组织体系;创立疫病、疫情报告制度;开展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普及卫生防疫知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卫生防疫保障之成效,不仅成为中华医学防疫保障史上的瑰宝,还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和保障中国人权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2.
中央苏区时期,临时中央政府在政权建设过程中先后建立了财政审查委员会、财政人民委员部审计处和中央审计委员会等审计组织,并最终确立了财审分离的审计模式,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闻慧斌 《党史文苑》2012,(13):48-51
雨花台知名烈士邓振询,是一个泥水匠出身的工人领袖,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劳动人民委员(部长)。他毕生为人民追求幸福,自己的婚姻却充满曲折坎坷,令世人感慨万分。结发妻子不幸被敌机炸死,留下唯一的骨肉也差点夭折1904年8月,邓振询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塘石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10岁时,母亲为了生计带着他改嫁给一个姓张的农民。邓振  相似文献   

14.
1932年春夏,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临时中央政府驻地瑞金叶坪创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图书馆,是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军民进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这是我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国家图书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资料匮乏,它的历史面貌只是若隐若现.1983年冬,瑞金县(现为市)图书馆受江西省图书馆辅导部委托,派员前往瑞金县革命纪念馆(后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对该馆收藏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图书馆(俗称苏区中央图书馆)藏书进行清理抄目.笔者时为瑞金县文化馆文物工作人员,应邀参与了这项工作,有幸一览中华苏维埃中央图书馆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正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谢家祠堂隆重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何叔衡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月,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何叔衡被选为工农检察人民委员。1932年1月,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五次常会,议决在目前内务人民委员周以栗因病请假期内,其部长暂由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何叔衡兼任。2月,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七次常会,议决组织临时最高法庭以判决重要政治犯,委何叔衡为临时最高法庭主审。4月,中  相似文献   

16.
中央人民委员会旧址分别位于赣州市瑞金市沙洲坝镇沙洲坝村和云石山乡云石山村. 1931年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之下设立中央人民委员会,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行政机关,并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下设9个部和1个局,即外交、军事、劳动、...  相似文献   

17.
正黄苏,又名黄甦,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十二军政委、红三十四师政委、红八军团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第一、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在六届四中全会补选为中央委员。1935年1月,他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与师长李聚奎率部参加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和策应第二师四团夺占泸定桥等战役战  相似文献   

18.
延安交际处,全称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它的前身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外交部的招待科。  相似文献   

19.
延安交际处,全称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它的前身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外交部的招待科。  相似文献   

20.
朋友,你是否了解方志敏?这里,兹录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江西省人民委员会1965年撰写的《方志敏烈士墓碑文》: 方志敏烈士,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人,生于1899年。志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创建者,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志敏同志任抗日先遣队总司令。1935年1月29日,志敏同志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于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英雄气概。志敏同志的一生,是共产主义者的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