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武竞天原名武宝善,1908年生于山西省寿阳县芹泉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24年考进太原进山中学。1926年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1930年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在狱中党支部的领导下继续对敌斗争,1936年刑满出狱,奔赴陕北中共中央所在地,在抗大学习后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任秘书长。1945年任晋冀鲁豫中央局秘书长,半年后调任运输处处长。1948年任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长。1949年4月任命为军委铁道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军委铁道部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武竞天仍任副部长。 积…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汇》2020,(1):F0002-F0002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1927年11月13日,中共黄麻区特委领导黄(安)麻(城)农民起义,攻打黄安县城,建立黄安县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逐步创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有力地推动了鄂豫皖边界地区斗争的发展。黄麻起义是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供销合作社几个问题的通知(一九六二年五月四日)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人委,中央各部委,国家各部、委党组:(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从一九六二年七月一日起,同商业部分开办公。供销合作社应当在国营商业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正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鄂、豫、皖三省党组织先后领导举行黄麻、商南、六霍等武装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三十二师、三十三师以及工农革命军潜山独立师、第三十五师等,创立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进而于1930年6月正式形成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立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形成和巩固过程中,中共鄂豫皖特委及苏维埃代表大会等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在法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为新生革命政权,鄂豫皖根据地在较短时间内出台法律文件,既是土地革命的需要,也表明革命者希冀通过法律制度建  相似文献   

5.
一、中共广东区党委领导下的革命斗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就调集重兵到广东,妄图一举消灭广东的共产党组织和华南抗日游击纵队。广东内战一触即发,广东党组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广东区党委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方针,于1945年9月16日作出坚持长期斗争的工作部署。区党委并决定实行分散领导,中心区仍在江南(东江南部)地区;将全省分为11个区,分散进行军事活动;有部队活动的地区,实行党、政、军统一领导;并在各地设立党的特派员,坚持斗争。同时与国民党进行谈判。1946年6月,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东江纵队258…  相似文献   

6.
杨德华 《世纪桥》2000,(2):58-60
解放战争时期,以李富春为主要领导的西满根据地的开辟、创建和巩固,对于整个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是东北历史上的辉煌一页。赶赴东北,担任西满分局书记李富春是在日本投降之后,迅即来到东北的。中央最初任命他为冀热辽中央局书记,同时任命林彪为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由于当时形势复杂、严峻,中央越来越感觉到东北战略地位的重要,1945年9月14日,中央决定成立以彭真为首的东北局。此后,中央共派20名中央委员(占中共七届中央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2万干部、10万军队,日夜兼程赶赴东北。后来李富春在…  相似文献   

7.
中央局是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解放战争时期,以大战略区为单位先后设立了多个中央局。这些中央局负责领导本大区所辖各分局、区党委及省、市委的工作,对本大区的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也在政治上代表党中央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因此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间,邓小平先后出任四个中央局(晋冀鲁豫中央局、中原局、华东局、西南局)书记(或第一书记),同时还兼任多个军政要职。这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各个战略区主要负责人中是独一无二的。四个中央局领导下的战略区人口总数近3亿人,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一大半。任职期间,邓小平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重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开辟苏北根据地的同时,萦绕在刘少奇心头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如何创建鄂豫边抗日根据地的问题。鄂豫边地区以湖北省为中。乙,兼跨豫、皖、湘、赣边界,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它是我国的腹地,西部的屏障。由此向南发展,可在出华南;向北发展,可与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相沟通;向东发展,可与新四军第四支队和彭雪枫部联系。1938年5月2211,中央书记处在给长江局的电示中就明确指出:“立刻成立鄂豫皖省委”、“该省委中心任务是.武装民众,准备与发动游击战争,有计划的建立几个基于游击队与游击区。”玫“动N…  相似文献   

9.
所谓中共中央历史上成立的各中央局,一是指中共中央自身成立的机构:二是指中共中央派出的代表机关,其作为中共中央的地方代表机关,代表中央领导某一区或数省党的工作。因为同名的“中央局”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过,容易使不了解党史史实的人造成误熊,故据搜集到的资料,把中共中央历史上成立的各中央局简介如下,供读者备忘。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览》2012,(10):52-55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在上海领导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在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1922年7月,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3年6月,在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局委员(后为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相似文献   

11.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形成了一个我们党的最高机构,叫中央局,在讨论中央局主要负责人称谓的时候,大家取了一个名字叫书记。为什么叫书记?因为书记是当时最小的官职,它表明这是“无利可图但是光荣的位子”,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  相似文献   

12.
静德 《党史文汇》2002,(10):22-24
“我们的任务是争取全东北”一1945年9月18日,曾是戒备森严的东北王张作霖私宅的大帅府中,住进了一批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他们就是中共中央刚刚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东北中央局的领导:书记彭真,委员陈云、伍修权,以及随员叶季壮、段子俊、莫春和等。他们的任务是,根据中共中央确定的把全国的战略重点放在东北,力争在东北建立根据地的方针,全权代表中央指导东北党的组织及党员的活动,发展东北我党我军的力量,争取控制东北,以保障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同时,中央又从各根据地急调2万名干部和10万大军、100个团架子的军队干…  相似文献   

13.
黄兆康  张春坦 《唯实》2010,(8):104-108
中共江苏省委与中共江浙区委之间是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中共中央确认中共江浙区一大为中共江苏省一大,这结论为中共江苏省历次代表大会所认同。1925年8月21日成立的中共江浙区委与1927年6月以后的中共江苏省委,是同一省级领导机关的两个不同名称,故中共江浙区委成立时间就是中共江苏省委建立的时间。中共江苏省委与抗日战争时期战略区党委、华中工委以及苏南、苏北区党委,是一脉相承、前后衔接的关系,是中共江苏省委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存在的具体形式。1926年1月6日成立的中共江浙区委党校,是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的前身和源头。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在沪机构:中共中央局(1921.7-1922.10;1923.4-1923.6;1923.9-1927.4)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央局设在上海,领导全国党的工作。1922年10月,中共中央局曾一度迁至北京,1923年4月迁回上海。1923年6月,中共中央局委员长陈独秀及其他中央负责人都到广州筹备召开“三大”。“三大”决定中央设在上海。当年9月中共中央局委员除谭平山任驻粤委员外,都到上海工作。直至1927年4月…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4,(4):30-30
下楼房,位于大别山商(城)麻(城)金(寨)三角地区中心,现属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沙河乡楼房村。1947年12月30日至1948年2月24日,刘邓大军南下临时指挥部就设在这里。 12月31日,鄂豫皖区党委会议在下楼房的周宅召开。邓小平、李先念、李达和金寨县委书记张延积、副书记张健、县长王相卿,漆店区委书记江川,鄂豫皖区党委书记段君毅,五旅教导队政委高治国,军械处处长杜炳如等10人参加。邓小平见大家进来,很客气地站起来让座。江川对到会同志一一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长期以来党史界认为:当时由于党员人数少,各地组织尚不健全,会议决定暂不成立党的中央委员会,先组成中央局,负责领导全国工作。会议选举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李达  相似文献   

17.
一大后中央领导机构考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领导机构,党史著作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讲法。如社科院现代史研究室编著的“历次代表大会”,称“会议决定暂不成立党的中央委员会,先组成中央局,负责领导全党的工作。会议选举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中央局。”  相似文献   

18.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是中共培养造就治党、治国、治军杰出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借助历史资料和学界研究成果,对鄂豫皖苏区卫生组织建设、防疫工作及其启示等进行分析探讨,期望对鄂豫皖苏区医疗卫生防疫研究有所裨益。一、苏区医疗卫生组织建设鄂豫皖红军诞生以及1930年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红一军、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的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19.
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及各有关区党委:敌后环境,日趋严重,“扫荡”频繁,物质困难,在报纸宣传工作上,亦有适应环境,贯彻党的精兵简政政策。为此有下列提议:  相似文献   

20.
一、对西部各省 (区 )的协调和统一的政策党中央对西部各省 (区 )的协调和统一政策主要是依靠成立相适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划分领导层次 ,领导协调工作有职有权 ,以充分保证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的落实。建国以后 ,党中央曾建立了西南、西北局 ,1 954年以后撤销。 1 961年 1月又决定恢复并成立新的中央西南局、西北局。这次成立中央局的目标 ,就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努力建立本地区较完整的经济体系 ;根据本地区的特点 ,制定一些必要措施 ,以保证党的任务全面完成和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央局一级的领导机构在后来 1 0年动乱中被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