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小茹 《传承》2009,(8):30-31
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全球性问题日趋严重,人的生存、发展问题不断凸显。建构共生理念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全球化是建构共生理念的基本依据。共生理念是全球化通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桥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全球化与共生理念的共同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全球性问题日趋严重,人的生存、发展问题不断凸显.建构共生理念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全球化是建构共生理念的基本依据.共生理念是全球化通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桥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全球化与共生理念的共同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全球性问题日趋严重。建构共生理念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全球化是建构共生理念的基本依据。全球化对"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冲击是建构共生理念的根本动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全球化与共生理念的共同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是建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具有三重基本要义:其一,生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形态之一;其二,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内在尺度;其三,生态价值观是当代人类摆脱生存危机的生存法则。理解生态价值观的基本要义,是建构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既要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又要符合中国国情富有民族特色,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从全球化视角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体系主要围绕四个方面来建构:完善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相一致的主导价值观;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规范;弘扬与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优良传统相承接的价值观;科学吸收世界各国优良的价值传统和人类普遍遵循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原因和不断的移民涌入,美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国家,有几乎从每个国家移民来的人群。因此,考察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移民文化引导理念以及各族裔文化的适应情况,是为了提炼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可以采取的最佳跨文化传播策略。只有开放式的文化、蕴含了核心生存价值观的文化,才是最有可能绵延发展的文化。中国在全球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可以通过发现兴旺文化的核心生存价值观,保留已有的有利于自身文化发展的一些价值观,以抵制变化,同时又通过变化来提升自己,从而最终达到兴旺。而美国在当前的移民、族裔问题上所遇到的挫折和经验部分昭示了这种核心生存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马小茹 《前沿》2011,(16):37-40
当前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中国面对的挑战严峻,担负的责任重大。中国融人全球化需要共生理念的支撑。共生理念下中国应对全球化必须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统一;坚持民族国家利益的主体性意识与全球性意识的统一;坚持科学创新精神与人文关怀精神的统一;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出现的后现代价值观已经影响到广大青年各方面的价值取向,这种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对主流价值观的解构和颠覆。流行音乐作为透视青年价值观的一面镜子,承载于其中的价值观也逐渐向后现代价值观靠拢。通过对香港、台湾歌手的数十首蕴涵后现代理念的流行音乐进行内容分析可以看出,流行音乐中所承载的青年后现代价值取向有:快乐至上、解构传统、反叛权威、多元与宽容。  相似文献   

9.
罗保华 《前进》2004,(2):44-45
全球化不仅带来世界经济的交流与渗透,也给人类文化与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由此也将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革。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注重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以及先进价值观建构问题。全球化:文化建设面临的时代背景全球化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它无情地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必然带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和…  相似文献   

10.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生命平等、相互依存、平衡协调等生态伦理观念体现了卓越的生存智慧。从万物平等、和谐共生、互惠共荣三个方面发展乌江流域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念,对于丰富这些传统理念以及建构更为完善的生态伦理观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琳瑜 《人民论坛》2010,(12):156-157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生命平等、相互依存、平衡协调等生态伦理观念体现了卓越的生存智慧。从万物平等、和谐共生、互惠共荣三个方面发展乌江流域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念,对于丰富这些传统理念以及建构更为完善的生态伦理观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不仅带来世界经济的交流与渗透,也给人类文化与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由此也将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革.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注重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以及先进价值观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这两方面来看,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之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也是体现"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因此,文化部门、宣传部门,应从以下方面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理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4.
李艳霞 《人民论坛》2020,(4):132-135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是用以分析二战后欧美国家公众价值观变迁的理论命题之一。其核心观点是:经过长期经济繁荣之后,公众价值观发生了由“生存价值观”向“自我表达价值观”的转型。这一转型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现象,如经济要素对个人幸福感作用的边际效用递减,公众在社会各领域态度和行为的“个性嵌入”,期望多元、政府“超载”和“批判性公民”的出现,等等。在理论层面,以“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变迁理论通过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力图证明文化可以作为独立变量影响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应当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类"的人,生存是基础与前提,基本形态是"共生"。共生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文明与文明共生共在的伦理旨向,体现着生的需要和人对自身存在意义及人类文明价值共享的追寻。从人存在的空间意义上讲,人们对共生的需要源于人的相互依存有社会性本质;从人的存在时间维度而言,共生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肇始于全球化浪潮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此次遭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之后,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族群主义和多元现代性会得到强化,因而有必要从生存意义上重新认识人类综合性危机的到来,并以共生伦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价值选择,并落实于具体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6.
释见忍 《世纪行》2012,(5):36-36
一、佛教“缘起论”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思想资料 二、佛教“圆融”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三、佛教“平等”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佛教的平等观内容主要有几方面的含义:一是平等意味着共生、共存、共享,万物具有同体性.有着同等重要的生存价值和品格,体现了心、行、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李义丰 《传承》2010,(33):54-55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关系社会稳定、国家兴亡、社会主义大方向的重大现实问题。通过在着重分析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高校创新教育运行机制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芳 《前沿》2008,(3):44-47
高校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的必然形态。实施创新教育,要建构以创新教育理念为先导,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组成要素的作用并使之协调运作,构建起高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刘建新 《理论月刊》2001,(10):72-73
人的生存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从构建人类生存亟需的精神支柱和终极关怀、确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价值观、自觉规范人的实践行为、强调人类整体生存利益实现人类整体共生共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发展的“生存论转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本体论基础;“类生存原则”、“个体性生存原则”以及“共生性生存原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建构原则;这一建构原则在实质上就是生态和谐化与和谐生态化的逻辑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