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人与海》是一部传世名著,自其问世以来,文学评论家们从各个角度对这部著作进行了评论,而这部小说很好地体现了冰山原理,给读者提供了无限深思挖掘的可能性,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视野下来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索。笔者首先对生态批评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探讨了《老人与海》所体现出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2.
先民的自然崇拜与生态意识的萌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文明古国。在农业文明的社会中,农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最直接和最微妙的,由于人类最初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就决定着他们行为方式的神秘性。本文主要从信仰的角度,阐释先民信仰的起源,自然崇拜与现代生态保护之间契合之处及其对现代生态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封面男星”是当今各类媒体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封面男星”的出现与消费社会的来临有关,其形象经历了一个由“硬汉”到“花样美男”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得以逐步体现.在男性形象商品化的过程中,作为资本的身体实践和作为偶像的身体实践成为了男性形象商品化特质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我为山川代言"是中国山水画论中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典型命题,虽立论于中国艺术美学,但在生态美学视野中,隐含着一系列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美学与哲学话语,分别对应于生态美学研究的三个层面:人为自然代"言"的本质内容("生生本体论")、代"言"的方式("生命整体性认识论")、代"言"的价值("生生价值观")。从生态智慧角度阐释"我为山川代言"命题,可为生态美学提供一套中国独特的哲学与美学话语,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孕育构建生态艺术美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不作为具有自然的和法律上的不同内涵,对二者的正确辨析是解释其行为性的基础。然而当前各行为理论对不作为之行为性的阐释皆有缺失。跳出传统存在论的窠臼,从社会规范和法价值的角度评价,刑法中的不作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违反法规范的行为,体现的是行为人的目的和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6.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上个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和短篇故事作家之一。他“是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言人,也是第六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4年)的美国人。有的评论家认为海明威是继马克·吐温之后对美国文学语言影响最大的作家,他的独特文体风格影响了不止一代文风。海明威的大多作品来源于他的经历。尽管作品中的人物年龄、性别、职业各不相同,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硬汉形象”,他可以是反法西斯战士、斗牛士,也可以是普通的渔夫。“硬汉形象”是海明威作品中最有魅力和最突出的特点。海明威分三个阶段完成了他的“硬汉形象”。19…  相似文献   

7.
生态正义是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体现了人类的活动在对自然资源的配置时,如何在自身的需求与自然的实际承载能力之间达成合理的平衡。本文结合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及当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生态理论,阐述了十五大以来党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时对生态理论的创新,提出了生态正义在当代中国实现的三个方面保障条件。其中,生态正义的意识形态保障能够为其实现提供方向性的道德和观念指引,生态法律保障能够通过对任何破坏生态的行为予以惩罚而确立刚性的底线,生态制度是保护生态的专门制度和社会制度的综合体,从整体上确保着生态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超越"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万物皆为人类服务;而生态整体主义认为人类"遍在"于自然,为自然一成员,与其它万物处于平等地位。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非洲故事》,发现小说主人公戴维从一位企图"超越"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者,逐渐成长为一位"遍在"于自然的生态整体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生态保护补偿有关制度设计的前提,在于对其所规范的补偿行为法律属性的判定。现有的法律性质观对生态保护补偿的判定依据不科学,均未抓住生态保护补偿行为背后的主要矛盾。虽然生态保护补偿活动中存在行政行为,但不是其本质属性;生态保护补偿也不是行政补偿,不是行政合同行为;我国存在生态保护补偿的市场化行为。本质上,生态保护补偿行为体现了民事财产权的运行,是平等、独立的民事物权主体之间的民事财产权关系,这种财产权关系体现了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不同领域的保护补偿中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10.
生态经济是新形势下国际社会和我国都在探索的关于协调自然与人类生存环境和谐关系并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生态经济发展中城市将会是体现该模式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主要载体,而政府和城市居民生态意识的培养以及生态公民社会的育成在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中将发挥主体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从整体上看,是从自然价值本体论的角度展开理论路向的,因此从客观性的角度超越式地继承了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说.但罗尔斯顿强调,我们在肯定自然价值的同时,也应看到,这种存在有赖于人类的感知与评价.由于人类是文化的动物,因此他是通过文化实践而认知并体验自然的,据此确定了人类具有最高的生态权利与生态义务,并依据文化的尺度实行生态伦理.这就在事实上建构了人类主体性的“大地美德”.在这个意义上,罗尔斯顿学说的本质是“大地伦理”与“大地美德”的合题.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其核心就是如何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与政治问题有关,并由生态危杌引发政治社会困境。究其实质,生态文明是一种政治理念的体现,应以政治路径为准,以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3.
从女权的角度来看,妈祖成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得益于她不凡的学识和阅历,她的行为中体现了追求自由、平等权利的意识。妈祖的女神形象,超越了社会性别规范的限制。然而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制度下,历代统治阶级对妈祖褒奖和敕封的本意不在于提升女性的地位,而是带有强烈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4.
生态伦理学又称环境伦理学。它是一门从伦理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性新兴学科,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失误引起生态环境危机的哲学反思。当前在我国加强对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阐述了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一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家生态和谐观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这些思想与当今生态文明理念不同程度相契合。从道家生态和谐观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相契合的角度加以分析,有助于加深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王婷玉 《工会论坛》2011,(5):149-150
海明威的作品只有一个主题:死亡。然而在这样一个单一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主题下,却创造出了经典的“硬汉”形象,读者在一个个悲剧结局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积极的精神力量,这正是海明威作品的迷人之处。而海明威的人生亦是充满传奇色彩,本文将跟随海明威的生活脚步,以他的几部代表作小说为例,分析其作品中的“硬汉”形象的形成及本质,以探寻海明威作品的力量源泉及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7.
医院形象就是医院在公众印象中从内在到外表的整体特征,是医院通过自身行为向社会及公众展示其本质特征,进而给公众留下的关于医院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印象与评价,他是医院文化的综合体现及外部反映。这个整体特征不是抽象的,而是包括职工形象、技术形象、服务形象、环境形象的具体体现。简言之,就是指公众对医院的总体认识和总评价,是除财物管理以外的另一种资源。下面,就新时期医院形象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医院形象有特征和作用 医院形象是通过长时期医疗技术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和社会主义苏联生态问题带来的教训等角度研究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契合关系,进而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紧迫性。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在生态困境中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紧跟人类文明发展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其实践成效是我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的生态思想以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的唯物论观点;认为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强调民生是为政之要的唯物史观维度。其处理问题的方法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维,用系统思路统筹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以普遍联系的视野审视生态文明建设,运用发展的观点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使用矛盾分析法揭示和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观点,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角度阐述生态思想,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和自然有着密切的关联。自然往往是"女性化的",而女性又经常是"自然化的"。多丽丝.莱辛注重与女性相关的自然、社会、心理、文化等具体问题的研究,注重男女之间平等而理智的对话与交流。本文以《裂缝》为例,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着重揭示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在父权体制下,男性对女性、人类对自然的不公正的压迫,从而体会莱辛作品中所期待构建的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共生的生态理想,试图唤醒人类心中的生态意识的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