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多维度的幸福观。需要是追求幸福的驱动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幸福的主要内容,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源泉,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核心,奉献是追求幸福的终极归宿。  相似文献   

2.
生活世界是以人和人的生活为中心的世界,生活世界的观念实质上是探讨优良和最幸福的生活的观念。作为以人的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法律,通过法律中人之形象——“幸福人”的建构,可使法律的幸福价值彰显。“幸福人”的形象在法律上是一个总括性假设,是诸部门法的人之形象的诸多特性的集合呈现,宪政上的幸福是在否定性的宪政框架上,意欲通过立宪制度保障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宪法上的幸福规定的抽象性极具丰富的概括性内涵,具有广阔的权利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理论意蕴的探索可从四个方向展开:从以人为本的幸福主体维度,阐述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层关系中的幸福思考;从唯物辩证法的幸福认识维度,阐述其对西方幸福思想的批判,对中国传统幸福观念的扬弃和对中国共产党人幸福观的发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幸福实践维度,阐述需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奋斗劳动中追求幸福;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幸福旨归维度,阐述其理论最终落脚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相似文献   

4.
人是道德的动物.用理性控制欲望,构筑人生,创造和事受人生幸福,是人之为人的特点,也是人的美好追求。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主张欲望意志受理性支配,快乐与德性相融合,提出“幸福就是符舍德性的现实活动”.道德是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对于我们今天追求幸福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0年2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今年3月,“幸福”、“幸福指数”、“幸福中国”、“国民幸福感”,等等,又成为2011年全国“两会”热词。追求幸福是人类的最大愿望和永恒主题。在当代中国对于普通民众而言,  相似文献   

6.
追求幸福和快乐是人类最根本的生活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警察生活方式,是指警察群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如何生存和生活.警察生活的最高境界在于有效履行保障公众安居乐业职能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工作的快乐与生活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不论时代如何改变,追求幸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学科,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获得幸福。然而当下重功利性的教育淹没精神幸福、重社会性的教育淹没个体幸福、非道德的教育淹没过程幸福,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其应有的幸福关怀,因此有必要重新使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幸福。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幸福的路径:弱化教育目的的功利性,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注重教育手段的道德性。  相似文献   

8.
在举国上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宗教值得重新审视。本文以作者亲历事件为例,论证了3个观点:第一,宗教的根本是长期性,应该用自由公民的世俗追求说明他们的宗教追求;第二,宗教的关键是群众性,应当努力引导宗教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服务;第三,宗教有特殊的复杂性,新中国的宗教应当是积极、和谐的因素,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人类幸福吹来一股和风、带来一团和气。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的生存境遇是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诞生的历史情境,马克思恩格斯把解放全人类和为劳动人民谋取幸福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及生产关系状况的基础上,认为造成人的不幸福的直接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与异化劳动,指出只有在人类解放获得自由发展的时候,才会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和以往历史上曾出现的幸福观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是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着眼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之中,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幸福和追求幸福的科学幸福观,它将实现全人类的幸福植根于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本质、活动规律之上,把幸福的实现路径具体化、历史化。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创造幸福需要实践活动、以集体主义为着眼点、人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能力,是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的基本内涵。劳动是幸福实现的源泉、消除异化劳动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实现幸福要对旧社会实行根本改造、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幸福的理想社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实现幸福的基本路径。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具有区别于其它幸福观的显著特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索取享受与奉献创造的统一,个人幸福与整体幸福的统一,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是研究幸福问题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为当代人们理解和追求幸福提供正确指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提供理论支撑,为当代幸福中国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一种能力,大学生幸福能力的现状中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方面,凸显了教育引导功能的弱化。在寻求“以人的幸福为本”的德育环境的支撑下,应把握教育的正确方向,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的能力,实现对幸福的知、情、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儒家伦理法与西方自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文化的演变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法观念常常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也只能是相似而已。法文化,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由具体的法律学说、心态所连结而成的运动之网。作为这运动之网上的每一国家的法观念,是独具个体的,这种个体具有相对意义和不可重复的特性。正因如此,本文的写作就不仅是为了比较,而且还在于通过比较,客观估价中国传统法文化在未来的生命力。一儒家伦理法与西方自然法的历史渊源黑格尔曾明确指出过古代中国法律的若干特色:世俗的国家生活决定了法律是世俗的而非宗教的;道德与法律的内在关联决定了法…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个人和社会共同建设的系统工程,良好的幸福激励本身就是激发人的潜能发展、实现个人幸福的外在机制。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主人假设、创新人假设分别相对应的生理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体现了个人追求幸福的全过程,也内蕴着一个以人为本的幸福激励模式。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与时俱进的幸福激励体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自主性、创新性,使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具体化和现实化。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幸福是多样而脆弱的,于是“幸福”也就成了人类生活当中最捉摸不定的问题。然而在文化与进步的领域内,幸福仍是人类智慧首先应该关心和解决的问题。长生久视、功名富贵、知性自足这三方面是过去中国人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的幸福观念,不仅表现为在社会组织及人们心理、生理结构中有强大的生命和影响力,而且业已积淀为人们普遍心理、生理素质因素并时刻规范、支配人们的思想行为。  相似文献   

14.
论幸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幸福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历史上各个哲学派别也针对幸福问题作过各种论证 ,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人类追求幸福提供了正确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每每想起报告结语“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我的心里总是激动不已。十六大报告不仅为全党全国人民描绘了建设小康社会过上富裕生活的灿烂美景,而且将幸福观念提高到一个全新的认识高度。它告诉我们,幸福美好的小康社会,不单纯是个经济目标,而是个综合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人们在这样的社会中全面发展着,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仔细想一下,会看到,在我国,幸福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复杂的演变过程。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电影《追求幸福》中核心词"追求"入手,解读主人公克里斯获得幸福的过程,提出获得幸福需要具备的能力:上下求索的决心、捍卫梦想的勇气、积极乐观的心态、善用头脑和把握机会的眼光,从而给求职中迷茫的大学生以启示。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三、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的当代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是研究幸福问题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揭示了幸福的本质内涵、基本内容和实现路径,指引人们在幸福之路上扬帆起航。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依旧绽放着璀璨的理性之光,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对于当代人们正确理解并追求幸福、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和指导幸福中国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德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福是人生的根本目的和最终追求.面对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的生命焦虑、内心孤独、价值迷茫和意义缺失等现象,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已成为德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是生命化德育的重要使命,德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更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提升幸福层次,加强人文修养,培养平和心境,投身人生实践,在身心和谐中追求幸福、实现幸福和享受幸福,过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主线.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主题.中共十八大报告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表达的对人民“幸福感”的关注,一方面反映着国民对幸福的深度思考和体味,另一方面体现着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新变化.民生期待备受重视,民生政策不断出台,民生投入持续加大.追求幸福的背后,彰显着民生建设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20.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公众的价值观在1995年至2005年间发生了现代化维度上从传统价值观向世俗—理性价值观、以及后现代化维度上从生存价值观向幸福价值观的转变趋势,即现代的中国公众更加趋向不再强调经济增长的最大化、成就动机和法理权威,而是更加强调生活质量、主观康乐和自我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