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民阅读状况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城市文化传承的必要基础.瓯越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山水诗从这里发祥,南戏在这里诞生,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从这里走出.《温州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形式固化温州阅读经验,营造社会阅读氛围,体现温州文化特色,引领传承瓯越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南戏文化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作出四种可行性应用探讨,包括形成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剧场文化、推出系列微电影与纪录片、配合传统实体展出成立虚拟平台和建立南戏产业园区,以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方向性对策完成南戏文化落地温州地区,实现南戏文化在本土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著名戏曲家戴不凡说过:“一部清初以前的中国古代戏曲史,至少有一半篇幅是浙江的戏曲史。”浙江的戏曲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宋代,在浙江的温州一带就出现南戏,当时叫做“永嘉杂剧”。它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比较成熟的形式。南宋时期,温州是一个重要的海口城市,设有市  相似文献   

4.
《浙江人事》2009,(3):12-19
温州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部,全市辖3区2市6县,陆地面积11784平方公里,总人口790万。温州历史悠久、山美水秀、人杰地灵、代有名家,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也是中国重商经济学派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5.
都市风格论     
伴随着快速都市化、现代化,都市面貌日益趋同、都市风格日益丧失,因此,必须重视都市风格的人文意蕴。都市空间、都市格局是都市风格在都市形态布局上的反映,都市形态的差异,都市形态结构的变化体现着都市社会人文价值取向与观念的变化;富有风格内涵的、保留着历史文脉的建筑,是都市风格的外在表现和依托载体;都市风格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都市的记忆中有着都市的历史风格,都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有着都市的信仰、制度文化与价值观,体现着都市风格及其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亦是不朽的诗篇。在人类文明的绵绵长河中,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建筑交相融合,仿佛一管历史的长萧,吹奏出多元文化的进行曲。  相似文献   

7.
<正>南京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民国时期留下了众多风格多样、用途广泛、种类齐全的建筑。这些民国建筑,承载着南京城市的历史与记忆,不仅具有建筑美学价值,更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是南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鼓楼区曾是民国行政机构、外国使领馆、政要名流寓所和公共建筑的集中之地,被誉为"民国官府区""外国使馆区"和"近现代建筑样板区"。近期,南京市鼓楼区政协对区内民国建筑进行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8.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福州城凭借数量众多且极富特色的文物古迹而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其中,仓山区因拥有风格多样、蔚为大观的近代建筑而成为福州最具特色的城区之一,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  相似文献   

9.
温州这座“东瓯名镇”自郭璞造城以来,已有1600多年辉煌灿烂而几经沧桑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小街小巷的布局和砖木结构的老式建筑为基调  相似文献   

10.
彭金祥 《前沿》2012,(16):159-161
本文简要分析著名作家杨显惠“命运三部曲”的语言风格,指出在其三部曲中,前两部是一类,真实再现历史,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甘南记事》是另外一类,探索民族文化,表现时代精神,语言质朴无华,平静自然,有着深刻的历史震撼力.  相似文献   

11.
温州博物馆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建的温州博物馆,坐落于气势宏伟的温州世纪广场南侧,这座以花岗岩雕砌的建筑群,雄浑朴茂,体现了建筑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相融合的理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温州博物馆面积约26000平方米,展馆面积8000多平方米,设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和临展馆等6个专题陈列。序厅取天圆地方之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燧人取火、精卫填海、神农伏羲9幅高14米宽3米的巨大铜雕环列其间,置博物馆放于更大更深的历史背景,加大历史的凝重感。大门照壁,…  相似文献   

12.
北京近代建筑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中与外、古与今多种风格体系的交融与杂糅,北京近代建筑便成为这种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北京的西洋式建筑是随着基督教的东传,由意大利传教士孟特·高维奴(Giovanni di Monte Covino,1237—1328)等人建立教堂开始的。他们先后于1299年和1305年在元大都建立起两座教堂。现在这两座教堂虽已不存,但却成为西洋式建筑进入北京的先声。明末清初,利玛窦等传教士再次将基督教传入北京,他们去世后,葬在阜成门外滕公栅栏墓地,其墓制也  相似文献   

13.
陈芳  郭成宪 《北京观察》2012,(12):70-74
置身香山饭店,我们能充分感悟到尊重历史是贝先生创作的原动力,并体现在他的环境处理和他对建筑的整体处理意念中。香山饭店的设计无疑是反映了一定程度的传统风格而又具有新意的,是贝先生拿出的时代感和民族性俱佳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金秋10月,是丰收的季节。而2003年的10月,是温州人的金秋。2003年10月11日~13日,温州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世界温州人大会。1500位来自全世界60个国家、地区和国内118个城市的嘉宾,参加了温州历史上盛况空前、档次最高的  相似文献   

15.
温州历史上有四次对外开放,其中:两次是宋、元时期封建朝廷自主对外开放;一次是近代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一次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四次对外开放,尽管历史背景不同,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各异,但每次对外开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对温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和温州人走向世界谋生、经商、创业,发展华侨华人经济及其他事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其历史起源及发展变迁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民族宗教及民族艺术内涵,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及人文价值理念。在现代西方建筑艺术主导的建筑装饰风格趋同的背景下,充分吸收和借鉴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素材、设计理念及人文内涵,能够拓展现代装饰艺术发挥空间,并推动民族建筑装饰文化的继承及创新发展,为现代人营造宁静和谐、端庄典雅、悠然自得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7.
温州式困局     
于莉娟  张旭 《小康》2009,(8):30-34
“历史总是在欲扬先抑中前行,尤其是新事物以试探的姿态挤进旧传统的生存空间中时,总要有阵痛,甚至中途搁浅。这是时代进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长期研究温州经济的周德文在《温州样本》中写道。  相似文献   

18.
温州以改革著称,以改革铸就辉煌.以改革名扬全国。温州35年来改革探索的伟大结晶就是“温州模式”。站在新一轮改革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需要回望过去、开辟未来。如何评价“温州模式”,是否坚持“温州模式”,是当前温州全面深化改革回避不了、绕不过去、必须回答的重大方向性问题.也是事关温州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还是事关温州未来在全省全国的发展地位和继续发挥重大作用的政治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温州是全国重点侨乡,海外温州人回乡投资创业已有百余年历史。温州侨资侨属企业发展至今,有力地助推了温州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形成了自身特色。其中1979-2010年间,温州侨企经历了平稳发展、快速增长和转型升级三个阶段,呈现出数量急剧扩张、投资形式多样化、科技含量不高、区域分布不均和行业结构失衡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开展了一场全面的中苏友好运动,"苏式建筑"即是中苏友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记录;该文研究了中苏友好运动和"苏式建筑",厘清了"苏式建筑"的三种风格及其相关建筑理论,提出把握好本地城市建筑的发展脉络、保护好重要历史建筑以及促进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