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树芳 《求贤》2006,(9):21-22
情感激励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因素。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人们感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加。如何缓解压力,使人健康、快乐、有激情地生活、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想使企业成为和谐、有发展的集体,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情感变化。注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正确的激励转化为工作能力,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不断强化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陈鲁民 《奋斗》2007,(11):61-61
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从大处讲,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小处说.有家庭的和谐,邻里的和谐,团体的和谐等等,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对于个人来说,这些都是外部的和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和谐,即人的心理和谐.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说其他和谐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互协助,心理和谐则主要靠“自力更生”。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4日.在中国社区卫生协会成立大会上。陈竺首次以卫生部长的身份在公众场合亮相。外界在谈论这位卫生部“新掌门”时.大多都在猜测他将制定什么样的新医改政策。“这关系到13亿中国人的切身利益,责任重大。”7月3日晚.与中国科学院的老部下话别时.陈竺说:“确实压力很大。自己会慎重,慎重.再慎重。”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纲领.它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生态伦理观念的支撑。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和谐社会的整个架构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就业制度的引进,在给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活力的同时,又使大学生面临着许多不易承受的压力,使大学校园心理疾病日趋复杂和不断升温。有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患各种心理疾病的比例是23.5%,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心理疾病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宿敌。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流动人口自身的生活质量、家庭幸福.它还关系到一个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流动人口问题需要持续不断地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心态一:压力大了。参与调查的党政干部中,51.35%的人认为与以前相比压力“大了很多,不敢去高档场所吃喝娱乐了”;38.77%的人认为压力“大了一些,各种应酬、灰色收入等更谨慎了”,两项相加共计达90.12%。  相似文献   

8.
当今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普遍认为有压力,有很大的压力.有关调查显示,在年轻人当中,66.5%的人觉得压力很大,41.1%的人认为自己正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为干事者呼     
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去看望他。温总理饶有兴趣地和季老探讨起“和谐”这个话题。季老说:“有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温总理点头称是,并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  相似文献   

10.
当今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普遍认为有压力,有很大的压力.有关调查显示,在年轻人当中,66.5%的人觉得压力很大,41.1%的人认为自己正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最关键的就是要妥善解决那些不和谐的突出问题。共和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乡群众收入差距大;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等等,解决好社会不和谐的问题关系到全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2.
姜字敏 《求贤》2006,(10):16-16
所谓“和谐”,是指协调、和顺、融洽.无对抗性矛盾冲突,无相互抵触。“和谐”的基本内涵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融合,人与单位之间相互依存.单位与外部环境融洽联通,整个机关形成一个政通人和、运转有序、蓬勃发展的良好氛围。而构建和谐人事机关的总目标是:构建一个依法行政、公平正义、团结友爱、协调舒畅的人事机关。具体说应具备三个标准:一是有一个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二是有一个高效运转的良好秩序。三是有个优美宜人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3.
信仰足以凝聚国家 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 它绝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一定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地共同成长;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5,(10):50-64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几年,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始终是党和政府最为关注、最为操心的一件大事。2004年,经过艰苦的努力,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51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出现了近10年来的首次下降,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一些人的感受中,就业的压力仍很大,还有一些困惑:为什么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就业还很难?为什么失业人员中青年人增多了?搞市场经济是不是就解不开就业难这个结? 高增长为何没带来高就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每年增长都在8%以上,世界少见。但是,就业再就业的形势却依然严峻。经济高增长为何没带来人们预期中的高就业? 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是就业难的基本原因。我国有13亿人口,基数很大,对就业是一个长期的  相似文献   

15.
牛学有 《奋斗》2006,(9):38-38
近年来,抚远县委在加快构建“和谐抚远”进程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努力提高执政能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02亿元,同比增长41.5%。自2001年以来,在佳木斯市目标责任制管理考评工作中,连续5年被评为“一类单位”,是全市唯一一个连续5年获此荣誉的县份。  相似文献   

16.
洪隽 《学习月刊》2009,(4):16-18
我国的巨大人口基数.以煤为主的能源机构,正在加速的工业化进程,都对环境和资源构成了超乎寻常的压力.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价格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各方利益的交汇点.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息息相关。构建和谐的价费关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资源环境和谐相处,是政府肩负的职责.为此.必须突出重点.运用价格杠杆创新价格机制.建立科学的环境资源价格体系.促进经济生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寻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三重维度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得以确立的前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赖于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使重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一项极其迫切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求贤》2008,(7):11-12
在短短地10年时间里.把一个集体总资产90万元.人均收入2100元,干群关系紧张的穷村,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四大物流产业,总资产达5亿元,人均年收入16800元的宽裕型小康村。村民们搬进了舒适整洁的新楼房,就业率达100%,同时,退休有保障.生病能医治……这一系列事实表明:天津市徐庄村党总支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狠抓党的建设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宁夏长庆九年制学校在创建和谐校园工作的过程中,切实加强领导,全校上下凝神聚气.大力弘扬和谐精神,培育和偕理念,营造和谐环境,树立和谐风尚.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蓬勃发展.出现了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十群齐心和谐,师生共同和谐,人与环境相和谐.学校内部全面和谐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20.
1955年秋.毛泽东提议许光达应授大将军衔。许光达听说后惶惶难安.夜不能寐。授衔命令公布以后,许光达在屋里转来转去.不言不语,似乎压力很大。他的夫人邹靖华问他是否有心事.许光达这才说:“我的军衔授得太高了,上面还有那么多人比我强,好多人性命都丢了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