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务会议作为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治理任务传递的桥梁,是一种常见但被忽略的学术议题。会议形式支撑下的上级政府“编码”实际是一种重大公共价值导向,地方政府亦采用会议这一形式来实现“解码”,这其中包含着地方政府话语表态、地方政府目标管理、地方政府锦标赛三种内涵,同时也厘清了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治理任务传递的生成路径。但是科层官僚体制中政务会议型传递方式也存在着局限性,地方政府的态度-行为选择形态各异,不仅有积极服从型地方政府,还存在着消极服从型、积极博弈型和消极博弈型地方政府,不同类型地方政府行为指向不同的治理结果。  相似文献   

2.
梁勇 《世纪桥》2011,(3):68-69
美国的地方政府具有若干特点:处于一个比较扁平的政府体系的最基层;地方政府形式多样,数量庞大;自主性较强;以“服务于民”为价值理念,推崇自由竞争;地方政府、当地居民和企业之间权力制衡。因此,美国地方政府在地方营销中发挥着有限而合适的作用。在政治体制改革即将启动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地方政府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既要在地方营销活动发挥更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要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促成地方营销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是提高政府绩效水平的有效工具,发达国家的绩效管理实践对于中国地方政府是有益的启示,要在中国地方政府中引入绩效管理就要考核中国地方政府所处的制度环境与发达国家的区别,从而为更好的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力推手,地方政府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呈现出典型的“发展型政府”的特征。目前,地方政府的职能角色正面临着逐步实现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再定位。如何通过全方位的体制改革,实现地方政府的体制重构与流程再造,成为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命题。苏州地方政府的探索与实践,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典型的样本与示范。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主要表现为争夺资源和控制权的分配、争夺公共产品和服务。地方政府之间在竞争博弈过程中陷入了“囚徒困境”,在竞争中由于各地只顾经济的发展实行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干预企业等扭曲的竞争手段,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公共物品的浪费。地方政府竞争应该逐渐从竞争转向竞合,实施差异化竞争,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建立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诚信作为关乎政府形象、影响政府权威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政策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危害社会公众利益;地方政府寻租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日益引发群众不满;地方政府对于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履约诚信度相对较低。重构地方政府诚信的基本思路是:加快推进地方政府体制改革,尽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地方政府诚信教育,努力提高地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水平;健全政府诚信法规体系和内外部监管机制,为地方政府诚信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培育公民社会组织,壮大公民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行政权力的纵向与横向调整,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地方利益的代表的角色日益明显,为了维护地方利益,地方政府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竞争和交流合作。地方政府之间横向合作作为促进地方政府实现共赢的有效途径也成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建立地方政府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成为未来地方政府合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一定意义上讲,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世贸组织并不具体管理企业行为,它的条款主要是针对各成员国政府行为提出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都要接受WTO规则的规范和约束。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还很不完善,还带有很多计划经济的旧的痕迹。对于各级地方政府而言,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体制改革中,从政府理念、基本职能、行政管理的模式与方式等方面逐步与WTO规则相适应。这也就是说,在入世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有一个角色定位的问题。一、在政府理念上,我国地方…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近20年来,地方政府创新实例不断涌现,学界对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机制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创新的能动主体——地方政府官员的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却较为缺乏。将地方政府官员在创新中的作用作为研究突破口,探讨了地方政府官员创新动力机制的深层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动力机制,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行政权力在地方政府合作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地方政府合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行政管辖权交易的过程。地方政府合作的机制和形式不过是行政管辖权交易的制度化、组织化形式,地方政府合作协议实际上是行政管辖权交易的结果。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合作中的行政管辖权交易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阻碍经济要素在辖区间自由流动的权力;二是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权力;三是跨界公共问题治理和区域公共物品提供的权力。  相似文献   

11.
探寻有效的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之道——丹麦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丹麦进行了一系列的地方政府体制改革。地方政府的数量减少而治理规模增大,城乡由分治走向一体化管理,县级政府权力受到严重削弱,地方自治市成为地方公共服务的主体。丹麦的改革是政府结构、公共权力与政府职能的全新重构,是政府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其改革的成功对于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方政府,如果债务负担沉重,将会严重影响该级财政的运转,威胁到当地政治经济生活的稳定,因此,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辽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实地调研,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社会和谐大有益处。分析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性,结合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WTO,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将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地方政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重点抓好“四个转变”。一、财源建设由投入型向政策型转变财源建设对一个地方而言关系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地方政府以什么样的方式支持经济发展呢?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的资源配置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政府扮演着“投资人”的角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财源建设方式逐步被淘汰。市场经济要求用市场的手段来配置社会资源,政…  相似文献   

15.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体制的不完善强化了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的竞争意识,但由于激励机制的缺陷和约束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失范,使地方政府间竞争出现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廉政瞭望》2004,(12):9-9
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划分不清,地方政府收入减少、任务加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行政机构繁杂、人浮于事。地方政府行政层级过多。地改市后财源匿乏。财政金融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融资渠道。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缺乏地方政府的信用评估。行政管理体制缺乏约束机制,地方政府领导干部行为短期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社会学统计分析方法和规范研究的方法,从地方政府创新理论的文献统计与实践案例的动态分析两方面人手,全面探析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理论研究现状的述评和对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的动态分析,探究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变迁与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理论与案例的动态分析对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发展作出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8.
恒一 《廉政瞭望》2011,(7):26-27
一个治理得越好的地方,越能够产生公正和效率,也就越能给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机制性保障。在网络时代,政府网站作为一个地方以及地方政府的一张“名片”,可以方便地提供这一信息。它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了一个地方以及地方政府的形象,形式主义地对待这一形象是短视的。  相似文献   

19.
近期,随着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收紧信贷,在去年创纪录的信贷狂潮中积累了巨额债务的地方政府,已经感受到了寒意。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认为,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限额管理和预警机制,密切监控投融资平台债务情况,强化对地方外债指标监测和风险管理,增强制度约束,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逐渐成为威胁我国金融财政体系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党和国家大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背景下,着力解决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成为当下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尽管国家已采取各种举措积极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但仍存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透明公开度不高、违规举债方式多样化、隐性债务风险转嫁升级等问题。供需矛盾加大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控制难度、地方政府职能的不甚合理和存在错位、外部监督作用发挥乏力是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有效化解和防控应采取坚决遏止增量隐性债务、加大存量违规举债整改力度、进一步持续推进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加快构建以发行地方债券为主的新形势下多元融资模式、积极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科学、高效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基础数据库、加大规范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公开和信息披露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