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殿成 《侨园》2007,(3):2-5
韩国韩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联合总会总会长韩晟昊博士,韩国华侨。他的人生历程充满了传奇:与数位韩国总统交好,被称为他们的私人保健医生;受卢泰愚总统之托,秘密前往中国联络中韩建交之事;获得了代表韩国最高荣誉的国民勋章……  相似文献   

2.
壹·侨讯     
《侨园》2013,(4):3-3
<正>中国梦:在美华人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近日,一些在美华侨华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道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他们愿从自身做起为中国梦早日实现贡献力量。纽约三江公所主席傅先清说,中国强盛了,华侨华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赢得的尊重更多了。正是因为有强大繁荣的祖(籍)国提供可靠支撑,华侨华人才能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位海外华人共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  相似文献   

3.
12月22日。丹东侨办组织在丹旅朝华侨学生举办了“颂回归、迎千禧”联欢会。丹东侨办主任赵万忠说:澳门刚刚回到祖国怀抱,又将迎来千禧年的到来,喜气洋洋的中国人正在昂首阔步迈向21世纪。他希望华侨学生要真正担负起跨世纪历史重担,刻苦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中国古老文化。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之后,旅朝华侨等在愉悦的气氛中表演了文艺节目等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4.
《侨园》2009,(9)
李君哲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归国华侨.曾任辽宁省沈阳新型建材总厂车间主任、计划科长、厂办主任等职务:调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后,任对外经济研究室主任,他还曾任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辽宁省直机关三胞联谊会副会长等职.  相似文献   

5.
在宝钢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的宽敞大院里,一辆乌黑闪亮的小轿车尾随着一辆吉普车缓缓驶入。“后面是哪位领导来了?”刚从吉普车上下来的公司领导心里一震,正欲前去迎接,忽见轿车门开,走出个衣着“入时”的青年。公司领导仔细一看,原来是本公司一个工程队的青年工人小周。提起小周,大家都称他“土华侨”。他十分醉心于当“华侨”,学洋派,讲阔气。他对别人说:“干我们建筑行业没意思,太苦也太土,你看华侨回国,一个个多神气!”于是,他热烈追求着华侨生活。这一次,他正是为了显赫一下自己的“华侨气派”,特意到火车站租了一辆小轿车一路兜风到  相似文献   

6.
一月·侨情     
《侨园》2012,(10):4
全球华侨华人组织借"九·一八"多种形式抗议日本"购买"钓鱼岛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1周年,在这一天,全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及社团组织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强烈谴责日本"购买"钓鱼岛,非法侵占中国领土的可耻行径。英国、菲律宾、印尼、意大利、加拿大、美国等国华侨华人纷纷举行"保钓"示威游行活动,抗议日本侵犯中国钓鱼岛主  相似文献   

7.
澳侨 《侨园》2008,(2):12-13
在1868年的古巴独立战争中,旅古华侨做出了重要贡献.古巴人民的评价是:"在古巴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是逃兵,在古巴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是叛徒."在当代旅古华侨为古巴社会进步与发展同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且涌现出一批像邵黄这样优秀的代表人物.那么,邵黄是怎么走上革命道路的呢?不久前,邵黄将军接受了记者采访,畅谈了他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7,(12)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刚一结束,马上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热议的话题。他们纷纷表示,十九大描绘的中国未来发展宏伟蓝图令海外侨胞深受鼓舞,根深才能叶茂,祖(籍)国的繁荣昌盛永远是海外华侨华人最坚强的后盾。"祖(籍)国的发展强大与我们密切相关,中国过去五年取得的巨大成绩,让我们这些海外华侨华人由衷自豪,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高效有力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海外华侨最早的教育场所——1691年,雅加达华人公馆建立私塾式的义学,这是海外华侨最早的教育场所。1729年它附设于华侨医院养济院内,后停办。1787年,华侨又在华侨庙宇金德院内重办义塾,称作明德书院。中国第一所侨资办的学校——1872年,中国第一位留美大学毕业生——华侨教育家容闳(1828—1912,广东珠海人)发起创办了香山县南屏乡的甄贤学校(今珠海市南屏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由海外华侨回乡捐资创办的学校。中国最早的侨资企业——1862年,秘鲁一位黎姓华侨携资回国,与他人在广州创办万兴隆出口行。该行资金一万两银子,股东多为古巴、秘鲁、美国华侨,主要经营商业、汇兑和药材,这是中国最早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的新年钟声刚刚敲过,从祖国心脏北京又吹响了振兴中华的进军号角。 一月二日,人民大会堂里星汉灿烂,群英荟萃。全国归侨、侨眷、侨务工作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开幕。廖承志在大会的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赞扬了广大华侨、归侨、侨眷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征途中所建树的丰功伟绩。他号召广大侨胞团结起来,汇成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担国的繁荣、富强和统一作出新的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民主共和思想随着革命的发展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革命的开展离不开华侨的大力支持,孙中山先生盛赞"华侨是革命之母"。海外华侨尤其是新马华侨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槟城作为当时同盟会的机关总部,它在地理和经济上的优势为华侨有财力和人力支持革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革命思想在槟城华人社会中广泛传播,从上层到中下层革命热情高涨,为革命提供了巨大的财力支持;同时,槟城阅书报社也为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华侨为革命做出的贡献体现了"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华侨精神。  相似文献   

12.
南加州华人动用飞机 2万多名来自南加州各地的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以及美国友人,6月28日晚上举行盛大游行集会,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下午2点不到,来自洛杉矶地区以及圣地亚哥、凤凰城等地的华侨华人和中国留学生,冒着高温陆续汇集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所在地——东洛杉矶体育场。彩旗、中美两国国旗、紫荆花旗以及各种横幅、标语、汽球、鲜花,逐渐汇成了壮观动人的场面。  相似文献   

13.
王明譞 《学理论》2012,(31):116-117
":华侨是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介绍华侨的基本现状,以有关华侨国内权益保护的现行立法为出发点,评析其可行性与必要性,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为借鉴对象,提出贯彻一般法,以分散式立法模式保护华侨国内权益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麻卓民 《侨园》2006,(3):12-13
西班牙巴塞罗那华侨华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27年。当时,一些青田小贩在巴塞罗那从事小商品买卖。50年代初,香港一些神职人员开始来到巴塞罗那,后来一些台湾同胞和少数从其它欧洲国家过来的侨胞也相继到来。1973年中西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大陆同胞也开始陆陆续续进入巴塞罗那。90年代初,巴塞罗那华侨华人有了快速的发展,到2005年底,加泰罗尼亚华侨华人总数已经达到2.1万,占当地外国移民的2.33%。华侨华人大都集中在巴塞罗那及其周边地区。华侨华人遍及当地各行业20世纪90年代之前,巴塞罗那华侨华人基本上都从事中国餐馆业,到1995年,中国餐…  相似文献   

15.
王光华 《侨园》2002,(6):36-37
生活在韩国的3万多华侨华人,近年来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陆续“再移民”到美洲和欧洲一些国家,也有到台湾或香港定居的,华侨华人人数日见减少,韩华社会日渐式微,与其他一些国家日渐兴旺的华侨华人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华侨华人旅居韩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朝鲜半岛地区的华侨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南部谋生,并逐渐融入当地社会,成为古代朝鲜华族。近代朝鲜华侨历史的先驱当属来自中国广东省高要县的著名华商谭杰生(又名谭以时)先生。1874年,谭杰生在汉城开办同顺泰贸易商行。其后,业务不断扩展,该商行在仁川、釜山、元山、群山和中国上海、广州、香港及日本长崎开设分行,主要经营中国的丝绸、中药和朝鲜的  相似文献   

16.
石岩 《侨园》2022,(7):69+1-5
<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数已超过6000万,东南亚是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提起东南亚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贡献,不少人会想起抗战时期的南侨机工。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国羽毛球队从蹒跚起步到“梦之队”的筑造,离不开新中国成立初期回国的东南亚华侨的贡献,比如一对培养了6位世界冠军的马来西亚归侨夫妇——傅汉洵和曾秀英。而有一位驰骋世界赛场几十年、与海外侨胞感情颇深的国际体坛名人,更是创造了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历史和巅峰,他就是“金牌教练”李永波。  相似文献   

17.
王永贵 《侨园》2013,(9):68-69
<正>(接上期)旅居朝鲜的华侨很重视子女的教育。日帝统治时期,华侨身在国外,生活贫困,但仍想方设法让儿女读书识字。华侨们亲身体会到不识字的苦,总想在居住地能创办自己民族的学校。虽然日本人在朝鲜各地都设立了日本学校,但作为中国人华侨不愿把子女送到日本学校,因此当时各地华侨迫切要求创办华侨子弟学校,特  相似文献   

18.
随着《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一书在市面上流行,韩晟昊的名字已为很多人所知晓。韩晟昊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中国东北。抗战胜利后,因莫须有的罪名,他逃往韩国。在韩国,他当过国民党高级特工,并因此受过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的单独召见。后来,他毅然脱离国民党特工组织,做过华侨学校校长,自  相似文献   

19.
廖元 《瞭望》1984,(20)
尼日尔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赛义尼·孔切是尼中两国友好关系的开拓者。十年前,他在执政后三个月,就派政府代表团访问我国,两国签署了建交公报,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议定。一九七七年九月,他亲自访华,促进了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孔切主席这次重访中国,是在为增进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新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提高做好侨务工作的自觉性辽宁省侨务办公室许安吉在小平同志关于侨务工作诸多的论述中,他把发挥海外侨胞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视为“独特机遇”,这与他对华侨、华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20世纪后半叶世界华侨华人的最新发展的客观认识和分析是分不开的。小平同志关于侨务工作的大量论述,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客观地阐述了华侨群体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论述了做好侨务工作、关心爱护华侨,对祖国建设、振兴中华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了侨务工作的方向。实践证明,“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