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格化管理蕴含了资源共享与协同治理的理念。郑州市实施网格化管理以来,社会基层管理创新成效显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基层社会管理的精确化、高效化水平,但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而言,尚存在着社会和谐度、社会参与度不足,治理手段单一、服务功能不强等缺陷。因此,在坚持网格化、社会化方向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依托"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协同作用,全面提升郑州市网格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本文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针对现阶段我国必须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外安全局势,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相互叠加、耦合和演化所形成系统性风险而产生的复合型影响。融合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构建大安全格局,突出应急管理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中必须加强的四个治理方面的工作内容,提出提高应急管理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内容措施。从而更好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谱写好中国梦的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有着自己的鲜明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始终有着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奋斗目标。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经济基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结构深刻变化,特别是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后,党的传统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4.
社会生活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社会组织、公权机构互为表里、相互协调而织就的生活网络.在宪法学中对于社会治理的反思与关注主要集中在培育社会自治,并在培育社会自治的基础上谐调社会治理与社会自治以期达到耦合.因此,公权机构的社会治理行为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自治行为的耦合是求得社会生活和谐的关键.社会生活的和谐又非简单的制度生造,而是以对人的同等尊重为核心.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县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场域,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的基本方向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成了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素。浙江以矛调中心建设为牵引的县域社会治理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是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可以从价值、主体、方法、规则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治理的概念兴起于20世纪末,它强调多元的分散主体达成多边互动的合作网络。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面临着社会事务日益复杂化和社会生活多样化的新形势,社会治理应成为未来社会体制建构的基本形态。本文对治理的基本内涵、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及改革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是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南京市及下属辖区的实地调查,聚焦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创新,提炼出民营企业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坚持党建引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治理平台、反哺乡村振兴、深耕乡土文化等,所形成...  相似文献   

8.
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场域。加强社区建设是转型期实现有效社会治理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基础路径。目前社区建设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自治能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为此,要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来加强社区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变迁、未来趋势及内在约束看,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就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逻辑起点,以农民、基层政权、国家为关键治理主体,以效率、平等、稳定为基本治理目标,将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不断优化治理结构、增强治理成效的过程。要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就要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制度创新,特别是要在城乡一体化和协同治理原则下,破解阻碍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的利益是其根本的价值追求,民意是其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社会治理模式,则正是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保人民的安居乐业。本文的思考以民意为切入点,分析现阶段我国社会治理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并且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社会治理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主要面临四大困境:一是行政权与自治权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二是村民自治异化为村两委自治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三是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仍然比较缺失;四是农村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参与机制仍然没有根本形成。鉴此,需要采取以下应对举措:一要创新政府治理方式,努力建构政府、市场、社会良性互动的多中心协商对话机制;二要完善社会参与,创新村民自治机制;三要大力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建构农村基层社会互助合作机制。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还需要坚持四个原则,即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坚持农民权益至上、农民利益优先的原则,坚持依法治理、规范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国家治理模式从管控型向合作型转变,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张家港市社会组织发展践行政社互动、服务行政治理理念,充分发挥协调、服务、领航及调解功能,为社会组织自治设计了一条极具创新价值的发展路径,促进了全方位、多层次社会管理格局的形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地方样本。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容,提出了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的目标。正确认识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准确把握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特点,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目标,明确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战略与策略,为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起过重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必须以统一战线作为基本策略,发挥统一战线融合不同社会阶层、传达社情民意、应对国家安全威胁的重要潜在职能,不断提高党的社会治理能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最新理念的提出,既是对现实社会变迁与民众需求变化的回应,也是对社会转型背景下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结构变化的反映,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秩序与活力再平衡的重要举措和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注重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将以一种扎根中国社会文化土壤的社会团结机制凝聚社会建设多维度合力,其制度建设具有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中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将极大增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对推动全球治理思维和治理话语转变以及社会学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新疆是国家安全问题交织的重要场域,在全国安全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根本指导思想,内容涉及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新疆社会安全治理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强化认同构建,巩固去极端化成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安全治理格局,服务于维护国家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17.
公共行政范式的变迁掀起了社会地区差治理转型的浪潮。在转型过程中,各国大多用一种效率较高的制度安排代替原来效率较低的制度安排,不约而同的将效率价值放在优先位置。但是,作为治理的公共行政除了效率价值之外,还包括公平、责任和秩序等多元价值。单纯强调效率价值容易造成新的社会治理危机,未来的社会转型应该实现多元价值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民政部门作为主管社会民政事务的政府组成部门,在社会服务中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建设,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自治功能不断完善,从而加强民政工作创新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立社会治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依法治理。本文通过对社会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分析,阐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指出中国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依照法律治理社会问题,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实践初步形成了七种社会治理创新模式,这些模式在化解社会矛盾、改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这些模式仍然存在实现社会公正的制度规则不足,重管轻治、重政府治理轻社会协同,法制化治理缺失和虚拟社会管理探索不足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要通过进一步更新观念、建设基于社会公正的制度规则、利用大数据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由人治转向法治、建立涉及民生的信息公开机制和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政府—公民合作的协同型社会治理模式等措施来完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以推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