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作为中共中央派驻莫斯科共产国际的常驻机构,1933年至1937年参与或直接领导了中共东北党的工作,根据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指导建立了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东北抗日联军的成立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其对东北党组织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撤销了中共满洲省委,以四大游击区为中心建立了党的领导机构,客观上适应了东北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但由于未能建立起东北党组织统一的领导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抗联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在满洲省委撤销过程中组织方式上的问题与失误,也给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海伦有着一段荡气回肠的抗日斗争历史。海伦抗日游击队在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上赫赫有名。1936年2月20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东北抗日联军第1—6军军长杨靖宇、赵尚志和周保中等名义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在这个历史文献中,海伦游击队与汤原游击队齐名,列入"宣言"的倡导者之一。由于海伦游击队后来失败了,没有像汤原游击队那样发展壮大起来,后来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因  相似文献   

3.
在中共领导成员中,王明是对东北抗日斗争施加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从1933年1月起,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的王明,取得共产国际的同意,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直接向东北党组织发出指示.这以后,东北地区党组织接受中共中央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西方面的领导。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开始后,东北地区党的工作完全由王明为首的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领导,直到ig37年11月王明回国.这期间,主要是按照王明的决策,党在东北抗日斗争中的策略、游击战术、领导机构,作了重大调整。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和抗日斗争的高潮,也恰在…  相似文献   

4.
杨松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既是唯一深入东北实际,在第一线领导和参加东北抗日斗争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东北抗联最杰出的政治和党务工作者:又是党中央高度评价和信任的抗联干部.毛泽东领导东北抗日斗争的最主要助手。曾先后担任满洲省委巡视员、吉东特委第一任书记、东北抗联第4军政委、延安中央东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实际主持工作)等职。  相似文献   

5.
赵俊清 《世纪桥》2012,(20):14-18
1936年2月,原东满特委书记魏拯民参加完共产国际七大,从莫斯科回东北带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关于撤销满洲省委和成立南满、东满、吉东、松江四个省委的具体指示。之后,东北各地即开始党的组织机构调整工作。一中共满洲省委是1927年成立的。这一统一的东北党的领导机构,在领导东北各族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斗争中,做了大量工作。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站在抗日斗争最前线,曾先于党中央发表抗日宣言,号召  相似文献   

6.
雪冷血热     
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共产国际执委第十二次全会精神和部分参加东北抗战的同志的汇报,写了一封《中共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即后来通称的“1·26”指示信。指示信是王明代中央起草的。王明当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政治局书记处书记。  相似文献   

7.
由于东北形成了四大游击区,加上共产国际路线策略转变的影响,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东北党组织机构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和改变,撤销了中共满洲省委建立了四省委。这种调整符合东北的实际斗争情况,但也存在错误和疏漏。特别是中共满洲省委撤销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没有对四省委实行统一领导,给东北抗日游击斗争带来消极影响,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王进 《党的文献》2017,(3):108-112
1933年秋天,共产国际派到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李德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瑞金。根据联共(布)、共产国际档案记载,李德到瑞金的时间为1933年9月26日。据李德回忆,几天后,中央就在他的住处召开"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军事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议。根据史料,1933年10月2日,李德制定了《东方军应消灭硝石等地敌人》《对东方军中央军作战行动的指示》等军事命令。这些军事命令正是按照李德在会上的判断和建议作出的。由此,笔者认为,1933年10月2日就是"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1935年6月3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给东北负责同志的秘密信》(即著名的六三指示信)中,高度评价了以罗登贤为首的一批东北抗日先烈,赞誉他们是“抗日英雄,阶级战士”。这其中有一位从沈阳走出的传奇式人物,一位出身于民族资本家的共产党员,他就是中共宁安县委书记,密山游击队队长朱守一(周子歧)。  相似文献   

10.
胡惠彬 《世纪桥》2008,(15):44-46
<正>三、东北抗日联军(一)东北抗日联军第3——11军(师以上)领导人1936年2月,根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相关决定和《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要求,东北人民革命军等各部队先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11军。其中。活动在北满和吉东地区的各部队先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3——11军。各军(师以上)的领导人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1931年11月至1940年2月期间,参与领导了东北抗战,努力贯彻落实共产国际七大路线,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抗战路线,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条重要的抗日战线,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有个概括地评价,即两头好,中间坏。而东北抗日战争的前期正是处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错误较多的时期。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好不是完全好,坏也绝不是~无是处。本文试图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对共产国际和中共代表团对东北抗日斗争前期的指导作一探讨。一、共产国际和中共代表团对东北抗日斗争前期给予了积极有效的指导(-)及时调整了策略方针,促进了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事实,共产国际首先在东北这一特殊环境下,放弃了建立苏维埃和红军,进行…  相似文献   

13.
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简称中共代表团)向中共东北党组织发出了《中共给满洲省委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一二六指示信》),明确提出了在东北建立反日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标志党在东北策略方针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3年6月14日《红色中华》第85期第2版,该版刊发了《红军援助义勇军》《五卅大会上的募捐运动》《上杭群众为义军踊跃募捐》《东北义勇军是东北民众的抗日武装》《邮政总局邮务工人热烈捐助义勇军》等消息报道,配登了"猛烈开展民族革命战争!把工农红军与华北义勇军的斗争汇合起来!"标语。在报道中配有一幅《民族革命战争与义勇军的斗争联合起来!》的漫画。这一幅署名胡烈的漫画,  相似文献   

15.
尚金州 《党史纵横》2010,(2):38-38,37
1946年初,冯仲云在陈云的指示下,撰写了《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一书,这是第一部全面记述抗联斗争全过程的著作。书中收入了一篇名为《背荫河畔的杀人工厂》的文章,揭开了臭名昭著的日本法西斯“731”细菌战杀人魔窟的冰山一角。这篇文章的资料来源,就是1936年抗联名将刘海涛在共产国际所作的抗联情况报告。刘海涛是东北抗联中唯一一个攻入过“731”的将军,也是向全世界控诉日本法西斯细菌战罪行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党中央、毛泽东与东北抗日联军之间,陈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他在领导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期间,为贯彻执行遵义会议以来党中央政治路线、向东北抗日联军宣传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在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中,唯一直接领导过东北抗日斗争的就是陈云。1935年8月,陈云奉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之命前  相似文献   

17.
1933年秋天,共产国际派到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李德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瑞金.根据联共(布)、共产国际档案记载,李德到瑞金的时间为1933年9月26日.据李德回忆,几天后,中央就在他的住处召开“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军事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议.根据史料,1933年10月2日,李德制定了《东方军应消灭硝石等地敌人》《对东方军中央军作战行动的指示》等军事命令.这些军事命令正是按照李德在会上的判断和建议作出的.由此,笔者认为,1933年10月2日就是“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1933年4月,东北抗日前线诞生了一个特殊的抗日政权,称“华东共和国”。《百年潮》刊文介绍说:当时“只是因日军严密封锁。南京国民政府又对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冷漠对待,置若罔闻,华东共和国鲜为人知”。今天,尽管抗战胜利已过去了近七十年,人们在享受胜利带来的果实后,那“在民族灾难惨烈,民众拼死抗争”时的历史,我们仍然不应该遗忘。  相似文献   

19.
李颖 《理论建设》2005,(1):29-31
在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的参与和支持下,《整理党务案》出笼,同样是迫于鲍罗廷的压力,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接受了《整理党务案》。陈独秀从始至终都不是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决定者。其后,陈独秀发表《给蒋介石的一封信》,此信并非像以往许多人讲的那样,是陈独秀对蒋介石的妥协,而是对蒋介石行为的公开批驳和直接斗争。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一直致力于并直接领导了东北的抗日斗争。红军长征后,中共中央与东北地区党组织失去直接联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完全领导了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不久,中共东北党组织、东北抗联部队同中共代表团的联系又完全断绝。但是,此后不仅东北党的组织和东北抗日部队时刻都在寻找着与中央联系的机会,同时,中共中央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也十分关心东北的抗日斗争。无论从民族利益出发,还是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无论是从战时需要出发,还是从战后的需求考虑,中共中央始终是以战略的眼光,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