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功能互补,还能满足游客在感受文化内涵和增强旅游体验方面的需求,有利于提升文旅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新发展理念出发,分析文旅产业融合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效益,探讨百色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以创新文旅产业发展理念提升游客体验,发挥内外协同效应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区域内生态修复与资源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布局发挥文旅产业集聚效应,共建共享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促进百色市文旅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0,(7)
正文旅产业以满足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为目标,以打造文化景观、建设文博设施、提供文旅产品、举办节事活动、传播地方文化为主要业务。发展文旅产业,有利于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延长游客驻留时间、扩大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有利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互促和共同增收。内蒙古是我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区,文旅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的旅游景区、旅游品牌。然而,内蒙古文旅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尚需解决好当前在资源开发、企业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石茂彪 《当代贵州》2016,(34):22-23
正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仡佬文化、丹砂文化、生态资源"四大优势,以"旅游+"的理念推进全域旅游。近年来,务川坚定不移地推进"文旅产业化"战略,把大干文旅产业、干大文旅产业,作为拉动县域经济的"火车头",扩大对外开放的"金名片",助推富民兴县的"主抓手",全县文旅产业呈现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文旅产业风起云涌、好戏连台、方兴未艾。谋定而后动方能主动融入旅游已成为大部分人生活的一部分,更需要的是全方位布局。思路决定出路。以"世界的仡佬·仡佬的世界"为旅游品牌定位,紧紧围绕打造山地特色旅游,推进全境域  相似文献   

4.
《奋斗》2023,(11):54-5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文旅融合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佳木斯市切实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不断繁荣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壮大文旅产业,坚持把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作为巩固民族团结,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巩固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推动了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旅融合"发展是运城文化旅游业的重要引擎,尤其是进入新时代,运城要努力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针对运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地处黄河金三角等人文和地域优势,运城要努力从以下三方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一是统筹布局,加快推进文旅顶层融合,丰富完善运城文化旅游新思路;二是创新方式,加快推进文旅产品融合,倾力打造运城文化旅游新产品;三是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文旅营销融合,全面展示运城文化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6.
正武陵山旅游产业及旅游产品开发,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业态,包括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健康养生旅游、游学旅游等。可以引进营地运营经验,并制定相关的标准体系,发展康养、体育、自驾车房车游。5月26日,以"山水同源武陵同梦"为主题的"2021·中国武陵文旅峰会"在重庆武隆举行。这是贵州、重庆、湖南、湖北4省市文旅部门首次跨区域合作,为此,本刊邀请到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4省市文旅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7.
从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城出发,沿着坪坦河逆行而上,不用1个小时便进入"百里侗文化长廊"的核心腹地坪坦乡。美丽的皇都侗歌文旅小镇便坐落于此。皇都侗歌文旅小镇区域总面积146平方公里,总人口20400人。近年来,通道侗族自治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优势,致力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功打造了以皇都侗歌文旅小镇为核心的一系列景区业态,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到皇都侗歌文旅小镇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皇都侗歌甜,侗族音乐很好,我们要让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文化体育旅游融合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产业演进的新模式、产业升级的新动能。推动文体旅产业融合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路径。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的核心是获取资源重新配置效率,通过资源共享、要素渗透、业态耦合、市场叠加、规制创新五大作用机制,一体化发展、产业重组、产业延伸、产业渗透四种模式,形成两业融合、三业融合的新型价值链。目前,国内外主要从"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文化+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结合我国实际,推动文体旅产业融合有四个路径选择,即以赛事资源为核心发展体育旅游、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升级文化旅游、以业态融合为纽带融通文化与体育、以产业生态为核心促进文体旅融合。  相似文献   

9.
尹宏 《先锋》2023,(11):38-3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和文明趋势,为城市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文旅经济是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急先锋和引领者。当前,成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抢抓数字科技与文旅融合的机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旅产业规模和效率,推动文旅产业模式和业态变革,拓展文旅产品的营销渠道,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2020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第七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被称为四川省文旅"三会"。2020年9月,在四川省乐山市举办的四川省文旅"三会"中,相继成立的"巴蜀世界遗产联盟"与"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成为乐山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文旅新时代     
正2020年初,当人们洗尽旧尘、换上新颜准备迎接新年时,期待中本该热闹的春节传统文化活动、特色灯会、美食展览、假日休闲旅游等主题性活动,都被新型冠状病毒按下了暂停键,疫情让文旅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噩梦。好在我们盼来了春暖花开,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疫情慢慢过去,一切缓缓回到正轨。疫情之后如何重整文旅产业,是摆在文旅人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5·18国际博物馆日"、 2020"中国旅游日"、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随着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升级,旅游已成为人们进行绿色低碳生活的重要休闲方式。乌鲁木齐县特色文化旅游小镇是绿色低碳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针对乌鲁木齐县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提出建设“旅游+民族文化”的特色文旅小镇;打造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建立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平台,实现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利用“互联网+”的智能科技手段,进行全方位宣传营销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何晶 《奋斗》2023,(3):33-3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冰雪旅游作为发展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等冰雪经济的核心要素,是黑龙江省促进资源转化、做强冰雪产业、实现文旅融合的优势所在,必须在资源整合、产业契合、业务结合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融合,推动黑龙江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把"1+4"作为公司发展的主投方向,"1"即贵安新区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4"即大数据、大文旅、大健康、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一新",相关产业活力迸发,成为助推新区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大数据,是贵州生长的"智慧树",开采的"钻石矿";大健康,作为大数据产业的"姊妹篇",正逐渐成为贵州省打造的又一张名片;大文旅,作为大生态下文化与旅游的新产物,未来必定会成为一个城  相似文献   

15.
全威帆 《先锋》2024,(3):46-48
<正>世园会是世界园艺界的“奥林匹克”,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为迎接这一国际盛会,成都将推出春夏秋三季“限定”世园会主题文旅活动,开展花市、蚕市、锦市等新“十二月市”系列促消费活动,一体推进营城兴业惠民,以重要赛会成功举办推动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市民获得感。结合季节变化推出主题文旅产品成都如何围绕世园会,推进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成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6.
正六枝特区紧紧围绕"全域景区、全域旅游"理念,探索出一条基础设施大提档、景区面貌大改观、对外形象大提升、特色文化大繁荣的"旅游+"发展之路。六枝特区紧紧围绕"全域景区、全域旅游"理念,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文旅一体化、城旅一体化、农旅一体化、体旅一体化"思路,做足"文、城、农、体"文章,探索出一条"旅游+"特色旅游发展之路。2017年上半年,六枝特区共接待游客350.3万人次,同比增长78%。旅游总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9,(24)
正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闭幕后,全省文旅战线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谋划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方向和路径,确立以"向打造好‘两座金山银山’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为目标,以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重点,持续放大产业优势,不断提升龙江旅游首位度,切实把我省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一、突出政策引领,描绘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加快编制《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0)》《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9,(10)
正黑龙江省文化旅游系统肩负着"六个强省"中的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任务,我们将按照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的部署,深入落实中央"八字方针"部署,围绕"向融合创新要高质量发展""向打造好‘两座金山银山’要高质量发展",以实施"六项工程"、构建"六个体系"为重点,扎实做好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和旅游篇章。一是以实施文旅惠民工程、构建现代公共文旅服务体系为载体,促进公共文旅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景区文化活动、旅游厕所、公共数  相似文献   

19.
本刊编辑部 《奋斗》2023,(11):38-39
<正>文旅“活”起来,经济才能“火”起来!文旅产业是促消费、扩内需、稳就业的重要抓手,也是拉动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因素。随着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火爆的消费景象、澎湃的消费潜力,让人们看到发展文旅产业对于激发经济活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培育文旅产业发展动能、推动文旅产业提质赋能,必将为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平凉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制约明显,产业发展层次低、效益不高,从业人员结构性矛盾突出、服务质量急需提高等突出问题。因此,建议从创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增强竞争实力,发挥资源优势、健全产业要素,加大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突出规范管理、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升平凉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