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与内涵粮食安全的概念被广泛接受,是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中对粮食安全所作的阐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安全不同于"世界粮食安全",它是在立足本国粮食资源基础上,既要充分利用国际粮食资源,分享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福利,又要充分估计可能  相似文献   

2.
"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决定》第四部分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第一条政策措施提出来,而且提出"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首位",是基于对当前  相似文献   

3.
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粮食安全与实现粮食安全应坚持的原则什么是粮食安全?大致有以下三种理解:第一,粮食安全就是保持很高的粮食自给水平。第二,粮食安全就是期末库存的粮食足以维持新粮上市前的社会消费需求。第三,粮食安全就是社会上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足够的粮食。这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  相似文献   

4.
正从种植端到仓储端,贵州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做好粮食种植和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提升粮食储备能力。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硬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经济界委员时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成为2020年贵州农业生  相似文献   

5.
从粮食安全看湖南粮食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之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一、国家粮食安全不容忽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4年在世界粮食大会上把粮食安全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世界粮食安全的库存应达到消费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均能从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的、安全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他们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指“国家满…  相似文献   

6.
全面贯彻落实新粮食安全观做大做强国家级制种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旺泽 《党建》2021,(3):20-22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关乎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明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前,我国粮食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但粮食供需形势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供求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化为结构性矛盾。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进入新发展阶段,黑龙江省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应在确保粮食供给总量充裕基础上,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粮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前,我国粮食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但粮食供需形势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供求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化为结构性矛盾。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进入新发展阶段,黑龙江省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应在确保粮食供给总量充裕基础上,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粮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贾晶 《奋斗》2020,(7):72-72
仓廪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向来是中国人的粮食安全观。《尚书·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稳定。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黑龙江粮食在‘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中的地位,不负国家期望,坚决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我省要巩固粮食生产大省地位,保障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保障中国饭碗装中国粮食.  相似文献   

10.
王宪魁 《奋斗》2022,(5):16-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相似文献   

11.
全面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求是》2014,(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坚守"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碗  相似文献   

12.
张启良 《求实》2000,(1):33-35
20世纪70年代,世界粮食危机发生,粮食问题一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为此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其定义为:“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足够的食品”。1983年4月,FAO世界粮食委员会通过了时任总干事的爱德华·萨乌马提出的粮食安全新概念,内容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按照这个概念,粮食安全包括三项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8,(12):6-7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十三亿人口的国家,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粮食问题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掉以轻心。胡锦涛总书记把粮食安全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能源战略、石油储备、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一并列为七个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1998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下滑,粮食供求形势由宽松转为偏紧,党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粮食安全问题再度成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我们从北京市粮食流通工作的实际出发,在完善政策、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等方面,对建立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王刚毅  赵常娥 《奋斗》2022,(3):37-3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共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全省经济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强调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近年来,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牢牢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粮食产量已连续4年超过750亿公斤,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对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黄世贤孙家驹一粮食安全问题是在1972-1974年世界上发生了战后最严重的粮食危机的情况下提出并日益受到重视的。世界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为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安全的和富有的营养的食物,以维持一种健康、活跃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李征 《理论建设》2014,(1):73-75,112
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粮食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家在粮食安全上,必须牢牢掌控话语权。而处于粮食主产区一线的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国家掌控粮源的有力抓手,保证国家粮食供应的关键所在。只有科学布局国有粮企收储网点,依托基层一线国有粮企"接地气"的特点,及"点多面广"的区位优势,才能把握粮食收购市场的话语权,发挥国有粮企主渠道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曹众 《奋斗》2022,(7):53-54
<正>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经国利民,法是重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背景下,必须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加快实现粮食安全保障从政策治理到法治治理的根本转变,在法制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高度重视该项立法。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21,(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6次考察东北,3年内两次考察黑龙江,亲自为龙江振兴发展把脉问诊、指路定向。在农业发展方面,更是给出了"压舱石""大熊猫""排头兵"三大关键词,指明了龙江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一、"压舱石":巩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地位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具有战略意义。土地流转是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趋势。土地流转在提高粮食单产、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抛荒地的复耕等方面对粮食安全又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乱用耕地、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又对粮食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因此,必须审慎推进河南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