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初冬时节,牡丹江的支流——乌斯浑河在漫漫草木枯黄中静静流淌。"乌斯浑"是满语,有凶狠的河流之意。80年前,这条裹挟着侵华日军罪恶子弹的凶狠之河,吞噬了8条宁死不屈的英雄女儿。而今,"八女投江"纪念碑矗立在乌斯浑河东岸,透过历史的尘烟,深情凝望着这片承载过血与火的土地锻铸出的富饶与祥和。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  相似文献   

2.
“八女投江”的壮举记载,最早始见于周保中将军的日记(1938年11月4日):“五军关师长书范,于西南远征归抵刁翎,半月前,在三家子方向拟渡乌斯浑河。拂晓正渡之际,受日贼河东伏兵袭击,高丽民族解放有深人革命历史之金世峰及妇女冷云(郑××)、杨秀珍等八人,悉行溺江捐躯”,“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这段日记显然是周保中将军听到下属们的汇报记录而成,字里行间充满着崇敬与悲痛。但具体情况他可能没了解到,只  相似文献   

3.
王丽文 《世纪桥》2010,(24):60-60
乌斯浑河 有一支凄美的挽歌 乌斯浑河 蜿蜒曲折磅礴 日夜流淌着 一支凄美的挽歌  相似文献   

4.
刘少民  郝兵 《党建》2005,(6):37-38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是抗战时期“八女投江”故事的发生地。几十年来,270万牡丹江市人民在八女精神鼓舞下,不懈拼搏,顽强进取,使昔日一座贫穷的边陲小城,以一种全新的对俄经贸城形象,让世人刮目相看。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时,我们来到了这座英雄的城市。当我们换乘的车子从牡丹江出发,奔波了约3个小时后,英雄壮烈殉国的地方———流经林口县雕翎镇境内的乌斯浑河,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乌斯浑为满语“凶狠的河流”之意,全长140多公里,在不远处注入牡丹江。67年前深秋的一天,东北抗日联军五军一部经历一场恶战后,撤退到乌斯浑河…  相似文献   

5.
《湘潮》1995,(4)
“八女投江”是怎么回事抗日战争中,我国东北曾有过“八女投江”的壮举。关于此事的记载,最早见于周保中将军1938年11月4日的日记:“五军师长书范,于西南远征归抵刁翎,半月前,在三家子方向拟渡乌斯浑河。拂晓正渡之际受日贼河东伏兵袭击,高丽民族解放有深久...  相似文献   

6.
正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位于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距林口县城90公里,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8年夏,日伪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五军主力部队向西南远征。10月下旬的一天,抗联第五军第一师百余人队伍远征回返,途经林口县境内乌斯浑河畔时,日军闻讯,集合1000多名日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  相似文献   

7.
端武 《世纪桥》2005,(8):92-93
在中国人民欢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作家王敬文以著名而壮烈的东北抗联‘八女投江’事迹为题材的长篇传记小说《霜冷的乌斯浑河》已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了。作者怀着对八位女烈士无限崇敬的深厚感情,以冷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以抗联五军妇女团参加“西征”为背景.以“八女投江”这一英雄壮举为高潮.谱写了我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战士.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战斗在血雨腥风的白山黑水间.给日本侵略者一次又一次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8.
在东北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38年10月,抗税五军某部以指导员冷云为首的八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与日伪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弹尽路绝的危急时刻,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手挽着手,肩靠着肩。一齐走进汹涌澎湃的乌斯浑河,用生命铸造了“八女投江”的历史丰碑。八名女战士的英雄壮举,震惊中外,成为抗联战士乃至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精神武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今天,“八女投江”的业绩仍然是我们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食粮。(-)回首中华五千年,一条红线贯穿其中,暨广嘉无垠的沃土孕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开发和捍…  相似文献   

9.
正一地以文传,说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可以通过文艺的力量,使之扬名,并永久地存留。广袤的黑龙江省,在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就有松花江、乌斯浑河、呼兰河等水系,通过一首歌曲或者是一部书而扬名天下。在20世纪50年代,与呼兰河交汇的诺敏河,则是因为安波创作的话剧《春风吹到诺敏河》而扬名全国。事情的追述,要从发生在东北农村的伟大变革说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6,(8)
正在锅盔山的脚下,有一条小河,看上去不太宽阔,却源远流长,它一百多公里长的河流,像是飘在山脉里的一条绵长丝带,沿着起伏的丘陵逶迤而下,穿过狭长的林口大地,然后注入到了牡丹江。别看这河不大,可它暴涨起来,水势不小,因而早先的满语就叫它乌斯浑河,意思是说它很凶猛很凶烈。  相似文献   

11.
对今天生活在花团锦簇、和平宁静里的中国青年来说,追索半个世纪前那残酷战争的一幕,似乎是一种沉重。然而,当我们来到一片冰凉的荒原,见到那在寒风中屹立的墓碑时,心中的沉重则变成了一种排遭不去的思念。在乌斯浑河冰封的河畔,安睡着八位年轻女性。她们当年也有花一样美好的向往,她们也希望生活在温暖、幸福之中。但是,为了未来的中国,她们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多么应该经常祭奠她们,使她们不再寂寞、孤单呀!  相似文献   

12.
正9月6日,农历八月初八,黔西南州重大民族节日"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在兴仁市鲤鱼村举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庆佳节。"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是黔西南州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鲤鱼村有"最美苗乡"之美誉,是"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的发源地。"八月八"源于一个美丽的苗族民间传说。相传远古时代,天降大雨,  相似文献   

13.
<正>鉴古可以知今。历史巨人毛泽东一贯强调"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研读历史。《三国志》作为《二十四史》中著名的"前四史"之一,更是他反复研读的对象。据统计,毛泽东晚年读的《二十四史》文本,写下批注文字的共有15种史198条,3583个字。其中对《三国志集解》的批注文字就有25条,1739个字,几乎占了所批字数的一半,可见毛泽东研读《三国志》所下功夫之深!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认真研读他深刻精到的批注文字和有关讲话,至今仍有醍醐灌顶的深深教益。  相似文献   

14.
正沈阳城自古以来就是三川环绕,辽河拱其北,浑河穿其南,蒲河居其中。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大,浑河、蒲河均已成为城中河。尤其是自沈阳向南发展战略确定之后,以浑河为界,沈阳已形成南北新旧两大城区。沈阳的"一河两岸"格局已然形成,浑河不仅是沈阳的母亲河,同时也成为与市民和生态发展息息相关的城市内河。在沈阳住了40年,虽然几次搬家,但搬来搬去,最终还是回到新乐附近,是与7000年前的新乐人有  相似文献   

15.
正在辽宁省抚顺市境内,雄奇挺拔的高尔山下,曲折蜿蜒的浑河北岸,有一处占地约3万平方米的森严壁垒,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关押各类战争罪犯的场所,是关押战犯级别最高、关押战犯人数最多的战犯管理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这里曾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现在,就让我们  相似文献   

16.
书评     
《先锋队》2015,(1):51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先生为首个国家公祭日而作,国内首部从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真实历史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全书用60多万的文字,诉说了当年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段屈辱历史。他对卷帙浩繁的史料进行了艰苦的梳理,运用大量新披露的档案和资讯,力图对南京大屠杀这一人类惨剧进行真实复原,并站在今天之中国回望沉重历史,反思这场反人类的大劫难,以"十问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片多情的红土地——云南。早在二千多年前,汉武帝见彩云南现,遣使寻访.冠以"云南"之名,由小及大,最后定为省名。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云南一次又一次地成为万众瞩目的一块热土。公元2000年7月2日至16日,历史又一次"锁定"云南:我国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展示56个民族服装服饰文化的盛会——"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隆重举行,使国人为之自豪,让世界为之瞩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兴致勃勃地与各界人士近万人参加了这次博览会的开幕式。本届博览会在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展示的历史上前所未有,集中华56个民族的各类服装服饰,其规模之大、内容之多、时间之长、参与面之广都是空前的,可谓"国内首创、世界一流"。这一民族文化盛事缘何选择在云南?起码有三个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是云南民族众多,5000人口以上的26个世居民族中有15个民  相似文献   

18.
正1971年1月29日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客人时提起了自己当年留学日本时的经历。他说:"我是1917年9月到1919年4月在日本,有一年半时间。我住的地方比较多,换来换去。"据笔者考证,当年周恩来在东京短短一年半,"换来换去"竟达八处之多,这在留日学生中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19.
洪向华 《理论导报》2013,(2):14-14,17
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紧密衔接,掷地有声,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回顾古今中外历史不难发现,"成由勤俭败由奢"是王朝兴衰更替、社会治乱变迁的普遍规律。中国历史上有几位特别出名的败家帝王。夏朝末代君主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一件品相普通的瓷盘,但它的底款文字"中华共和元年"令它变得十分特殊。它烧制于民国历史中的"福建事变"时期,见证了这一时期诞生的、仅维持了50多天的临时政权——中华共和国。历史上的中华共和国所涉及到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诸方面的背景,十分庞杂,可谓枝节繁多。因此,笔者谨以概略法叙述之,以期描绘它的大概历史轮廓。要介绍"中华共和国",需从它的主要缔造者——国民党十九路军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