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现代国际金融体系的由来一种国际金融制度的产生 ,主要是因为在政治上独立的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是相互依赖的 ,因而需要一系列的国际规则来协调各个独立国家的经济活动 ,以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合理流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金本位制遭到破坏 ,各国货币相继贬值 ,货币战和贸易战频繁发生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关系处于极度混乱状态中。为了加强国家间的国际金融合作 ,消除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中的混乱状态 ,建立一个国际性的金融组织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美英等国的策划下 ,经过几年准备 ,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本次金融危机再次暴露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重大缺陷: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现行国际金融组织体系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因此,要改造和重塑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打破美元的垄断霸权;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3.
熊光清 《前线》2023,(10):36-39
跨境数据流动在支撑国际贸易活动、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全球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跨境数据流动的国际合作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的国际治理体制与机制尚未形成。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关跨境数据流动的法律法规存在很大差异,数据流动、隐私权保护与国家安全问题难以实现有效平衡。推动跨境数据流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和完善、促进跨境数据流动国际合作治理技术创新与治理机制相匹配、平衡跨境数据流动国际合作治理多方利益,是未来建立有效的跨境数据流动国际合作治理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1.调整金融发展战略,从数量增长转向效率提高,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有银行、企业转制创造一个可以协调改革和稳定关系的制度条件。2.有步骤地发展共同投资基金,培育金融市场的机构投资主体,创造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础,以利于社会主导型储蓄转向投资的积累机制的形成。3.改革单一的利率政策,实行有利于推进储蓄分流,构造“收益与风险”、“分财与分险”对称约束的利润政策,形成货币与资本分流,消费品市场、储蓄市场、国债市场、股票市场、金融市场等协调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国际制造业中心转移与国际货币体系错配制约了承接制造业转移国家的技术创新。国际制造业转移中货币体系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形成的良性贸易环境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国际货币匹配对英国、美国形成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支持作用和国际货币体系错配造成德国、日本与制造业强国失之交臂。在国际制造业转移与货币体系错配的环境下,中国推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应采取以下措施与对策:建立国际需求差别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将外汇债权转化为企业利用国外资源权,利用汇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通过塑造平等的国际贸易新秩序促进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霸权是当今世界霸权的新形态,直接威胁着我国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国际金融霸权直接威胁我国金融主权,大量侵蚀我国国民财富,严重影响我国金融稳定.我们要改革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张军果 《唯实》2011,(8):106-110
国际金融霸权是当今世界霸权的新形态,直接威胁着我国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国际金融霸权直接威胁我国金融主权,大量侵蚀我国国民财富,严重影响我国金融稳定。我们要改革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李诗洋 《新视野》2023,(3):45-52
防范金融风险是保障金融稳定的重大课题。随着近几年地方金融组织形态的不断发展,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已经成为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实践来看,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央地之间、部门之间均缺乏畅通有效的协调监管机制,同时由于各地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界定不清,无法做到对风险的高效预警防范。探究如何优化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须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目的,从中央与地方、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两个方面的协调配合入手,畅通协调机制、构建联合监管执法体系、促进金融组织自身防控、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金融调控是宏观经济调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调控的实质,就是要调节和控制全社会的货币信用活动,保证和促进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处理好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在稳定货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保持货币的稳定。自从建立了中央银行体系后,我国金融调控的主要任务就落在了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肩上。  相似文献   

10.
经济金融全球化是一个自然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过程,而全球化中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也是客观存在的。发展中国家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营造合适的环境,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位置。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全球化中的地位金融全球化引起高速的资本跨国流动,对于提高资源在全球配置的效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各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得益最大的首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和各种机构投资者。一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国家,也因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得到了利用其国内盈…  相似文献   

11.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4月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会议重点就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交换意见。经各方共同努力,峰会取得了积极务实成果。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国际投机资本: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双刃剑”1997年以来,以泰国铢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货币波动,韩国和日本金融市场动荡,引起人们对国际投机资本的广泛关注。正是以索罗斯等国际投机巨头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的兴风作浪,直接造成了泰国的金融波动,迫使泰国实行浮...  相似文献   

13.
《党史文苑》2009,(4):1-1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4月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会议重点就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交换意见。经各方共同努力,峰会取得了积极务实成果。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当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是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工具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和命脉,其体制由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性质所决定。人类迈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大致经历了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缺陷,造成国际金融秩序不稳定,影响各国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大势所趋。本文从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出发,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缺陷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了有关改革方案.进而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路径及现实选择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均受到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各方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日益增多。3月23日,周小川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此次金融危  相似文献   

17.
"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定位特色鲜明,它的建设既依赖于两岸三地的合作共建,又服务于两岸三地。厦门的优势主要是对台金融交流合作政策的先行先试与拥有地方立法权优势;台湾的优势主要是:已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拥有较完善征信及信用保证机制、发展金融控股公司较有成效;香港的优势主要是健全法制与拥有丰沛的金融人力资源等。基于优势互补原则,金融中心的建设应加快金融机构聚集,优化金融业态;培育与壮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试点;建立两岸柜台交易市场;加强高端金融人才引进与培养;积极构建金融发展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8.
央行发言人近日称,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几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是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 1944年 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联盟国家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基金组织于 1945年 12月 27日正式成立, 1947年 3月 1日开始办理业务。同年 11月 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但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至今基金组织已有 183个成员。   该组织一直在国际金融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基金组织在 1969年创立的特别提款权 (SDR),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国际储备货币,对于稳定和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外资银行准入制度及其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跨国银行大量涌现,从而使得资本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更加自由地流动,而自由流动的资本也使得金融危机的传导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外资银行准入制度的建立对一国的金融安全有着重要意义。GATS与"巴塞尔体系"为我国外资银行准入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