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将其视为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从共产主义延伸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人的全面发展提到了全党工作的重要议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的重要概括,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及其追求的重要目标,突出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关键。我们党历来重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并且根据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需要,从时代的高度不断提出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十六大党章修改及其原因阐释十五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和行动纲领,并对党章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主要是: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着重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增加了“不断增强党的阶…  相似文献   

4.
余显礼  严恒江 《探索》2002,(5):108-11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阐明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揭示了共产主义的本质。纵观讲话全文,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马克思每个人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观的当代体现。……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自由和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150多年前设定的共产主义才能实现的宏伟目标.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既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朝共产主义目标不断前进,又立足当前,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使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姜洪超 《求实》2007,1(5):8-11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科学命题,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个人与集体关系的阐述,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互为条件和目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体现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理念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着重提出并多方面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的境界。(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把它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我国,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一直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以往人们更多地把它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纲领,但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基本原则就是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这同马恩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是一脉相承的。因此,研究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于目前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贵明 《探索》2003,3(2):60-63
重新认识共产主义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是重振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以往我们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存在历史的局限性和重大失误,没有把马克思的自由个性学说置于共产主义的核心和基础。“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深化。确认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度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实质,必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的理论转型。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形态,而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在那个社会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将最终得到实现。然而,在历史步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各个阶段上,其社会的经济制度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种什么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人,核心在人才。加强人才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和保证。站  相似文献   

1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个理论的科学内涵,在具体实践中努力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三个代表”立足于人现实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从而成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既体现了我们党在追求社会发展目标时“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又为我们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素质,进而服务于社会为目的的教育,或者说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既定发展目标为宗旨的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素质教育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一贯的教育方针。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更加明确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他把人的全面发展从共产主义延伸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青少年学生扩展到广大人民群众,并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社会…  相似文献   

17.
理论文萃     
《新长征》2005,(19)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赵风岐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撰文认为,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在提法上和含义上均有新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强调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原则引入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确定下来,又把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而得出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的发展状态。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四个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中国化历程,逐步向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奋进。今天我们依然走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找到其可借鉴的正确理论与实践成果,对今后的实践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兴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努力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本世纪初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自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是12.8亿中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新任务,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