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长征》2005,(2)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04年12 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 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六个: 一是虽然粮食实现恢复性增产,但粮 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提高;二是虽 然粮价有所上涨,但粮食比较效益低 的状况并没有改变;三是虽然农民收 入增长加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 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四是虽然今年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资源消耗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包含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变革。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发展目标上,由确保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转变;在发展思路上,从"就农业抓农业"向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在农业生产上,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从相对单一的农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在发展路径上,从依靠投入、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在整体布局上,从调整经济结构向调整社会结构转变。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用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非常的举措,全方位推进。只有坚定不移地转方式,才能开创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转变农村经济方式,须通过以下途径:消除误区,更新观念;调整经济结构,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集聚,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改善生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3.
一是要巩固农业特别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形势。今年虽然出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的局面,但农业基础仍比较薄弱。当年的粮食产需关系仍然偏紧张,粮食品种结构矛盾还比较突出。2004年农民收人较快增长的因素对2005年的拉动作用可能有所减弱,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还很大,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娄烦县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推动了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的进程。一是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新粮食生产经营体制,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果;二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正确处理好农、林、牧、工四者关系,打好生态、畜牧两大优势牌,把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三是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开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四是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动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五是以小城镇建设为亮点,深化改革,加快隆起非农产业群,不断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不能把乡镇企业仅仅作为工业孤立地看待,必须作为农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放在提高整个农业的集约化程度中来考虑,并以农业的集约化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首先,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追溯历史,集体化时期的社队企业就是乡镇企业的前身,其资金来源于农业、用工来源于农民,完全是从农业中孕育出来的,构成了农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结构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也由单一农业逐步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多种产业。乡镇企业与农业实现了进一步分离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并没有抹掉其农村经济的属性。乡镇企业在所有制上,乡、村、组、户每个层次都有,发展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农业和农民的积累,用工上主要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税收和自身积累又主要用于农业经济建设。同时还使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逐步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乡镇企业并不是单纯的工业,产生于农业又成为农村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 其次,欠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直接建立在农业这个深厚的基础之上,对农业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以“改田、增产、增收”为宗旨,既要确保粮食增产这个重点,又要注意加大增收的力度。只有增收才能提高农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和财政实力,从而保证“改田、增产”的有效投入和后续投入;也只有增收才能最终检验农业,综合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综合效益,开发项目区才能真正具有小康建设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7.
要紧话     
必须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确的政策措施扶持“三农”当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高,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减少,违法违规乱占耕地仍很严重。这些说明,政策措施的力度还不够,还不足以改变忽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倾向。今年必须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确的综合性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求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二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三是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四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五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艾云航 《发展论坛》2000,(5):31-31,,34,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资源丰富,为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地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是适应新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对振兴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发展特色经济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已名列世界第一位;人均粮食、肉类、水产品产…  相似文献   

9.
一、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新世纪初,我国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是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制约因素看,依靠传统农业已无法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不断增收的目标,解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富裕的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是推动传统农业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社会最大的群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在我省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省的根本问题,不仅关乎发展,同时还关乎稳定,关乎团结。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各行各业都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目前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如果不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粮食生产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民问题是新世纪中国的最大问题。农民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没有农民的发展,就没有全面的发展;没有农民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的主体,农民的生存状况、权利状况决定着农村的兴衰,农业的成败。解决了农民问题。农村和农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解决了农民问题,就为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基础。——题记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增产量创历史新高,再次展示了政策和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耕地的综合产出能力并没有实质性提高,农业持续稳定增产的基础并不牢固.无论从近期还是长远、从农业自身发展还是从国民经济全局看,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都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阳信县是个典型的欠发达农业县。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农村经济虽然发展很快,农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但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农业占很大比重,高达70%以上,农村二、三产业的产值仅占农村总产值的20%多一点,很不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二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如全县16万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真正掌握一两门先进致富技术的农民还不多,致使农村科技推广困难,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也是新世纪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新时期研究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要有新思路,寻求治本之策。从现象上看,农民增收迟缓主要是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所造成。从粮食主产区吉林省来看,目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三低”。一是工业化水平低。据统计,目前吉林省第二产业比重只占39.2%,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农产品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导致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大部分县(市)还是第—产业…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安杰 《学习论坛》2004,20(12):71-72
农业结构调整无疑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然而,广大乡村干部与农民对如何调整农业结构却感到茫然;农村债务包袱沉重,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引起各级领导者的高度重视;乡镇政府机构臃肿、人员超编,职能难以转变,财政不堪重负;乡镇政府权力太小,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5,(2):54-57
(2004年12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我们对农村、农业发展的成就一直估价过高,除了总体估价过高外,对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也没有给予足够的估价。真正富裕起来的农村和农民是哪些?真正靠耕种土地吃饭、搞种植业甚至包括一部分搞养殖业中的农民,很难说真正富起来了。而这正是代表着农村的主体、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的主体。从广大的农村看来,影响其发展的有这么三个相关联的问题: 第一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收入近些年增长缓慢,2000年表现得更为突出,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其原因不在于农民使劲少了,而在于:开支大,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每亩地的投入成本不断增长;负担重,尽管上面三令五申减负,但各种各样的税费仍在增加,很多农民种不起田;收入减,粮食价格走低,棉花价格有所增长,但幅度也不大,随着进入WTO,其他农副产品的价格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所以,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5,(5)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015年巴彦县将以推动《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实施为契机,主动适应农业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实施农业产业升级战略,推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目标,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多年来,我们虽然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但在农业产业化这个完整的链条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断链"问题,尚没有真正形成完整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城里很多人都知道京郊农村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对具体情况却不甚了了,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农村把地分到户了,集体经济名存实亡了。看来,对京郊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作些介绍和分析,是大有必要的。一,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各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经济蒸蒸日上。过去,农村就是搞农业,由于坚持“以粮为纲”,林牧副渔都为粮食让路,结果越闹经营范围越窄,粮食没有上去,其他各业也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