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九六三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激动!——历史在回答:人啊,应该这样生!路啊,应该这样行!……"贺敬之这首创作于1963年春天的长诗《雷锋之歌》,以诗歌的形式歌颂了雷锋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把雷锋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之间,揭示出学习雷锋的重大意义。诗歌气势磅礴,熔议论与抒情于一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雷锋之歌》的爆破力和凝聚力,是贺诗的长诗中首屈一指的……在他创造的长诗中,达到艺术的高峰。"(贾漫《诗人贺敬之》)你可曾知道,这首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长诗却与开国上将王震将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在他亲自安排关照下诞生的。  相似文献   

2.
8月2日,第三届《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在江苏连云港市揭晓。我省著名诗人梁平的长诗《汶川故事》荣获一等奖。这是川人在历经大灾洗涤之后用灵魂铸就的生命之诗,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认为诗中"悲痛与温情交替,宏大与微末纵横,以文化纵深视野,展现大地震灾后重建的现实和历史。从人性、生命、祖国、民族多重纬度上,让这部抒情民族家国的长诗,生成另一种情调。情感浓重细腻,叙述张弛自如,寓哲思于隽永。"  相似文献   

3.
马莉 《世纪桥》2009,(10):30-31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代表作抒情长诗《离骚》,两千多年来更是被尊为“可与日月争光”的杰作。作品不仅有极高的思想价值,更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其为人为文结合得非常完美,对后世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4.
朱德和陈毅同是威名震世的元帅,又都是蜚声中外的诗人。在戎马生涯中,用诗记载着两位元帅的生死与共,血乳交融之情。 朱德的诗如笔走风雷,气势磅礴。臧克家称赞陈毅是一个热情似沸水、诗句如洪钟的诗人 朱德和陈毅相识于1926年。那一年,他们受中共中央之命一起到四川军阀杨森的部队中做军事工作。一年后,一同参加南昌起义,发动湘南起义,携手率部走向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组成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与毛泽东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最强大的红色队伍。两人都当过红四军党的前委书记,尔后率部三下闽西,转战赣南。 1933年二三月间,毛泽东被迫离开红一方面军  相似文献   

5.
《毛诗序》曰 :“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一界定诗的说法 ,为历朝历代的诗人、诗论家所接受。可见 ,诗始终是诗人心志的寄托 ,是诗人情感的表达。以此观照王蔚桦教授所著《邓小平之歌》(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则可看出 ,这部六千三百行的长诗 ,不仅是诗人 ,更是当代十二亿中国人内心最为诚挚的热爱之情的倾诉。厚厚一册《邓小平之歌》 ,气势雄深 ,响遏行云 ,堪称一曲震聋发聩、激荡人心的世纪强音。读它 ,你会感受到诗中浸濡的真情时而如涓涓细流汇江河 ,时而如黄果树瀑布一样踊跃跌宕 ,时而如大珠…  相似文献   

6.
诗人与酒     
自古以来,诗人与酒便有着难解难分之缘。杜甫说李白”一斗诗百篇”,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酒中仙”,并说李白“嗜酒见天真”。然而杜甫自己又何尚不是如此?“饥籍家家米,愁征处处杯”,他是把酒看作同饭一样重要的!说来令人心寒:公元770年,未满花甲的杜甫竟因饮酒过量而醉死了。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沉痛的一笔。这点,一些古代学者不忍心看到他们崇拜的“诗圣”就这样“饱死”,往往避而不谈,有的甚至加以否认,这完全不必要,正史所载杜甫“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是无可辩驳的史实。被酒醉而死的伟大诗人,也许只杜甫一人,但在醉中发泄情感的诗人,却是相当普遍的。情为诗之根,诗为情之苗,诗是抒情言志的产物,诗人的情感世界相当丰富——否则就成不了诗人。酒中含酒精,喝多后大脑被酒精中毒曰:“醉”,这“醉”导致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不能自我控制,不少清醒时自戒不能  相似文献   

7.
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因该年正当清光绪二十年甲午,史称“甲午战争”。由于清朝统治者腐败怯懦,导致中国战败,引发了帝国主义列强竞相瓜分中国的风潮,大大加剧了殖民地化的进程,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深重的耻辱。但伟大的中华民族并不甘心屈服,近代最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黄遵宪便以诗纪史,一连写下七首长诗,真切地纪写了当时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不但实录国耻以激醒民众,还寄寓了强烈的愤慨,抒发了满腔忧国  相似文献   

8.
这里埋着一位诗人──献给为国捐躯的先烈们赵仁广这里埋着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诗人他的笔是钢枪墨水是热血诗情是爱惜他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他要写一首诗意境是春天题目叫生命当侵略者的铁蹄踏入国土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痛苦呻吟他决心奋起这奇特的笔写一首闪光的诗去迎接金色的黎...  相似文献   

9.
“一柱南天百战身 ,元帅本身是诗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元帅和豪情磅礴的诗人 ,在其戎马生涯中写下了大量壮丽的诗篇。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诗歌 ,参加中国早期的革命文艺运动 ,其后一手拿枪 ,一手握笔 ,既是伟大的战士 ,又是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具有多方面的美 ,既有艰苦征战的壮歌 ,大雪压青松的豪情 ,也有花前月下的倾谈和慈亲至爱的叮咛。我们从陈毅元帅的家庭诗事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真性情。“青海设帐启幼蒙”最早把陈毅引入中国古典诗词殿堂的是他的父亲。陈毅的父亲陈昌礼在 5兄弟中读书最多 ,诗词歌赋、琴棋…  相似文献   

10.
草鞋     
草鞋○吴子胜草鞋使我们容易想到那些遍布沟壑的野草结实地拧成一个整体然后穿过民族的苦难踏出我们的现代史历史又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神话那些草那些野生的植物被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紧密地编织在一起开始踏上一条光明的航线她要把孱弱的民族送到理想的彼岸那时候总有一个人魁...  相似文献   

11.
我们创作的长诗《东方神话》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前夕出版了。抚摸着厚厚的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样书,欣赏着封面上那金色的东海朝阳和臧克家先生飘逸的题字,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又浮现出在岁月风雨中飘扬的红色旗帜,浮现出绣在旗帜上的英雄凯歌和动人神话。2000年春节过后,我们两人在一起谈诗,说起2001年将迎来建党80周年时,我们都觉得应当有一部鸿篇诗作,激情吟颂党走过的风雨历程。于是,我们初步商定,联手创作一部长诗展现中国共产党80年的光辉历程。决心定下后,我们列出了计划,开始了艰苦的创作。整部…  相似文献   

12.
杨梅  艾素萍 《世纪桥》2012,(11):21-22
在纷繁复杂的诗歌翻译理论及实践过程中,郭沫若基于自身的个性才情,提出“风韵译”的诗歌翻译思想,让翻译和创造结合在了一起,翻译的痕迹几近消失,大大提高了译诗的可读性和审美性,成为诗人译诗,以诗译诗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正>"1963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激动!——历史在回答:人呵,应该这样生!路呵,应该这样行!……"贺敬之这首创作于1963年春天的长诗《雷锋之歌》,以诗歌的形式歌颂了雷锋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把雷锋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之间,揭示出学习雷锋的重大意义。诗歌气势磅礴,熔议论与抒情于一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著名作家贾漫评价说:"《雷锋之歌》的爆破力和凝聚力,是贺诗的长诗中首屈  相似文献   

14.
短言出精品     
古人云:“文贵精,言贵简”。何以见得?请看:乾隆当了60年皇帝,写下的诗文,仅《乾隆御制诗》就收存41800首,超过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诗人的存诗数量。可迄今为止,有哪一部文学史把他当作诗人带上一笔?相反,宋代诗人潘大临诗作无几,他的《题壁》诗刚写完“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催租人即到,大为扫兴,终未写成。但这句诗却成了千古绝句,岂不引人深思么?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坚强不屈的民主战士,群众喜爱的大众诗人。他一生写下100多首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诗,有的是讴歌民主的,有的是鞭挞黑暗的,有的是反对内战的,有的是抒写爱情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最大的特点是口语化、大众化,人称"大众诗"。今天,我们读起他的诗,既可以陶冶品德,又可以增长知识,从中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6.
正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这是一首名为《哭三弟恒》长诗的开头部分。1948年5月出版的《文学杂志》第二卷第十二期,刊载了我国著名建筑大师、诗人林徽因的这首长诗。许多熟知林徽因的人认为,她写这首诗,不仅仅是为了纪念1941年3月14日成都对日空战中阵亡的弟弟林恒,也是为了怀念她和丈夫梁思成有缘结识的那批为国捐躯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不但是一位威振环宇的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位名扬四海的杰出诗人。在公开发表的毛泽东50首诗词中。从内容到形式都洋溢着一个“美”字。具有颇高的美学价值。本文仅就其意境美进行微探。 意境新颖、独特 毛泽东的每首诗词都创造了一个新颖、独特的意境。例如:《沁园春·长沙》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曾指出,白莽的《孩儿塔》诗作“属于别一世界”.老红军陈靖的诗集《诗言史》,是否也有别一些意义呢?这诗不是花前月下的喁喁低吟,不是杯水琐事的虚情戏耍,不是“放洋”归来的生吞生吐,这诗是诗人猛志常在——70高龄重走长征路的豪情放歌,是凌云健笔壮怀写真和感慨的抒发,还有难觅的史料,独到的识见……让我们从张春坦的长篇评文中,领略诗集的具体蕴含和风骨吧.  相似文献   

19.
李庆钰 《世纪桥》2011,(1):29-30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声誉并深受人们喜爱。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中提出了诗歌的创作原则,倡导诗歌应以最真挚单纯的语言来抒发情感,歌颂自然和人性。他的诗清丽脱俗又意蕴深邃,既包含了和谐的音韵之美,又展现了诗人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本文通过细致地分析华兹华斯的名诗《孤独的收割女》的内容和语言,深入地探讨其主题,来理解诗人的创作目的和他经由诗歌传递出的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20.
范凌霞  童娣 《理论学刊》2006,3(10):120-122
宫志峰的诗歌创作坚守以艾青为代表的中国诗歌的现实关怀精神与浪漫主义抒情传统,在20世纪90年代诗坛的“寂寞空旷”中坚守着生命的高贵与尊严。艾青的诗是真、善、美的完美统一,同样,阅读宫志峰的诗,我们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诗人体验的历史与现实的真实,灵魂与情感的真实;感受到诗人纯正的道德感与人格,感受到他的不事雕琢与纯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