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本质是自我完善性,自然的本质是自我否定性。生命的实质就是不断的创造和生成,这就构成了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将科学融入生命,从根本上改变生命的原生态,从而提高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给科学注入生命,生命给科学带来无穷的动力和魅力。没有生命的科学哲学往往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应构建一种以生命为本体的科学哲学,使这种新的科学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的飞跃发展,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科学技术使生活质量大为提高,但是,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滥用、传染病增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高度发展等等严重的危险。科学对人们的生活,对社会和政治的直接影响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关心科学道德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国际科技界希望“科学家要做出承诺,通过自身行动,认同高标准的道德”。同时,也明确地提出,科学道德必须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加入高等学校的课程中去,这对于提高未来的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基本道德修养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士和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12):F0004-F0004
<正>在上海,有一批科学家,为实现理想信念,坚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们信奉搞科研与做人是一样的,来不得半点虚假。面对社会的各种诱惑和不良风气的侵袭,他们讲廉洁、讲诚信、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数十年来,不论在什么环境下,他们始终怀着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克服各种困难,牺牲自己,敢于和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硕果累累。而这一切又使他们获得了人生中最大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正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科学不仅关乎科技工作者,更与广大民众休戚相关,我们唯有将科学的基因全面深入渗透进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才能以生态保护优先,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高品质生活。树立和强化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生活要有序发展,既要有“自律”,也要有“他律”;既离不开自我约束,也离不开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一门科学,蕴含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容,而舆论监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舆论监督具有新闻的公开性、传播的快速性、影响的广泛性、揭露的深刻性、导向的明显性、处置的及时性等特点和优势,使得它虽然没有强制力,但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却极具威慑力。  相似文献   

6.
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表现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之中,也表现在公民的法律生活中,如在对涉及科学技术知识的诉讼案中就有不少是请科学界人士介入的。有了科学家的介入,对于案件中涉及知识的真假优劣就有科学权威的甄别,这对于法官判案是大有好处的。 人民陪审团,它体现公民的民主意识;科学家陪审团,它强调更多的是科学意识。两相结合,就可以促使我国的法制建设更  相似文献   

7.
“马太效应”一词始于美国科学史家罗伯特·默顿,他用这个名词来概括一种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名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特殊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已经成名的“显人才”,社会加以他们的荣誉、待遇、职位越来越多,以致于忙应酬,影响工作;而尚未成名的“潜人才”,经过千辛万苦努力创造的成果却无人问津。这就是社会上存在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阻碍人才成长的“死墙”。斯大林说:“在我们国家里有成百成千有才能的年轻人,他们竭尽全力要从下面冲上来,以求把自己的微末贡献投入到我们建设事业的总宝库,但是他们的努力往往是徒劳无益的,因为他们常常被文坛‘名人’的自负,我们某些组织的官僚主义和冷酷无情以及同辈的嫉妒(它们还没有转化为竞赛)压抑下去。我们  相似文献   

8.
健康的生命 ,能保证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富强。新世纪 ,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将进行一次彻底革命 ,为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辉煌。健康产业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 ,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朝阳产业。关心你的健康 ,健康就是未来 ,这是 2 1世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姜雪 《世纪桥》2014,(4):81-82
十八大强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社会所提供的可消费的物品数量和种类的丰富,消费问题已经是当下人民最关键的问题,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数众多的消费群体,是重要的消费主体之一,所以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虽然其消费的主流思想是科学、合理的,但其消费活动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也容易产生不合理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如何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解决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树立他们理性消费观,使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我读了《中共党史人物传》①中的李四光传、侯德榜传、梁思成传、华罗庚传和钱学森传。5位前辈都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都在不同科学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他们又都是共产党员,而且把参加共产党视为自己多年追求的夙愿。我于是想到一个问题:自然科学家和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够兼容于一身?科学和政治两者有什么相通之处?我试图从他们的传记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1.
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全球化作出过科学的预见。他们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生活“世界性”和“国际化”,与当今的“全球化”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今全球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确立全球化的科学理论和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诞生了以系统为特定研究对象的新兴科学门类———系统科学。系统科学出现以后,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领域,并已经或正在取得显著成就。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经过进一步的提炼加工,就可以成为对人们的工作有益的思维方法。我们在此只探讨其中的一个方面,即竞争协同思维方法。一、从相协、相竞到竞争协同世世代代科学家有一个共同追求,就是要用一种统一的观点去解释整个世界,从古代哲学家(他们多数同时是科学家)提出的朴素元素说和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生活带来众多的影响,给唯物史观提出许多新课题。作为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以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为己任的唯物史观,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探究知识经济所引起的一个历史时代的变化及其特点,从社会生产和生产活动方式入手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各种活动方式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进而认真探讨那些已经是不可回避的若干理论问题,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一、知识经济时代使我们对人类社会生产力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有必要进行再认识。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人们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资料需要的生产和再生产。“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知识经济条件下物质资料的生产向知识信息的生产转变必将带来生产劳动的实质性的改变,社会生产力结构的变化将会带来生产方式的新变化。构成唯物史观基石的基本观点——生产劳动的观点必将随着社会生  相似文献   

14.
当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迎接科技革命时代到来之际,先进的生物医学技术使一些本没有可能出生的生命得以出生。面对克隆技术生物法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是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巨大影响。理性地重新审视人类生命体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并客观地把握社会价值定位,已成为全球科技学界、法学界、社会学界等众多领域的有识之士有待共同探索的跨世纪命题。 生与死是人生链条上的两极。目前伴随着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先导的当代高新科技的迅速崛起,以科学的力量替代自然生命现象来引导人的生命里程,以生物科技的先进研究成果来促成人类生命体的最佳动态平衡,这已被视为全球科学家正努力付  相似文献   

15.
生命意识是作为一切事物的来源和基质的生命本体的外在化和客观化,是一种对于生存和生存价值的体认和感悟。人的个体存在是最为基础的,而对生存价值的考究又是深一层次的探讨。当代大学生对待生命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影响着他们对人生、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看法.所以形成科学的生命意识观对每一位大学生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关于科学家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的问题目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科学家应承担起追求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事业不断进步、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服务、正确把握研究方向,防止科研及应用的负面作用,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使知识普惠公众、让公众对于社会具有较大影响的科学研究及其应用获得知情权、尽量征得公众同意等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生态观是指人们对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需要确立科学、理性的生态观来面对和解决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危机。这种生态观要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就是将科学、理性的生态观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正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一方面为他们带来了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咨询、便捷的沟通和愉快的体验;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因此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迷恋、依赖,乃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正常社会功能的实现,甚至最终演变为“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9.
正司马光、欧阳修这样的宋朝文人,除了读书、做学问之外,他们身上最重要的是有一种生活的品位。文人知道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权力可以不要,财富也可以不要,他们觉得生活中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想让大家看看宋朝的文人到底是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来了解什么叫作文人。宋朝社会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美学品位,其实很重要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化中存在着将科学向社会、人生、价值等领域扩展的倾向。然而,从牛顿、爱因斯坦等最有威望的科学家的言行中,却可以彰显出科学精英对科学持有的“有限性意识”,其要点为:对于人来说,科学不是最高的,生活的问题不能全由科学解决;科学活动中并不存在可以总结成训练手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