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东 《新视野》2006,(5):75-77
环顾当今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发展带来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空前繁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另一方面,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带来的影响截然不同,由此必然导致社会矛盾与冲突进一步激化。  相似文献   

2.
甘泉  胡锐 《学习月刊》2013,(24):74-76
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继续教育办学国际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继续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增强继续教育国际竞争力、提高继续教育国际知名度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一、继续教育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一)继续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内在要求。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3.
武力  李扬 《前线》2017,(10):12-15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各国都致力于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契机以实现长期发展,但发达国家因资本主义制度的系统性危机和国内深层矛盾而缺乏持久增长动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则凭借日益壮大的经济实力而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是新兴国家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国,随着经济总量持续壮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的最有力倡导者,并通过"一带一路"开启了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更重要的是,中国所倡导的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深得各国人心。国际社会为中国崛起开辟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最明显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今世界的发展,不难发现,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深层关系。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减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造成的社会危机,逐步加大了资本主义国家自我调节的力度和广度。这种调节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涉及到政治和文化领域,不仅影响到国内,而且还影响到国外。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减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方面最引人瞩目的做法是,使其社会化生产越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扩张。这种扩张既…  相似文献   

5.
胡德平 《理论文萃》2005,(5):23-30,11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官僚制行政范式受到极大的挑战。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掀起了旨在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政府治理范式运动,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使它们凭借各自的优势和经济实力.谋取最大经济利益。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在国际贸易的强劲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不仅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而且也成为国际贸易的垄断者。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始终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7.
齐建国 《新视野》2002,(2):48-5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知识化速度加快,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正在改变经济的运转方式。发展中国家经济虽然知识化的程度很低,但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推动下,也卷入了以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浪潮之中。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人力资本水平普遍很低,他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带来的严峻挑战。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国际比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时,共有约5%的人口生活在城镇,9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到1952年,中国实施第一…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由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既要通过经济全球化主宰世界,谋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又要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其他国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一文呼吁,我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可为我所用的各种国际机制和规则,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又要重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安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全球化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流行词。不论人们怎样认识和评论 ,全球化显然已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文化事业 ,必然离不开全球化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一、正确认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是人类之间互动的增强和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强化 ,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明显加速 ,当代主要表现为经济、科技、信息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动力和基础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为文化全球化提供物质条件 ,文化全…  相似文献   

10.
1999年4月22日《社会科学报》发表张玉路的文章提出,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化浪潮,发展中国家应警惕经济全球化“陷阱”。作者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积极倡导并推进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讲,是想利用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强大的经济、技术优势,尽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其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主动权,以实现国家利益极大化的目标。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使得资金的跨国流动成  相似文献   

11.
第一,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密切与国际社会的联系。 第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目前,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伺的经济利益也错综交织、相互影响。 第三,全球性生产体系正在形成 生产力的提高扩大厂国际市场,加速了资本流动,从而加深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目前,在许多行业中,没有专业化分工,即使是经济高度发达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进展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全球化不仅是全球范围的资本流动 ,而且是各种价值相互激荡和渗透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仅争夺市场和经济的主导权 ,同时向发展中国家大肆兜售西方的价值观念 ,传播其意识形态 ,进行文化扩张和渗透。在这样一种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 ,大学生作为感觉敏锐、思想稚嫩的特殊群体 ,复杂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张晖 《发展论坛》2000,(6):28-30
所谓全球化,就是指20世纪40-50年代(二战后)产生。70-80年代形成。90年代盛行的国际资本大循环、国际经济大分工和生产。贸易的一体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全球化的主导因素是发达国家,主要动力是跨国资本(跨国公司),主要国际机构是世界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价值追求是放开国家监控和管制,让资本和贸易(根本的是资本)自由流动。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已参与全球化。据统计,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已有135个,另有30个国家正在申请加入…  相似文献   

14.
<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  相似文献   

15.
新的世纪,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对面临的挑战以及这些挑战可能带来的困难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从目前来看,我国将面临的主要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21世纪前半期将进一步加快,由于国际经济格局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所决定,发达国家将处于全球化进程的主导地位,而且由于创新技术和创新知识相对集中于发达国家,特别是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创新技术和创新知识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强化,这种趋势在短时期内难…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与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和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金融市场全球化是核心 ;当代世界市场经济体系是载体 ;知识化和信息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高表现 ,更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对中国而言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 ,既是机遇 ,更是挑战。只有用法律来确保基本国策的实施 ,处理好开放国内市场与保护民族经济等几方面关系 ,在体制上与国际接轨 ,深化、扩大对外开放 ,才能切实增强我们搏击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实力。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与劳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桥 《新视野》2001,(2):59-61
近年来,在围绕WTO的多边贸易规则谈判过程中,发达国家反复提出劳工标准问题,竭力要把各国的劳动标准和劳工状况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把社会条款纳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之中。对此问题发达国家政府、发达国家工会积极主张,而发展中国家则持反对态度。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力量出现完全不同、甚至是矛盾的观点和主张,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深层思考。 全球化对发达国家 劳资关系体制的冲击 当今世界,以经济全球化为先导、以资本全球化为中心展开的全球化进程,已呈不可阻挡之势。这一进程对战后市场经济国家业已形成的传统劳资关系格…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 2 0 0 0年理论研讨会于今年 9月 1 2日至 1 4日在日照市召开。与会专家们主要围绕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全球化这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一、关于全球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有的专家指出 ,所谓全球化 ,就是指 2 0世纪 40— 50年代 (二战后 )产生、70— 80年代形成、90年代盛行的国际资本大循环、国际经济大分工和生产贸易的一体化 ,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全球化的主导因素是发达国家 ,主要动力是跨国资本 (跨国公司 ) ,主要国际机构是世界贸易组织 (关贸总协定 )、经合组织、…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的潮流 ,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 ,带给它们的利益也是不均等的。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中应趋利避害 ,抓住机遇 ,充分利用正面效应 ,避免负面效应带来的影响 ,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发达国家  众所周知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起者和直接推动者 ,更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首先 ,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 ,使它们凭借各自的优势和经济实力 ,积极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 ,不断扩大势力范围 ,在全球获得更大的销售、投…  相似文献   

20.
黄莉 《理论学刊》2002,(5):75-76
一、中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可行性分析在信息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 ,信息化在加快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范围的资源重新配置的同时 ,也促进了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为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根据世界经济信息化发展趋势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装备 ,跳过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某些发展阶段 ,节约巨大的研究开发投资及宝贵的时间 ,发展信息经济 ,在短时间内赶超发达国家。根据后发优势理论 ,我国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提出信息化战略 ,完全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信息化和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