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守护和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重庆近现代文化精髓研究》。这部著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庆近现代文化精髓研究—从红岩精神到三峡移民精神》的最终成果,其中专章阐述了《歌乐山英烈精神》。这是我国学术界第一次提出“歌乐山英烈精神”的概念并作出理论概括。这部著作由王进、高宝柱主编。1996年,王进同志第一个对“红岩精神”作出了理论概括,备受社会及学界瞩目。在概括“红岩精神”理论内涵12年后,他为什么要在书中专章阐述“歌乐山英烈精神”?本刊特发此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许多人是从《烈火中永生》这部影片开始知道江姐、许云峰、华子良这些名字的。这部根据罗广斌、杨益言所著小说《红岩》改编的影片,因成功塑造了一批英雄人物而影响深远。这部影片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曲折的故事呢?本文试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影片《创业》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歌颂我国石油工人发奋图强、艰苦创业的一部作品。这部影片的产生,也是由于当时被称为“文艺旗手”的江青的指示才得以促成的。但是,当这部影片公演时,却莫名其妙地受到这位“旗手”的百般刁难。因而发生了人们意想不到的政治风波,以至于后来由毛主席亲自批示,才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后期,,一部故事梗概完全相同而文字长短不一的小说,以手抄本形式在中国成千上万的青少年中秘密流传。它就是后来正式出版发行,并被拍成了同名电影的《第二次握手》。知道这部作品的人很多,但了解这部作品产生的过程,及其作者张扬遭遇的人就不是很多的了。一个实实的故事激发了张扬的灵。。一种强烈的创作激情和责任感驱使张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写作完成了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张扬,1944年出生于湖南。1963年初,19岁的张扬奉父母之命,去天津探望从未见过面的亲伯父,顺路经北京看望惟一的舅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  相似文献   

5.
努力奉献美好的精神食粮简评八部优秀国产影片胡家龙1997年是我国电影创作生产奋进的一年。广大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积极投身“九五五○工程”的艺术实践,拍出了一批思想艺术质量较好、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影片。《大进军———席卷大西南》、《非常...  相似文献   

6.
武训、电影《武训传》及建国初期开展的批判王善中1951年春,电影《武训传》上映,影片赞扬了“武训精神”。不久,该电影在全国范围内受到批判,连武训本人也未能幸免。然而,当时那种群众运动式的批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何看待这部电影和武训本人的问题,以至于几...  相似文献   

7.
为了配合“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的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和重庆出版社及时组织编写、出版了一套《红岩精神丛书》。这套书共四本:《红岩千秋》、《血泪的嘱托》、《红岩精神三字歌》、《当代重庆人》。丛书立意新颖,取材严谨,通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邓颖超同志诞辰100周年。15年前,她亲笔为我们《红岩春秋》杂志题写了刊名。作为这个事业的继承者和后来人,我们每一个《红岩春秋》人格外怀念这位令人尊敬和景仰的“大姐”。牢记邓大姐的嘱托,全面准确地把握“红岩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团结、领导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同顽固势力、反动势力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培育、形成了一种伟大精神。这就是今天人所共知的“红岩精神”。而邓大姐就是提出“红岩精神”这个概念的第一人。1985年10月,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大姐回到…  相似文献   

9.
4月27日,第十七届全国书市在重庆举办期间,人民出版社和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召开《红岩精神》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红岩精神》是人民出版社“弘扬革命精神系列丛书”的一部新作。该套丛书是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推  相似文献   

10.
说起长篇小说《红岩》和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罗广斌、杨益言也因是《红岩》的作者而广为人知。然而,曾是川东地下党成员、“11·27”大屠杀中从渣滓洞脱险、《红岩》主创人之一的刘德彬却因为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认为犯有“严重错误”,而被剥夺了《红岩》小说的署名权,远离自己亲爱的战友。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渡江侦察记》,反映的是我所在的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27军侦察营的侦察兵们,在1949年4月渡江战役发起之前奉命先遣渡江侦察敌情的真实故事.影片创作的基础——兵演兵的一部歌舞剧1949年9月,第九兵团政治部、司令部根据我们二连先遣渡江侦察和策应我军渡江中的突出表现,授予“先遣渡江英雄连”的光荣称号,并颁发奖旗一面(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我们二连指战员不仅是侦察上  相似文献   

12.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伴着这激昂高亢的旋律,我们不由得想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作曲家郑律成,想起他那些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音乐作品。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延边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走向太阳》,就是一部描写杰出的人民音乐家郑律成一生的音乐故事片。这部带有纪实色彩的人物传记片,浓墨重彩地展现了郑律成在抗日战争中,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和不懈的艺术追求,与公木、莫耶等爱国知识分子,在我们党的旗帜引导下,共同创作《八路军军歌》和《延安颂》等革命经典音乐篇章的难忘岁月和辉煌历程。八年抗战是20世纪中国…  相似文献   

13.
1956年,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两周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尽管片子已经拍出来了,但导演沙蒙心里却并不感到轻松,因为这部影片的插曲还没个着落。情急之下,他与林彬、曹辛合几个同事费了好几个晚上写了一首《我的祖国》,找到了曾创作歌剧《白毛女》的作曲家刘炽说:“这是我们为影片《上甘岭》写的歌词,请你务必尽快为它谱好的曲子,这部片子就等它呢。”刘炽接过歌词,轻声念了起来:“祖国啊,我的母亲,我的女儿,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不行,不行,…  相似文献   

14.
汤恒 《求是》1998,(12)
1997年,是振兴民族电影事业的重要一年。广大电影工作者扎实工作,奋力拼搏,沿着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投身“九五五○工程”的艺术实践,拍出了一批思想、艺术质量较好,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影片。《大进军——席卷大西南》、《非常爱情》、《灯塔世家》、《快乐天使》、《花季雨季》、《惹事生非》、《燃烧的港湾》、《挺立潮头》就是在这一年里涌现出来的优秀之作。  相似文献   

15.
红岩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南方局的历史功绩,对进一步弘扬红岩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重庆市委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弘扬红岩精神的论述,切实贯彻中办秘书局《关于加强中共南方局历史研究问题的意见》,把“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活动作为推动重庆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年6月,重庆市委和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举办了“纪念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65周年座谈会暨红岩精神研讨会”,成立了“中共南…  相似文献   

16.
迎接党的“十六大”,已成为当前我国电影创作的最大亮点。与史诗性影片《邓小平》、《万隆奏鸣曲》并列的三大献礼巨片之一《首席执行官》,以其歌颂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后,尤其是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来的共产党人光辉形象,率先在影坛奏响时代最强音。基于此,该片导演吴天明受到国内各大媒体的重点关注。以海尔为原型的《首席执行官》,是一部讴歌改革开放和振奋民族精神的作品;被称为“中国旗舰企业”的集团董事长、共产党员张瑞敏,即是影片主角原型。张瑞敏和他的海尔团队的奋力拼搏,使一个负债147万元、…  相似文献   

17.
影片《生死抉择》上映后,在观众中引起很大反响,给人以强烈震撼和深刻警示。这部影片主题鲜明,内容深刻,贯穿着党中央关于从严治党、反对腐败的精神,生动地刻画了当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不惧邪恶的浩然正气,表现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义呼声,是一部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重大现实题材的好作品。影片揭露了一些领导干部经不起物欲的诱惑、堕入罪恶的深渊,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耻结局,揭露了腐败分子极力编织关系网,从领导身边的人打开缺口,直到把领导干部拉下水的丑恶行径。影片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典型  相似文献   

18.
毛录 《共产党人》2008,(14):44-48
2008年4月29日,由宁夏区党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同心》开机仪式在同心清真大寺隆重举行。自此,拉开了这部影片在宁夏为期两个月实地拍摄的序幕(斯诺夫妇等少许镜头,放在八一厂影视基地和摄影棚内拍摄)。在两个月的现场拍摄中,本刊记者三天两头探营,真实纪录了摄影机前的战地烽火。如果问,在《同心》拍摄现场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观看了《生死抉择》后,作了重要讲话,认为该片给人以强烈震撼和深刻警示,希望大家从中受到启示。 尉健行同志在谈到《生死抉择》时说:“这部影片完全符合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精神。影片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看了不会使人灰心丧气,而是令人振奋,增强反腐倡廉的决心。”  相似文献   

20.
我们可以把影片《信访办主任》(根据何申同名小说改编,编剧郑沂、沈贻炜,导演于本正,浙江电影制片厂、《改革月报》杂志社联合摄制)中的主人公孙明正视为一位“英雄”。他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也没有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的壮举,但是作为市信访办主任,他始终牢记党与政府的重托,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敢在心头,不辞劳苦、忍辱负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惜牺牲个人名利,甚至几乎牺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